亞馬遜Kindle退出中國兩年 中國電子紙行業快速發展

中國經營報
07-01

  中經記者曲忠芳北京報道

  6月30日,正值亞馬遜電子墨水屏閱讀器Kindle退出中國市場兩週年。在社會大衆的視野裏,電子紙、墨水屏、閱讀器這些曾經的熱詞,似乎已是明日黃花,銷聲匿跡。然而,近日在北京舉行的“2025中國電子紙生態暨產業融合創新發展論壇”上,業內人士向外界發聲“中國電子紙產業並沒有死掉,而是快速生長”。

  在論壇現場,洛圖科技COO(首席運營官)王育紅髮布了《電子紙顯示技術主要應用終端發展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電子紙應用終端目前在記錄的、被使用的應用終端出貨量已達到3.79億片,同比增長23.4%。從整個產業鏈來看,將近96%的電子紙模組在中國製造,以中國爲核心輻射全球供應鏈的電子紙模組生態漸趨形成。電子紙技術的顯示產值超過149億美元,是僅次於LCD技術、OLED技術的第三大顯示技術。

  《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電子紙第一大體量的用戶終端是電子紙價籤,集中在智慧零售領域,而第二大顯示終端是電子紙平板,涵蓋電子閱讀器、學習機、辦公本三大類產品。

  今年增幅將達30%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勇堅指出,電子紙技術具有低碳、功耗低的特性,契合國家“雙碳”戰略,與未來顯示技術的低碳化趨勢是一致的。需要指出的是,今年6月23日至29日是全國節能宣傳週,其中6月25日是全國低碳日。

  “在Kindle退出後,短短一年的時間,中國品牌迅速填補了Kindle的空白,中國電子紙行業在快速增長。”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祕書長董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道。同時,董敏還指出,針對行業快速發展過程中的諸多問題,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今年同時啓動了三項標準,包括電子紙閱讀器質量分級評價標準、電子紙閱讀器護眼規範和AI學習機標準。

  京東電教品類負責人李揚認爲,“中國電子紙市場在Kindle退出後還能發展的核心原因是,Kindle擔綱了一個‘前人栽樹’的角色,開啓了消費者心智,佔據了市場的大部分份額,當這棵大樹存在的時候國內廠商較難突破,而當大樹沒有時,卻給了國內廠商很大的舞臺。”不同於以往,電子紙應用形態不再侷限於閱讀平板,而是演變成了教育學習本、閱讀器、辦公本等多元化的產品。

  《報告》指出,中國已成爲電子紙產業的策源地,預計2025年中國電子紙市場的增長速度將達到30%,遠高於全球市場的預估增幅9.3%。

  王育紅指出,亞馬遜Kindle在2022年遭遇中國區市場下滑,開始調整亞太市場經營策略,將重點資源轉向歐洲,自2023年開始退出電商經營業務。而2023年中國市場經歷重新調整和分配期後,重拾增長到2024年迴歸到市場高點。電子紙智慧場景佈局逐步向橫向領域拓寬、縱向產品深化方向發展。除了電子閱讀之外,電子紙還應用於零售、辦公、教育、交通、政務、醫療等領域。

  記者注意到,閱讀、辦公、教育等領域的電子紙終端或許更易於理解,而零售領域主要是電子紙價籤,這也成爲目前電子紙的第一大體量終端;交通領域的應用集中在公交站牌、行李卡、智能拉手等產品;而醫療領域的應用涉及藥物標籤、電子病歷單、病房門牌及牀頭卡等。儘管這些產品及場景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卻常常被忽視。

  排在電子紙價籤之後的電子紙第二大顯示終端是電子紙平板。《報告》顯示,中國電子紙平板在2024年全渠道銷量達到183.4萬臺,同比增幅爲49.1%。漢王科技更是憑藉連續兩年市場銷量增速第一,獲評中國電子紙閱讀器領導品牌。王育紅解讀《報告》時稱,業內自2022年前後開始將學習機、辦公本、閱讀器三類產品統一稱爲電子紙平板。2024年,電子紙平板出現增長高峯,其驅動力主要來源學習機產品。

  如何躋身主流終端?

  全球電子紙巨頭元太科技中國區總經理劉森華也提及了中國教育市場發展的帶動,他透露2024年該公司售出了100多萬套學習機的電子紙模組。他介紹,現在的電子紙即墨水屏已經不再只侷限於黑白色,有各種顏色,彩色化正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按照元太科技的長遠計劃,是“要取代20%書寫的紙”。

  除了彩色化,劉森華指出,電子紙技術的另外兩個發展趨勢還表現在大尺寸化、柔性化。關於大尺寸化,元太科技的電子紙已經做到了最大尺寸七十幾英寸,能夠適應室內0℃—50℃的氣溫變化。劉森華透露,明年進入量產的一款新品將適應戶外環境從零下25℃到65℃的溫度變化。而關於柔性化,他透露寶馬汽車即將在2027年量產一款新裝置藝術的產品,通過電子紙的應用,汽車外觀會呈現出“變色”的視覺效果。

  從市場份額來看,《報告》顯示,國內電紙書平板市場的前四位由漢王科技、文石、訊飛、掌閱所佔據。漢王科技副總裁王傑現場預測,在低碳、數字經濟、智能化等大浪潮中,電紙書終端設備將從“小衆閱讀”進化到僅次於手機、PC的“第三大主流終端”。

  王傑將電紙書進化爲主流終端的發展路徑劃分爲三個階段,分別是導入期2023年至2028年、高速發展期2028年至2035年、普及期2035年至2045年。在導入期,電子紙終端在大尺寸、刷新速度、彩色技術等方面取得進展,同時AI大模型工具的接入與應用融合能夠大幅提升閱讀、學習、辦公效率。而到高速發展期,基於電子紙的核心優勢——護眼、低功耗、強光可視性等,結合電子紙技術在屏幕、處理器、多模態交互、產業生態的突破與進展,將大規模應用場景突破傳統閱讀器邊界,向教育、辦公、城市基建、健康管理等領域深度滲透。自2035年起,電紙書將迎來普及期,終端均價有望降低至千元以內,產業賽道也將全面成熟,生態全面融合,產業上下游遵循一套協同性更強的行業標準。

  李揚從京東渠道層面也總結了電子紙行業的發展趨勢及市場機會:一是學習機增長明顯;二是彩色墨水屏滲透率提升,今年佔比將達20%,但仍存在刷新慢、不清晰、內容亟待豐富等問題;三是受“國補”政府影響,頭部品牌集中度明顯;四是用戶羣體呈現年輕化;五是AI能力與電子紙的融合。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