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福布斯》雜誌公佈了2025年日本富豪榜。上榜的50位富豪的總資產爲2280億美元(約33萬億日元),比上年增長14%,其中有37人的資產在過去一年中均有所增加。
那麼,日本排名前十位的富豪都是幹什麼的呢?
第一位,柳井正:優衣庫的“平民時尚”哲學
柳井正(76歲)以482億美元(約7兆日元)連續四年蟬聯日本首富。作爲迅銷集團(優衣庫)的掌門人,他將“平民時尚”推向全球。
柳井出生于山口縣一個服裝店家庭,繼承父業後大膽改革,1984年創立優衣庫,以高性價比的功能性服飾征服消費者。他的經營哲學是“從不預測流行,而是創造需求”。從HEATTECH到AIRism,優衣庫的創新產品總能抓住人心。柳井曾說:“失敗不可怕,不嘗試纔可怕。”如今,優衣庫門店遍佈全球,他卻依然每天巡店,關注顧客需求。他還通過慈善基金會支持教育,展現了企業家的社會擔當。
第二位,孫正義:軟銀的“未來賭徒”
孫正義(67歲)以282億美元(約4兆930億日元)位列第二。這位軟銀集團創始人以大膽投資聞名,被稱爲“未來的賭徒”。
出生於韓裔家庭,孫正義在加州求學後回國創業,1981年創立軟銀,從軟件分銷起家,逐步構建科技帝國。他押注阿里巴巴、雅虎等公司,締造了驚人回報。近年,他通過願景基金投資AI與新能源,試圖“掌控未來30年”。孫正義的座右銘是“志高則無敵”。儘管投資失利時常引發爭議,他依然以樂觀與遠見激勵年輕人。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夢想越大,風險越高,回報也越驚人。
第三位,滝崎武光:隱形冠軍的傳感器帝國
滝崎武光(80歲)以207億美元(約3兆日元)排名第三。他是基恩士(Keyence)的創始人,這家低調的傳感器巨頭卻是全球自動化行業的“隱形冠軍”。
滝崎從大阪大學輟學後,於1974年創立基恩士,專注工業傳感器與自動化設備。他的理念是“以技術改變世界”。基恩士以高利潤率和高薪聞名,員工平均年收入超2000萬日元。滝崎本人卻極爲低調,鮮少接受採訪。他熱衷慈善,匿名捐款支持醫療與教育。他曾說:“財富是責任,不是炫耀。”這位隱形富豪用行動詮釋了日本工匠精神。
第四位,佐治信忠:三得利的“百年醇香”
佐治信忠(79歲)以105億美元(約1兆5200億日元)位列第四。作爲三得利控股的會長,他繼承了家族百年酒業傳奇。
三得利從1899年的葡萄酒釀造起家,如今涵蓋威士忌、啤酒與飲料。佐治信忠推動三得利全球化,山崎威士忌成爲國際名牌。他主張“品質至上”,親自參與產品研發,確保每一瓶酒的醇香。他的另一面是藝術愛好者,贊助大阪的音樂廳與博物館。佐治曾說:“財富是傳承,責任是使命。”在日本經濟低迷時,他仍堅持不裁員,展現了家族企業的溫情。
第五位,重田康光:光通信的“逆襲王”
重田康光(60歲)以69億美元(約1兆日元)排名第五。他是光通信株式會社的創始人,從一家小型電信代理商起步,打造了移動通信帝國。
重田出身普通家庭,年輕時做過推銷員,憑藉敏銳的市場嗅覺進入電信行業。他的經營風格大膽而果斷,善於抓住政策紅利。光通信不僅提供手機服務,還涉足金融與保險,多元化佈局令人矚目。重田熱衷體育贊助,支持日本棒球聯賽。他常說:“機會只留給準備好的人。”他的逆襲故事激勵了無數日本年輕人。
第六位,安田隆夫:唐吉訶德的“雜貨王國”
安田隆夫(76歲)以54億美元(約7840億日元)位列第六。他是折扣連鎖店唐吉訶德的創始人。這家以“雜亂陳列”聞名的零售店,充滿五花八門的商品,從零食到電器應有盡有。1978年,安田從一家“小偷市場”小商店起家,憑藉“低價+趣味”的經營模式,將唐吉訶德打造成日本年輕人的購物天堂。他主張“零售是娛樂”,鼓勵店員發揮創意。安田還熱衷慈善,資助貧困學生。他曾笑言:“我的店像個大雜燴,但裏面藏着生活的樂趣。”他的親民風格深受顧客喜愛。
第七位,高原豪久:衛生用品的“革新者”
高原豪久(63歲)以53億美元(約7690億日元)排名第七。作爲日本最大的衛生用品製造商“尤妮佳”(ユニ・チャーム)公司的第二代社長,他一直主張爲女性與孩子服務,尤妮佳的嬰兒護理、女性護理和保健相關產品在亞洲的市場份額最大,海外銷售額佔總銷售額的60%以上。
