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QDII額度開閘:82家機構瓜分30.8億美元,各方關注往哪投

微博財經-財道工作室
07-02

來源:@華夏時報微博

華夏時報記者 胡金華 上海報道

新一批的QDII額度再次“開閘”。

6月3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披露最新一期QDII投資額度審批情況表,截至2025年6月末,銀行類、證券類、保險類、信託類等機構累計批准額度爲1708.69億美元,較去年5月9日的1677.89億美元增加30.8億美元。

事實上,此次QDII額度擴容已有預告。6月18日召開的2025陸家嘴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朱鶴新透露,近期將新發放一批QDII投資額度,有序滿足境內主體境外投資合理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本輪新批覆30.8億美元額度的機構涵蓋銀行、保險、信託、證券、基金五類82家,其中,基金公司共有44家,券商及券商資管有16家。各家機構獲得的額度從1000萬美元到5000萬美元不等。

“額度太少,一旦新產品獲批估計秒光。高淨值客戶對於QDII的熱情一直高漲,尤其是港股市場從上半年開始賺錢效應明顯,以前的QDII產品半年收益接近翻倍,接下來的投資主線肯定仍然聚焦香港資本市場。”7月1日,上海一家獲批的銀行理財子公司渠道總監李蕊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坦言。

82家機構瓜分新額度

據瞭解,在各類機構中,銀行理財子和部分公募基金及券商資管成爲“大贏家”:中銀理財、工銀理財、交銀理財、建信理財、光大理財、滙豐銀行(中國)、恒生銀行(中國)等10家銀行及理財子分別獲得5000萬美元的新增QDII額度。另外包括易方達、廣發、富國、天弘基金、中金公司中信證券資管在內的22家各獲得5000萬美元的額度。

此外,睿遠基金、財通資管兩家機構在獲批QDII業務資格之後,首次獲批QDII額度,分別爲5000萬美元。而華夏、南方、工銀瑞信、中銀基金等在內的12家機構各獲得4000萬美元的額度;包括招商、銀華、興證全球基金在內的9家機構各獲得3000萬美元的額度;興業基金、建信基金、浦銀安盛在內的10家機構各獲得2000萬美元的QDII額度;此外,還有包括平安證券、財通基金、融通基金在內的7家各獲得1000萬美元的QDII額度。

中金公司對此表示:“本次額度發放爲資產管理機構更有效地服務境內居民日益增長的全球資產配置與風險分散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助力境內居民財富實現長期保值增值。”

中信證券則指出,本次QDII額度的發放,有利於中國資管機構擴大境外投資,擴展QDII業務佈局空間,提升全球資產管理能力,也有利於持續推動我國金融市場的雙向開放,提升我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影響力。

“QDII額度擴容將有效豐富市場投資工具,推動境內資管機構提升全球競爭力和國際化水平,並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等政策形成合力,共同構建引進來和走出去協同發展的開放新格局,助力提升金融體系的整體國際競爭力。”7月1日,國投瑞銀有關負責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而對於投資者而言,可能搶到的份額就更少了,而且競爭激烈。

“申購QDII產品額度限制得比較死,少的單次申購只有幾千元,高的也就數萬元,最高不超過10萬元人民幣。看着港股市場投資火熱,想多買一點都不行,這次新額度我要提前準備資金申購。”7月2日,投資人周燕芬(化名)對本報記者表示。

記者統計發現,自上週末起,已經有招商基金、匯添富基金、國泰基金、大成基金等旗下的多隻QDII產品宣佈調整大額申購的限制。其中,招商納斯達克100ETF聯接基金宣佈將單日大額申購限額從此前的1萬元放寬至10萬元;大成納斯達克100ETF聯接基金則將直銷渠道的單日申購限額放寬至3000元。不過,國泰標普500ETF聯接基金選擇反其道而行之,將單日大額申購限額從此前的5萬元收窄至1萬元。

錢往哪投?

當前內地投資者對港股市場熱情高漲,主要是上半年內地投資港股市場的QDII產品表現優異,賺錢效應聚集。

受益於中國創新藥逐步邁向商業化兌現期,港股醫藥上行勢頭強勁,重倉港股醫藥股的QDII也霸榜業績前十,最高收益超85%。同花順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QDII基金業績排名第一爲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混合(QDII)A,該基金今年上半年收益爲85.64%,基金經理爲張韡,重倉醫藥板塊是該只基金能實現亮眼業績的重要原因。該基金的一季報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只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均爲港股醫藥股。此外,不僅業績冠軍是重倉港股醫藥的基金,上半年業績排名前十的QDII也均爲港股醫藥主題基金或重倉港股醫藥股的基金,上半年QDII收益前十中排名最末的華夏恒生生物科技ETF發起式聯接(QDII)A的投資收益達到48.78%。

與港股QDII的強勁表現相比,美股QDII的表現卻欠佳。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有56只QDII上半年回報爲負,過半數爲美股QDII。其中,嘉實標普生物科技精選行業ETF(QDII)、易方達標普信息科技指數(QDII-LOF)A(人民幣)等美股QDII的上半年虧損超5%。

“DeepSeek橫空出世、特朗普關稅政策、美聯儲利率政策、科技巨頭業務發展等方面的不確定因素都造成美股市場波動加劇,拖累了美股QDII的業績。”對此,一家上海大型公募機構匿名QDII基金經理向本報記者分析稱。

此外,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QDII業績表現也較差。其中,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新交所泛東南亞科技ETF(QDII)的上半年回報爲-11.84%,天弘越南市場股票發起(QDII)A的上半年回報爲-5.5%。

上述基金經理進一步表示,上半年港股QDII表現遠超美股QDII,QDII基金業績呈現出顯著的“東昇西降”特徵,下半年這一格局或將延續。

“港股依然具備投資性價比,而美股走勢仍面臨許多不確定性,需警惕多重風險點。在國內經濟復甦、AI業績催化預期以及更多優質企業赴港上市的背景下,下半年恒生科技的估值有望持續提升。一旦有爆點事件催化,高彈性、高成長等特性也使其具備更大的向上動能;下半年美股定價的底層邏輯在於貿易戰是否進一步衝擊預期以及AI科技革命持續性。”該基金經理指出。此外,中信證券指出,美股在下半年有望迴歸基本面交易,但需警惕三季度末的風險時點,建議關注科技、公用事業、醫療保健和金融行業。

那麼,QDII額度開閘對於投資者來說,是否可以大手筆加倉以納指、標普指數爲代表的境外市場?

對此,嘉實全球產業升級基金經理陳俊傑認爲,未來AI敘事將成爲接下來主導市場的主要邏輯。基於美股市場過去的韌性、底層聚集全球優秀的科技龍頭,以及對未來AI產業趨勢的信仰,保持定投,慢慢積累優質資產,或許是合適的投資方法。

國泰標普500ETF聯接基金經理苗夢羽則建議,AI算力仍是當前美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隨着第一季度財報的公佈,市場最爲擔憂的業績問題已經消退。整體來看,當前全球不確定性階段性緩解,投資者對關稅政策的擔憂減弱,而且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這些都對標普500指數構成利好支撐。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