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期債券可能再次成爲投資者面臨的痛點,因對財政支出的擔憂使今年全球最波動的市場之一重新回到聚光燈下。
週三,英國財政大臣雷切爾·裏夫斯的未來去向引發猜測,導致英國國債收益率飆升,債券交易員再次感受到30年期及更長期限債券市場劇烈波動的潛在風險。這一動盪波及美國債券市場,推動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盤中交易中上漲約8個基點。
這些走勢使關注點重新轉向今年波動性日益加劇的一個收益率曲線部分,成爲投資者對財政支出和政治不確定性焦慮的宣泄口。超長期債券通常比其他期限債券流動性更差,因此更容易受到拋售壓力 —— 也成爲債券投資者宣泄不滿的更明顯目標。
“從債券市場仍扮演政府監督者的角度來看,此類市場反應具有一定健康性,”摩根資產管理全球市場策略師Kerry Craig表示,“這表明市場認爲,如果你採取我們認爲不可持續的做法,我們就會通過要求更高的回報來懲罰你。”
各國政府也在重新審視超長期債券發行在其融資計劃中的作用。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本週早些時候表示,鑑於當前高收益率水平,政府沒有理由增加長期國債的發行比例。澳大利亞債務管理辦公室表示,正在考慮縮減超長期債券發行規模。日本此前已宣佈計劃削減最長期限國債的供應量。
週四,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小幅走低,這可能表明交易員預計長期債券的壓力目前不會演變爲長期拋售。
財政擔憂
超長期債券市場動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政府支出超過承受能力的擔憂。英國政府被迫撤回福利削減計劃後,英國國債出現拋售。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標誌性減稅和支出法案可能於本週通過,這加劇了市場對財政赤字擴大的擔憂。日本長期存在的過度支出習慣多年來一直是投資者和經濟學家的擔憂所在。
但這些擔憂正因政治風險而加劇。英國國債拋售直接發生在首相基爾·斯塔默最初未能在議會中明確支持裏夫斯之後,這加劇了市場對她可能即將結束經濟管理職責的猜測。
斯塔默後來給予財政大臣全力支持,但爲時已晚:30年期英國國債收益率在盤中交易中飆升超過20個基點,創下自4月9日全球債券市場暴跌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這一漲幅與國債收益率曲線其他部分相比更爲劇烈,部分原因在於長期限國債流動性較低。
“結構性問題使得長端比曲線的任何部分都更容易失去理智,”基金管理公司Pendal Group收益策略主管Amy Xie Patrick稱。“從結構上來說,它的流動性就比較差。”
責任編輯:劉明亮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