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押錯寶,美團優選大撤退

瑞財經
07-04

/瑞財經 曾樹佳

美團優選宣佈大面積關停,引起了一波熱議。

有人覺得可惜,稱“美團優選當年剛上線時,迅速擴張,最後市場攪沒了,給做了嫁衣,現在拼多多再度成爲社區團購一哥。”

也有人從更深的層面分析,認爲這美團此番操作,是一場資源騰挪術。

原因在於,美團優選關停釋放的運力,可以注入閃購業務;員工轉崗快驢與小象,能讓人效提升;退租的倉儲,也都可以改造成閃電倉。

從現實層面上看,社區團購業務連年虧損,早已讓美團有了及時止損的想法。在美團優選大撤退的同時,美團宣佈發力即時零售,但其面臨着更爲激烈的市場競爭。

美團“做減法”

近日,美團優選宣佈戰略轉型升級,將退出部分虧損區域,僅保留優勢區域業務。

它承諾,所有正式員工不裁員,將通過內部業務接收計劃,妥善安排員工到新崗位,確保員工的薪酬福利不受影響。

美團這一舉措,目的在於優化業務佈局,聚焦優勢區域,探索“次日達+自提”模式和社區零售新業態,深耕生鮮食雜供應鏈,在此基礎上,提升業務的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

另一邊,美團還宣佈全面拓展即時零售業務,推動零售新業態提質升級。

細細數來,眼下的美團,已擁有美團閃購、小象超市、美團優選等幾種業務模式,並利用數字技術,建設了生鮮食雜“源頭直採”、冷鏈物流、倉儲配送和即時零售倉等新供應鏈體系。

對於後續零售新業態的發力,美團準備從四個方面入手:

閃購業務繼續積極拓展品類,攜手零售商品牌商夥伴進一步拓展門店和閃電倉。

小象超市繼續擴大覆蓋區域,逐步拓展到所有一二線城市,同時在“源頭直採”基礎上,逐步覆蓋全國 200個優質縣級農產區。

美團優選進一步利用已建設的供應鏈及倉配網絡,集中資源聚焦優勢區域,繼續探索“次日達+自提”模式和社區零售新業態。

此外,美團還準備加大海外拓展步伐。

在Keeta外賣業務海外拓展的基礎上,自6月開始,小象超市海外版Keemart開啓了出海征程,已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兩個區域測試上線,後續將向其他地區擴展。

虧損的新業務

回過頭看,美團優選也只走過了五個年頭。

2020年,社區團購被推上了風口,美團自然也不會錯過機會。當年的7月份,美團在山東濟南等城市首批試點,採用“預售+次日達+自提”的社區團購模式,主打生鮮、食雜和日用品。

這標誌着美團優選的正式上線,那時候,美團CEO王興甚至在內部,稱其爲“一級戰略項目”,將與美團買菜(前置倉模式)形成互補,覆蓋不同消費場景。

爲了匹配社區團購業務模式,美團還進行了變陣。

這一年的10月,美團優選事業部進行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新增設大區負責人職位,分管華東、華西、華南、華北和華中五區。大區負責人將管理各業務線的城市負責人,並向業務線Leader彙報。

另外,美團原買菜事業部負責人,調任美團優選事業部下的戰略合作部,美團原快驢進貨相關業務負責人,調任美團優選事業部負責銷售。

美團優選與多多買菜、橙心優選、興盛優選等平臺競爭,通過低價促銷搶奪用戶和團長資源。隨着集團資源向社區團購傾斜,美團優選迅速擴張,覆蓋全國20多個省份,滲透三四線城市及縣城。

但不久之後,社區團購“九個不得”政策,給行業降了溫。

從2023年開始,美團優選開始戰略收縮,它逐步關停如西北、甘肅等部分區域業務,轉向收縮運營。如今,它的繼續關停,意味着該板塊的業務,已然在美團的發展計劃中逐漸“失寵”。

美團優選歷年來的虧損,或許讓王興對其失去了信心。

在財報裏,美團將美團優選、小象超市、B2B餐飲供應鏈“快驢”等,歸入新業務的範疇。

2021至2024各年,美團新業務的收入分別爲425億元、592億元、698億元、873億元,經營虧損分別爲359億元、284億元、202億元、73億元。今年一季度,其單季度再次虧損了23億元。

而據業內統計,過去四年,優選業務分別虧損263億、221億、189億、83億元,共計虧損超過700億元。由此可見,近四年來,美團新業務呈現出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主要是被優選業務“拖了後腿”。

面對利潤常年處於負值,真金白銀不斷流失的情況,美團“揮刀”砍向美團優選、收縮社區團購業務的舉措,就不難理解了。

即時零售“混戰”

王興在年報裏的《主席報告》中寫到:“即時零售已成爲零售行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即時零售現已穩固成爲一種高確定性的生活方式”。

他表示,美團正在不斷改善了不同品類實時配送的服務。例如,消費者在我們的平臺購買藥品時,可以享受涵蓋居家檢測、在線診斷、醫保支付以及實時配送的一站式服務。

“線上下單,線下30分鐘送達”,是即時零售最主要、最核心的特質。

2024年,美團核心本地商業的收入,爲2502.47億元。其中,配送服務貢獻營收980.65億元,同比增長19.3%;佣金、在線營銷服務、其他服務及銷售的收入,則分別爲922.89億元、488.36億元、110.58億元。

換言之,在覈心本地商業板塊中,配送服務扮演的戲份最大,收入佔比最高,達到了39.19%

去年,美團憑藉核心本地商業,獲得了524.15億元的經營溢利,同比增長35.4%;而今年一季度,該板塊的經營溢利爲134.9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9.1%。

不過,美團在即時零售領域,面臨着較大的競爭,它最大的對手,仍是阿里京東

淘寶閃購依託蜂鳥即配網絡,其履約覆蓋能力可達全國2000個城市,實現30分鐘送達。

6月23日,淘寶公衆號宣佈,在“淘寶閃購”上線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淘寶閃購聯合餓了麼日訂單數已超6000萬,截至目前,零售訂單同比增長179%,訂單準時率維持在96%。

京東則通過私有化達達整合百萬級騎手資源,依託“1店+N倉”模式,其自營秒送服務實現28分鐘送達,閃電倉覆蓋全品類商品。

而美團雖也能憑藉130萬騎手與高頻外賣場景積累的用戶習慣,向家電、生鮮等高利潤品類延伸,但它仍然要維持成本與盈利的平衡,優化閃電倉的庫存週轉率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