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佈局“去美元化”?美聯儲獨立性遭質疑,黃金與歐元成避風港

智通財經
昨天

  瑞銀資產管理公司週四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央行管理者擔心美聯儲的獨立性受到威脅,近一半的官員認爲美國的法治可能會惡化到足以嚴重影響他們的資產配置。

  近40家央行中有35%認爲,美國可能會要求盟友將長期債務轉換爲其他工具,如超長期零息債券。

  調查結果突顯出,鑑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貿易和安全問題上與長期盟友對抗,以及他對美聯儲的攻擊,人們對世界第一大儲備貨幣和最大債券市場的避險地位日益擔憂。

  特朗普4月2日宣佈的關稅措施打擊了美元和美國國債。他還向美聯儲施壓要求降息,他的顧問們提出了一些非正統的想法,以控制不斷膨脹的美國債務。

  瑞銀資產管理公司全球主權市場策略與諮詢主管馬克斯卡斯泰利表示,這些擔憂表明,"非常明顯"的是,關稅措施改變了儲備管理者對美元的看法。

  調查稱,29%的受訪者希望減少對美國資產的敞口,以應對近期的事態發展。然而,在未來一年,25%的央行表示,在剔除那些希望增加美元敞口的央行後,它們預計將減少美元敞口,略低於過去一年。

  卡斯泰利說:"當你問:你認爲美元的主導地位真的會發生重大變化嗎?答案是否定的。"他補充稱,儲備管理者需要時間進行調整。

  近80%的受訪者預計,美元(目前佔外匯儲備的58%)仍將是全球儲備貨幣。在未來一年,黃金是最大的贏家,52%的央行希望增加黃金儲備。

  調查顯示,39%的受訪者計劃增加國內黃金儲備的比例。

  卡斯泰利表示,這主要反映出新興市場央行對制裁風險的擔憂,主要涉及存放在美國的黃金。特朗普的政策也重新引發了德國對其央行黃金儲備的質疑,其中一些黃金儲備存放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

  瑞銀的調查顯示,在未來五年,儲備管理者認爲歐元將從全球轉變中獲益最多,其次是人民幣和加密資產。美元從去年的第一位跌至第九位。

  但在未來一年,只有淨6%的受訪者計劃增持歐元,而人民幣以25%的比例位居榜首。加元、英鎊和日元是其他淨增持比例較高的貨幣。

  卡斯泰利說:"人們對歐洲非常樂觀。但人們的期望非常高,如果歐洲不進行改革,我認爲歐洲的復興將是相當短暫的。"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