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搶灘高考志願填報,能否頂替“張雪峯”們?

藍鯨財經
07-02

文 / 節點財經

每年高考成績放榜後,數千萬考生和家長將迎來另一場硬仗——填報志願。

今年,這一領域迎來了AI的全面介入,多家互聯網大廠和教育公司紛紛推出智能志願填報產品,爲考生提供院校和專業選擇建議。

據艾媒諮詢數據,2023年中國高考志願填報市場付費規模約9.5億元,近九成考生願意藉助志願填報服務,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增至10.9億元。

高額收費的人工志願規劃專家供不應求,如網絡知名教育博主張雪峯開設的公司,一對一填報志願服務可高達數萬元,同時這也催生了超過千家相關企業。面對這塊巨大的流量窪地,互聯網巨頭們也紛紛宣佈,佈局AI填報志願這一剛需場景。

01 誰在爭奪“填志願”這塊AI高地?

目前市面上的AI志願填報工具,背後的操盤者大致分爲三類:互聯網大廠(如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知乎等)、大型教育公司(如作業幫、學而思等)以及垂直志願服務公司。

它們的產品入口和功能特點各有側重,多數大廠利用自有App或瀏覽器嵌入志願助手,如百度APP的“百度高考”、阿里旗下夸克APP的“夸克高考”、騰訊QQ瀏覽器的“AI高考通”等。

圖源:夸克高考官網

教育公司則往往在自家學習應用或小程序中上線志願填報功能,如作業幫的“志願填報”、高途課堂的志願助手等。也有平臺選擇合作而非自研,例如字節跳動和知乎今年直接接入了中國教育在線的“掌上高考”模擬填報系統,爲用戶提供志願模擬填報入口。

據《節點財經》觀察,這些工具都支持考生根據高考省份、科目組合和成績,快速生成“三檔梯度”的志願推薦列表,即可衝擊的“衝”檔、較爲穩妥的“穩”檔和保底的“保”檔院校/專業組合,並給出相應的錄取概率預測。

例如,夸克的“智能選志願”功能讓考生輸入省份、選科及成績後,一鍵獲得“可衝擊”“較穩妥”“可保底”院校專業清單,每個專業還標註了錄取概率。考生還可進一步填寫地域偏好、專業興趣、畢業規劃、職業傾向、家庭預算等偏好信息,生成更個性化的志願填報報告,並支持與內置AI模型對話進行諮詢。

據夸克官方消息,今年推出了國內首個高考志願大模型,深度學習了海量志願填報領域知識,其生成的志願方案也相對詳實,測試顯示,其可在5-10分鐘內生成長達15-20頁的志願方案報告,包含考生情況分析、填報策略、志願清單解析及風險提示等板塊。有意思的是,夸克還請來張雪峯作爲夸克高考的代言人,爲產品又增加了一層行業背書。

圖源:百度高考官網

今年百度整合推出“百度高考”專欄,涵蓋AI志願助手、“AI聊志願”對話功能和高考大數據等模塊。

百度的志願助手主要以對話形式提供服務,考生可以創建多個志願方案(方便模擬不同分數或多位考生),在交互過程中查看不同模型給出的方案結果,還能使用“就業前景對比”等工具來輔助決策。此外,百度高考平臺上還推出了高考直播間,聚合各高校招辦直播宣講和學長學姐經驗分享,爲用戶提供實時諮詢機會。

不過從實際體驗來看,這類大模型驅動的Agent在默認情況下給出的具體推薦相對簡略。相比之下,作業幫、高途、網易有道等公司的志願填報工具更類似數據驅動模式,提供完整的院校篩選和智能推薦,也普遍支持與AI進一步對話。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大廠免費的策略,部分第三方產品採取“基礎功能免費+高級功能付費”模式。如有的平臺僅免費展示有限的推薦院校數量,需購買會員才能解鎖全部志願方案,有的會員收費從99元到數百元甚至數千元不等。

據《節點財經》觀察,各家AI志願助手在功能上都圍繞“海量數據+智能推薦”做文章,但在使用體驗上各有優勢:有的側重報告深度,如夸克提供詳細的定製志願報告;有的強調交互便捷,如騰訊的對話Agent可即時回答各種報考問題;也有的突出工具整合,如百度集合了查詢、對比、直播答疑等一站式服務。對於考生來說,這些工具降低了信息搜索和方案制定的門檻,可以一定程度上充當“AI版志願規劃師”,快速篩選出備選方案。

02 大廠扎堆背後的商業算盤

看似“不賺錢”的志願填報工具,大廠們卻爭相投入,背後實則有着清晰的考量。

一方面,高考志願填報是流量高地,相關搜索瀏覽量以百億計,誰能率先提供好用的工具,誰就有機會與龐大的用戶羣建立高頻連接。

這對於百度、阿里、騰訊們來說,是低成本獲取新增用戶的絕佳機會。《節點財經》認爲,從戰略上看,志願填報只是起點,通過服務高考人羣,這些平臺未來可以延伸服務觸角至大學學習、考研、就業等環節,形成教育領域的長期用戶留存和生態閉環。

另一方面,推出AI志願助手也是數據與技術的“雙收”之舉。志願填報場景中,海量真實用戶數據對於AI模型的訓練和迭代價值巨大——考生輸入的成績、偏好、選擇行爲等信息,可以幫助大模型不斷學習如何理解複雜任務、適配各地錄取規則以及識別用戶偏好,從而提升模型的決策能力。

