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井食品上市首日破發 基石投資者上海景林、香港景林合計認購523.28萬股耗資3.14億元已陷入浮虧

新浪港股
07/0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7月4日,安井食品上市首日破發,截止發稿跌0.25%,報59.85元。

  此前,安井食品(02648)公佈配發結果,公司全球發售3999.47萬股H股,香港公開發售佔30%,國際發售佔70%。最終發售價爲每股60港元,全球發售淨籌23.02億港元。

  基石投資者方面,共有6家基石投資者參與,分別爲上海景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及華泰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與景林場外掉期有關)、景林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HT Investment Limited(“Hosen Capital”)、QRT HK及其若干聯屬公司(統稱“QRT”)管理FCP Domains Co., Ltd.、NonaVerse (Hong Kong) Limited,合計已分配發售股份數目爲11,773,800股,佔全球發售股份總數的29.44%,佔全球發售完成後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的3.53%(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

  可以看出,景林兩家公司合計認購523.28萬股,耗資3.1397億元,已經浮虧。

  業績增長瓶頸凸顯,董高監薪酬上漲

  作爲速凍食品行業龍頭,安井食品近三年營收增速已逐漸放緩。2022年—2024年,公司營收分別達到121.8億元、140.5億元、151.3億元,但增速卻從對應的31.39%降至15.29%,再到7.7%。歸母淨利潤增速下滑更爲明顯,從61.37%、34.24%斷崖式滑落至0.46%,已幾近停滯。今年一季度,安井業績進一步承壓,營收同比下降4.13%,歸母淨利下滑10%。

  數據顯示,2022年,公司董高監薪酬總額爲1207.87萬元,次年突然飆升60%至1936.61萬元,2024年繼續升至1973.22萬元,兩年間薪酬總額增長63.4%。經計算,2024年董高監人均薪酬達131.55萬元,較2022年的92.91萬元上漲超四成。

  A股六成中小股東的反對赴港上市

  儘管港股暗盤表現積極,但A股市場對安井食品的反應較爲複雜。自2024年10月8日股價爲105.5元以來,A股股價持續回落,截至2025年7月3日收盤價爲77.67元,跌幅達19%。

  在港股上市議案的表決中,安井食品獲得了70.63%的贊成票,但仍有28.78%的股東投了反對票,其中持股5%以下的中小股東中,超過六成持反對態度。主要原因在於港股上市可能帶來A股股東權益的稀釋風險,以及對公司估值和市場表現的擔憂。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2025年以來,安井食品陷入多起食品安全投訴事件中。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戶端】平臺顯示,消費者在抖音、美團優選、拼多多等多個平臺購買的安井產品中,發現異物、包裝破損、發黴等問題。其中,“速凍丸子塑料異物”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涉事商家以“已開封無法覈實”爲由拒絕賠償,僅退還12元費用。

  這些問題反映出公司在生產環節質量把控存在漏洞,以及渠道管理方面的風險。食品安全問題對公司業績和品牌形象的潛在影響巨大,機構研報多次提示“食品安全風險可能衝擊市場信心”。儘管安井食品強調生產流程合規,但投訴事件在多平臺的擴散,已對消費者信任造成實質性損害,進而可能影響其市場份額和銷售業績。

  行業競爭愈發激烈

  當前,速凍食品行業集中度較低,新興品牌不斷湧現,並通過低價策略搶佔市場份額。安井食品不僅要面對海欣食品惠發食品(維權)等傳統同行的競爭,還要應對餐飲品牌、渠道商超自營等新入局者的挑戰。市場競爭的加劇導致價格戰難以避免,這對安井食品的利潤空間造成了擠壓。

  與此同時,公司需要在維持產品性價比優勢的同時,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高端化轉型的研發和營銷,進一步增加了運營成本和壓力。例如,在預製菜領域,隨着行業熱度上升,資本加速進入,供給端快速擴容,像小龍蝦等產品價格持續下行,企業經營壓力陡增。安井食品主要產品的價格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2022年至2024年9月,速凍調製食品的平均銷售價格從1.4萬元/噸下滑到1.36萬元/噸;速凍面米制品的平均銷售價格從1.07萬元/噸下滑到1.01萬元/噸;速凍菜餚製品(預製菜)的平均銷售價格從2.03萬元/噸下滑至2024年前9月的1.79萬元/噸。

  新品增長動能不足

  曾拉動業績增長的預製菜業務,如今也明顯乏力。2022年,公司陸續收購新宏業和新柳伍,開展預製菜業務。當年預製菜業務便超越速凍面米制品,成爲第二大業務,收入翻了一倍多至30.24億元;2023年、2024年該業務增速29.84%、10.76%,按年放緩。

  海外拓展困難重重

  面對競爭白熱化的國內市場,安井食品試圖走向海外尋求新的增量市場。其赴港IPO的目標之一便是加快國際化戰略及海外業務佈局,增強境外融資能力。但食品企業出海面臨諸多挑戰,食品具有顯著的地域消費特點,不同國家和地區人們的飲食習慣、消費意願差異很大。

  目前,安井食品境外市場貢獻的業績有限。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6億元,其中境外收入僅3980.31萬元,佔比僅1%,且同比還下降3.1%。有投資者質疑這與公司積極佈局海外市場相悖。招股書顯示,公司近三年海外收入的佔比始終徘徊在1%左右,主要依賴歐美市場,唯一的海外生產基地還位於英國。

  儘管公司明確了兩條國際化道路,即本土生產產品出口海外以及在當地建立供應鏈、企業和渠道,但要在海外市場打造品牌知名度、建立銷售渠道以及適應當地消費習慣並非易事。此外,海欣食品、思念食品、千味央廚得利斯等同行也在佈局海外,海外市場的競爭同樣激烈。

  渠道管理存在隱憂

  2022-2024年,公司經銷商分別新增336家、454家以及499家,但終止合作的經銷商數量分別爲152家、326家、446家。每天新增一家經銷商的同時,幾乎同時也有一家經銷商退出。

  安井食品解釋稱,這些經銷商退出的原因包括改變業務發展方向、退出市場、未按規定交易、未遵守管理政策或未達到預期銷售表現等。但大量經銷商的退出,仍反映出公司在渠道穩定性維護以及經銷商激勵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這對公司產品的市場推廣和銷售持續性帶來了潛在風險。

  綜合來看,面對競爭加劇、業績壓力和估值折價等問題,安井食品在港股上市後的表現仍有待觀察。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其業績變化、新品研發及市場競爭格局的演變,以便做出更合理的投資決策。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常福強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