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訪網見解
監管政策是懸在醫美行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來源|中訪網
責編|王小燕
最近,醫美賽道又出大新聞: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攜養生堂豪擲34億,一舉拿下錦波生物10.58%的股份,成爲其第二大股東。消息一出,瞬間點燃市場熱情,錦波生物股價應聲大漲,市值一度突破400億,這一“蛇吞象”式的資本運作,讓業界紛紛投來好奇目光:鍾睒睒爲何突然看上醫美?錦波生物又有何魔力,引得大佬重金入局?
錦波生物:
重組膠原蛋白的造富神話
成立於2008年的錦波生物,長期專注於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研發。歷經多年科研攻堅,其成功攻克技術難題,成爲國內首個實現重組Ⅲ型膠原蛋白產業化的企業,填補了國內空白。2023年,錦波生物登陸北交所,憑藉“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的光環,迅速吸引資本關注。
真正讓錦波生物一戰成名的,是其明星產品“薇旖美”。這款注射用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幹纖維,作爲全球首款獲批的三類醫療器械級重組膠原蛋白產品,一經推出便火爆醫美市場。“薇旖美”主打肌膚抗衰修復,精準擊中消費者痛點,迅速成爲愛美人士的心頭好,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到處都是用戶的種草分享。
市場的熱烈追捧,直接反映在錦波生物的業績報表上。2021 - 2024年,公司營收從2.33億元飆升至14.43億元,淨利潤更是從5738.73萬元增長到7.32億元,毛利率常年維持在90%以上,遠超貴州茅臺,堪稱醫美界的“印鈔機”。股價也隨之水漲船高,從發行價一路狂飆,最高漲幅超8倍,穩坐北交所“股王”寶座,創始人楊霞也憑藉百億身家,榮登“山西女首富”之位。
鍾睒睒入局:
大健康版圖再擴張
在外界印象裏,鍾睒睒最爲人熟知的身份是農夫山泉創始人,靠着一瓶瓶礦泉水,打造出市值超4000億的飲料帝國。但實際上,他的商業版圖遠不止於此,養生堂旗下業務橫跨食品飲料、生物醫藥、化妝品等多個領域,萬泰生物便是其在生物製藥領域的得意之作。
此次重金投資錦波生物,是鍾睒睒在大健康產業的又一次重要佈局。從業務協同角度看,養生堂與錦波生物確實存在諸多契合點。一方面,養生堂旗下農夫山泉擁有強大的生產製造與渠道分銷能力,全國超300萬個零售終端,能助力錦波生物突破醫美B端侷限,快速將產品推向消費品市場,開發膠原蛋白飲料、護膚品等新品類;另一方面,萬泰生物在生物醫藥研發領域積累深厚,可與錦波生物在嚴肅醫學領域展開合作,加速重組膠原蛋白在眼科、骨科等醫療場景的應用拓展。
此外,鍾睒睒或許也看中了醫美行業的廣闊前景。隨着消費升級,人們對美的追求愈發強烈,醫美市場持續擴容。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2 - 2030年,中國重組膠原蛋白產品市場規模將從192.4億元增長至2193.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44.93%,潛力巨大。而錦波生物作爲行業龍頭,手握核心技術與爆款產品,無疑是鍾睒睒佈局醫美賽道的優質標的。
醫美“暴利”還能持續多久?
雖然鍾睒睒與錦波生物的聯手看似強強聯合,但背後也暗藏隱憂。從行業競爭看,醫美賽道早已是一片紅海,不僅有華熙生物、愛美客、昊海生科等玻尿酸巨頭跨界佈局重組膠原蛋白,鉅子生物等同行也在該領域深耕多年,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錦波生物雖憑藉先發優勢佔據一定市場份額,但要想持續保持領先,難度不小。
監管政策也是懸在醫美行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近年來,隨着醫美市場亂象頻出,監管層不斷加強對醫美行業的整治力度,從產品審批到廣告宣傳,監管愈發嚴格。一旦政策收緊,對錦波生物這類依賴新產品獲批、營銷推廣的醫美企業,衝擊不容小覷。
錦波生物自身也存在隱憂。業績增速放緩便是一大問題,2023 - 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業績增幅分別爲174.6%、144.27%、66.25%,呈明顯下滑趨勢。與此同時,銷售費用卻大幅增長,2024年銷售費用達2.59億元,同比增長56.73%,其中線上推廣及服務費、宣傳推廣費合計約9198萬元,同比增長近90%,高昂的營銷成本,勢必會壓縮利潤空間。
對於鍾睒睒,這次投資能否像萬泰生物一樣大獲成功,爲其大健康版圖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還需交給時間來驗證。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