相比日常的閒聊問答,高考志願這種任務對AI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理解多輪提問、又要調用龐大的結構化數據,這正好用於檢驗和打磨AI Agent的能力。

至於技術門檻,業內評價其實並不算高。多數互聯網公司本就擁有搜索、大數據和AI算法方面的積累,只需將歷年高校錄取分數線、專業信息、招生政策等公開數據整合進數據庫,再借助大模型進行人機對話和推薦計算即可。

因此可以看到,今年高考季前不少公司火速上線相關產品,有的甚至召開發佈會、鋪設開屏廣告、邀請明星代言,藉助這股AI熱潮在教育領域迅速搶灘登陸。

表面看這些工具大多免費,不直接創造營收,但其“隱形收益”體現在流量拉新、數據沉澱、模型驗證以及對公司AI實力的展示和品牌加持上。

03 數據差異+黑箱算法,AI的推薦可信嗎?

面對層出不窮的“AI志願老師”,考生真的可以高枕無憂、把志願完全交給機器嗎?

《節點財經》認爲,AI填報工具目前還只能作爲輔助,無法完全取代人工專業判斷。這些產品雖然擁有強大的信息整合和快速分析能力,但在可靠性和個性化方面仍存在明顯短板。

首先,不同平臺給出的推薦結果差異較大、算法不透明。比如在輸入相同的省份、科目、分數後,不同AI助手算出的考生省內排名大體一致,但生成的“衝穩保”院校名單卻大相徑庭,讓人無所適從。

圖源:QQ瀏覽器官微

《節點財經》實測也發現,同樣條件下,夸克、百度、騰訊AI高考通等工具推薦的志願方案重合率很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各平臺採用的模型和算法側重不同,不同模型對錄取概率、院校匹配的衡量權重不同,難免輸出不同結果。

同時,各家底層數據維度也有差異,有的只參考最近1-2年錄取數據,有的可能納入更長週期甚至包含個別異常數據,這都會導致在同一分數下推薦院校的巨大出入。

其次,數據準確性和時效性問題給AI推薦可靠性也打上問號。儘管各平臺聲稱所用數據源均來自權威渠道(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各高校招生網等),但在爬取、整合、更新過程中仍可能出現紕漏。

一些AI助手曾鬧出推薦無招生計劃的院校、忽略地域限制、甚至給四五千名次的考生推薦清華北大這類明顯不合理選項的烏龍。這往往是因爲底層數據不夠全面權威,疊加大模型生成內容時可能出現“幻覺”,輸出並不存在的學校專業信息。

圖源:夸克高考官網

高考志願填報是一個容錯率極低的場景,然而目前來看,部分AI產品的數據仍存在陳舊或紕漏的情況。據《新京報》報道,某款AI在估算考生位次時與真實數據相差上萬名,導致推薦的衝刺院校完全超出考生實際水平。又如部分系統沒有充分考慮新高考政策變化,仍建議考生“服從調劑”避免滑檔,而事實上在一些省份的新模式下已不存在“調劑”選項。

另外,AI在個性化匹配上與經驗豐富的人工諮詢還相去甚遠。志願規劃師往往要與學生家庭一對一長時間溝通,瞭解考生性格、愛好、家庭背景、對未來的想法等方方面面,再結合多年積累的高校專業庫和就業數據給出量身定製的方案。

而目前的AI產品也試圖朝這方面努力,例如提供MBTI性格測試、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評,以及多輪問答來模擬“定製志願”。但實際體驗來看,不少AI提的問題模板化、淺層化——無非是詢問意向城市、喜歡的專業類別、是否考研或出國、可接受學費區間、有無身體受限等。

真正的個性化往往建立在長期經驗和數據積累上,專業老師每年走訪高校、追蹤各地就業情況,形成自有的信息庫。這種對教育和行業的深度洞察,是目前AI難以複製的。

《節點財經》認爲,AI志願方案可作爲志願填報的“信息過濾器”而非決策依據。AI的優勢在於高速處理結構化數據、提供基於概率的理性參考,它可以大大減輕考生和家長篩選信息的工作量,尤其對於那些經濟條件有限、無法負擔高價志願諮詢費的家庭,免費開放的AI工具一定程度上縮小了信息鴻溝。

但最終的抉擇仍需人腦來做。正如夸克搜索負責人張帆所說,AI與人工志願專家是互補而非替代關係,AI可以改變志願規劃師的工作方式、提升填報效率,但無法替代人類對人生規劃的深刻理解。

實操來說,可以先利用AI快速篩選出若干意向院校專業,再由考生和家長人工覈實關鍵信息的準確性,例如查閱教育部陽光高考網和高校招生簡章確認專業要求,向目標院校招生辦電話諮詢最新政策,甚至請教在讀學生了解真實就讀體驗。對於AI難以評估的新開專業、個人特殊偏好等問題,則更需要人來做出判斷和取捨。

AI帶來的是更廣闊的信息視野和更高效的決策輔助,但高考志願的核心始終是考生對自身未來道路的慎重抉擇。唯有將AI的效率與人類的洞察相結合,在分數、興趣和現實之間找到平衡,才能做出不負未來的最優選擇。

*題圖由AI生成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