企業品牌精髓爲“愛你的可能”,表達對所有人無限潛能的信念,以及希望以“利他之心”爲實現“共生社會”做出貢獻的願望。在沙特阿拉伯,尤妮佳建立了一家只有女性工作的工廠,爲婦女就業和社會進步樹立典範,尤妮佳的這些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表彰。
第八位,關家一家:半導體行業的隱形冠軍
關家一家以50億美元(約7260億日元)排名第八。在日本半導體產業的璀璨星河中,株式會社迪斯科(DISCO)宛如一顆耀眼恆星。迪斯科成立於1937年,專注於工業磨石製造。
1968年,其革命性的“Micron Cut”超薄切割磨石問世,奠定了其在硅晶圓加工設備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關家一族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將家族智慧融入企業基因。從創始人關家三男的開拓,到第三代社長關家一馬(59歲,下圖)的國際化視野,關家不僅守護了迪斯科的技術創新傳統,還推動其成爲半導體行業的隱形冠軍。關家社長說,他90%的時間都在爲員工工作,即使現在擁有3000多名員工,他仍然親自進行最後的面試。
第九位,伊藤兄弟:零售巨頭的接力棒
伊藤兄弟以49億美元(約7110億日元)位列第九。他們是日本零售巨頭伊藤洋華堂和便利店“7.11”、以及西武百貨公司的掌門人。
集團創業於1920年,最初是東京淺草的“羊華堂洋品店”,如今在全球擁有8萬餘家超市、百貨店和便利店,是日本最大的零售企業集團。伊藤兄弟繼承父親伊藤雅俊的事業,推行“零售不僅是賣貨,更是服務生活”的理念,讓商業設施深入社區,融入國民生活之中。
第十位,森章:商業地產的“穩健舵手”
森章(88歲)以47億美元(約6820億日元)排名第十。他是日本商業地產開發公司森トラスト(Mori Trust,森信任)會長,是森ビル(森大廈)公司創始人森泰吉郎的三兒子,其兄森稔是森大廈公司社長,最近開發完成了“麻布臺之丘”城市綜合體。
森章一直主張城市大樓的高度不應超過100米,但是在東京車站邊上建設的丸之內信任之城大廈,首次超過了100米,達到了178米。他說:“因爲公司的社長變成了我的女兒”。與哥哥森稔不同,森章拒絕擔任任何政府職務。
分析日本十大富豪的“發財史”,我們能夠看到他們創業與發展的幾個共性特點:
一,產業集中於製造業與零售業:
榜單中的富豪多與其在科技、製造業或零售領域的成功企業緊密相關。例如,柳井正(優衣庫,零售)、安田隆夫(唐吉訶德、零售)、伊藤兄弟(伊藤洋華堂和便利店“7.11”、零售),像孫正義(軟銀,科技投資)、滝崎武光(基恩士,傳感器製造)關家一家(迪斯科,半導體設備製造)等,表明這些行業在財富積累中具有顯著優勢。
二,多是企業創始人或繼承人:
大多數富豪要麼是企業的創始人(如柳井正、孫正義、滝崎武光、重田康光、安田隆夫),要麼是家族企業的繼承人(如佐治信忠、關家一家、伊藤兄弟、高原豪久、森章)。這顯示了創業精神和家族傳承在日本財富積累中的重要性。
三,具有全球化視野:
許多富豪的財富來源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如優衣庫、軟銀、基恩士、7.11、尤妮佳等,這些企業通過全球市場擴展或國際化投資實現了財富增長,反映了全球化對財富創造的影響。
四,長期積累與戰略投資:
富豪們的財富多源於長期的業務發展和戰略投資。例如,孫正義通過軟銀對科技領域的投資,柳井正和伊藤兄弟通過品牌擴張,均體現了長期戰略眼光。
五,高齡與經驗豐富:
這些富豪多爲資深企業家或家族領導者,積累了數十年的行業經驗,表明財富積累通常需要時間和持續努力。
這些富豪的故事,不僅是財富的積累,更是日本經濟韌性與創新精神的縮影。從優衣庫的全球化到三得利的百年傳承,他們用行動詮釋了“日本富豪”的創新、全球化與沉穩、低調的內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