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戴姆勒官宣!日本商用車兩大巨頭合併

中國汽車報網
07-01

6月10日晚,豐田汽車與戴姆勒卡車宣佈達成最終協議,將在2026年4月之前完成豐田旗下日野汽車與戴姆勒卡車旗下三菱扶桑卡客車公司的合併。按計劃,雙方將聯合組建一家新的控股公司,屆時推動其在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兩大巨頭的合併將影響到日本商用車領域的競爭格局。

01 巨頭合併背後的造假風波

目前,豐田持有日野50.11%的股份,戴姆勒卡車持有三菱扶桑89.3%的股份。根據協議,日野和三菱扶桑組建的新控股公司,將由豐田和戴姆勒卡車分別持有25%的股份。不過,在表決權結構中,豐田佔比19.9%,戴姆勒卡車佔比26.7%,日野將不再是豐田的子公司。

新控股公司名稱暫未公佈,總部設在東京,新公司員工總數超過4萬人,首席執行官(CEO)一職將由三菱扶桑現任首席執行官(CEO)卡爾•德彭(Karl Deppen)擔任。日野和三菱扶桑將成爲新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事實上,早在2023年5月30日,豐田、日野、戴姆勒卡車、三菱扶桑就聯合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日野與三菱扶桑簽署基本協議,計劃2024年年底之前合併組建一家新的上市公司,在商用車開發、採購和生產領域展開合作,“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日本商用車企業”。

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日野造假醜聞衝擊到了豐田。當時在發佈會上,豐田汽車社長佐藤恆治稱:“我們對日野的支持已經到了極限。”據悉,日野2022年3月曝出發動機尾氣排放和油耗測試數據造假醜聞,之後醜聞在2022年8月大幅升級,導致公司業績嚴重受損,2021財年和2022財年分別淨虧損847億日元和1176 億日元。在這種情況下,豐田不願再一力支撐日野的業務,而是積極引入外部資本。這就有了日野與三菱扶桑的合併事宜。

不過,日野發動機認證造假一事延續時間較長,就在2023年合併協議簽署當天,日本國土交通省宣佈,由於日野發動機認證違規問題,政府針對232款相關車型的燃油效率數值進行了再測定,結果發現,所有車型均沒有達到申請時填報的數值。

之後日野造假醜聞在海外進一步擴大,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市場遭遇集體訴訟,導致雙方於2024年2月底宣佈合併事宜無限期推遲。時間來到 2025 年,事情出現轉機。2025年1月,日野宣佈,支付12億美元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和解,解決發動機認證不當問題。與此同時,日野還在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達成和解,海外訴訟畫上句號。隨着一系列造假問題基本結束,合併談判取得快速進展,最終在6月10日簽署協議。

02 轉型重壓下“抱團求生”

根據最新協議,合併後,日野和三菱扶桑各自的品牌和銷售網絡將在日本和海外保持不變。豐田和戴姆勒卡車表示,此次合併旨在整合資源,提升在全球商用車市場的競爭力。

“規模很重要。在日本,多個商用車製造商各自生存下去是不現實的。”卡爾•德彭指出,由於與新興國家製造商的競爭加劇,需要對電動化等領域進行鉅額投資。

日野和三菱扶桑合併背後,是全球商用車行業迫切需要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隨着電池、自動駕駛等前沿領域研發激增,中小企業面臨巨大成本壓力。尤其是日野,由於計入鉅額和解費用,2024財年出現了2177億日元的淨虧損。日野社長小木曾聰稱,日野與三菱扶桑合併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此外,爲了改善財務狀況,作爲合併的一環,日野將以1500億日元的價格,把位於東京都羽村市的整車和零部件工廠出售給豐田。羽村工廠自1963年投產以來,主要生產日野和豐田品牌的小型卡車以及豐田的蘭德酷路澤250和海拉克斯皮卡等。

此次合併被視爲日本汽車產業應對全球供應鏈重構的關鍵舉措。通過合併,雙方旨在整合技術資源、擴大生產規模,提升在全球市場的議價能力與抗風險能力。日野和三菱扶桑將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在商用車的開發和生產等方面進行合作,同時也在應對脫碳問題和自動駕駛等下一代技術開發方面進行合作,而豐田和戴姆勒卡車將在技術方面提供支持。例如,或許新公司可以共享豐田的e-TNGA電動平臺以及雙方的燃料電池技術。

另外,面對中國商用車品牌在海外市場的快速擴張,日本企業也試圖通過規模效應,鞏固在如東南亞、中東等傳統優勢區域的市場地位。

目前,雙方計劃在2025年內完成資產剝離與業務重組,確保新公司上市前符合東京證交所的治理要求。日本經濟產業省相關人士表示,此舉或將爲日本製造業的“強強聯合”提供範本。

此前在2021年4月,五十鈴以2430億日元的價格,從沃爾沃集團手中收購了其日本業務UD卡車。與此同時,五十鈴與沃爾沃集團開啓了商用車戰略聯盟。而今,日野與三菱扶桑合併,意味着日本商用車領域將形成兩大主要陣營。

文:張冬梅 編輯:薛亞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