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芯國際逼慘了?7年後,聯電反悔,要研發6nm芯片了

Ofweek光電信息網
07-02

聯電也就是聯華電子(UMC),之前一直是全球前三大芯片代工廠之一,只比臺積電三星差一點點。

而作爲全球第三大代工廠,聯電也一直有自己的覺悟,覺得先進工藝就讓臺積電、三星們去PK,自己嘛沒這個能力,那麼就死守成熟工藝就行了。

所以它在2018年的時候就表示,自己最多隻推進到12nm工藝,之後就不再推進了,堅決不往10nm及以下走。

聯電想的很清楚,10nm及以下工藝,是靠錢堆出來的,同時市場空間也許並不大,自己沒那麼多錢,沒那麼強的技術,客戶也搶不過臺積電,就不去湊熱鬧的,守着12nm及以上的成熟工藝就行了。

但聯電的算盤沒打好,隨着中國大陸企業,特別是中芯國際的崛起,聯電在成熟工藝上遭遇到了一輪又一輪的挑戰,且份額越來越低,日子越來越不好混,被逼到沒有退路了。

從全球芯片代工排名數據來看,之前中芯國際一直排在全球第五名,比聯電的第三名要低兩名,份額也差很多的,技術也遜色一些,聯電早期是真的沒太拿中芯國際當回事。

但2024年,中芯國際突飛猛進,一路打敗格芯、聯電,成爲全球第三名,並且拉開了與聯電的差距,將聯電越甩越遠了。

在技術上,中芯同樣突飛猛進,搞出了N+1、N+2,也就是等效7nm,甚至等效5nm,迅速超過了聯電,聯電影響巨大,日子越來越被逼的很慘了。

不僅中芯國際如此,中國大陸的華虹、晶合集成,也在技術、份額不斷增長,再加上中國大陸的企業,本來就在成本、產業鏈的優勢,導致聯電的市場不斷被擠佔,市場、利潤下滑,形勢愈發嚴峻。

所以近日,聯電做了一個決定,決定要往10nm以下工藝進發了,首先瞄準的就是6nm,實際上也就是7nm工藝的增強版,可見聯電對於當實的決定是後悔了。

它們認爲7nm工藝其實是當前先進工藝中性價比最高的工藝之一,技術夠先進,價格又不貴,且能滿足絕大部分芯片的需求。

但同時,聯電也在評估,自己究竟有沒有能力搞定6nm,以及投入產出比測算,畢竟哪怕是6nm工藝,一條生產線也是50億美元以上的投入成本,還有其它研發成本等,至少得準備100億美元。

而7nm工藝目前臺積電產能最高,再加上中芯國際等的競爭,市場需求能否充分消化新增產能,也是聯電需要面對的一大挑戰。

按照消息人士的說法,聯電很大概率會啓動6nm生產線的建設,因爲隨着工藝不斷推進,且先進封裝技術的發展,如果死守10nm以下,聯電後續日子只怕會被中國企業逼的沒飯喫,不得不賭一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