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完成全自動駕駛交付

廣州日報數字版
07-01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夏銘、鄧莉、張露)近期,特斯拉官方賬號發佈了一則視頻:一輛 Model Y從特斯拉得州超級工廠出發,以全自動駕駛形式,將自己交付給新車主,這在汽車歷史上尚屬首次。哈囉也於近期宣佈進軍Robotaxi賽道,成爲國內該領域又一新秀。諸多消息顯示,當前Robotaxi市場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成本控制、自動駕駛技術突破等商業化落地過程中的諸多挑戰,正逐步被攻克。主機廠、自動駕駛企業、平臺等多方正合力推動Robotaxi規模化發展,加速其商業化進程。

國內車企加速自動駕駛在海外市場商業化落地

特斯拉成功交付具備完全自動駕駛能力的新車,爲實現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目標邁出了關鍵一步。“無人化”是下一代Robotaxi的趨勢,自動駕駛企業正加速L4級以上自動駕駛能力的落地。小馬智行透露,其近期運營車輛已取消車內安全員,隨着技術與政策環境的不斷完善,遠程監督員與車輛的比例(人車比)也在逐步放寬。與此同時,國內先行者已開始拓展海外市場,小馬智行、文遠知行、Momenta相繼宣佈與Uber展開合作,推動智能輔助駕駛技術、產品在中東、歐洲等地區的商業化落地應用。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Robotaxi全球市場總規模將於 2030年達到人民幣8349億元,2024~2030年複合年均增長率爲239%。

產業鏈協同推進規模化

國內的Robotaxi已展現出一定規模化運營能力。數據顯示,小馬智行已部署超250輛全無人駕駛車輛,蘿蔔快跑與文遠知行的車隊規模更是突破1000輛,均已在法規允許的條件下實現商業化運營。

中國頭部企業積極推進產業鏈協同,以集齊Robotaxi生態版圖。目前,小馬智行已構建完整的生態體系,技術上自主研發L4級自動駕駛系統,渠道上接入高德地圖、騰訊微信等流量入口,量產環節則聯合豐田、北汽等車企推進規模化生產,採用更具成本優勢的車規級硬件,基本完成了商業化落地的關鍵拼圖。哈囉的戰略佈局也體現了其對行業趨勢的前瞻性判斷,通過與寧德時代的深度合作,哈囉整合了後者在動力電池和智能滑板底盤領域的技術優勢

趨勢前瞻

頭部企業有望邁入盈利週期

長期以來,自動駕駛行業處於初期高投入低迴報階段,多家企業面臨虧損困境。然而,隨着技術進步和產業鏈協同效應的逐漸顯現,行業正迎來關鍵的盈利拐點。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文遠知行Robotaxi業務收入達1610萬元,收入佔比同比提升10.4個百分點;小馬智行同期收入達173萬美元,同比增長200%。

“2025年是Robotaxi的量產元年。” 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CEO彭軍表示,隨着運營規模成倍擴大,預計公司2028年將實現盈虧平衡。多位業內人士認爲,今年是驗證Robotaxi商業模式可行性的關鍵一年,在規模化效應和持續降本的雙重驅動下,頭部企業有望邁入盈利週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