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近日,全球鋰業巨頭贛鋒鋰業(002460.SZ)在投資者互動平臺釋放出關鍵信號:當前碳酸鋰價格已滑落至6.3萬元/噸,觸及近年來的週期底部,市場呈現庫存低位、產能加速出清等典型底部特徵。
儘管2024年公司遭遇上市以來首次虧損,淨虧20.74億元,但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卻達18.6億元,成爲頭部企業中唯一保持現金正向流動的範例,彰顯出強大的抗風險能力。面對行業寒冬,贛鋒鋰業正積極通過雙輪驅動策略,試圖在逆境中突出重圍。
01
資源端降本:構築成本優勢壁壘
在資源端,贛鋒鋰業將技術革新與項目投產作爲降本的兩大抓手,成效顯著。以阿根廷Cauchari-Olaroz鹽湖項目爲例,公司創新性地採用吸附+電化學直接提鋰技術,將成本壓縮至3.5萬元/噸LCE,大幅低於行業平均的5萬元/噸。
該項目2024年產量達2.54萬噸,2025年目標進一步提升至3.5萬噸,隨着產量穩步增長,成本優勢愈發凸顯。非洲馬裏Goulamina鋰輝石項目同樣表現亮眼,一期於2024年12月順利投產,通過搭配光伏發電系統優化能源成本,現金成本成功控制在4.5萬元/噸以下。
進入2025年,資源端的利好持續釋放。2月13日晚間,旗下位於阿根廷的Mariana鹽湖一期2萬噸氯化鋰項目正式投產。阿根廷時間2月12日,贛鋒Mariana鹽湖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位於阿根廷薩爾塔省,鋰資源總量約合812萬噸LCE,一期年產能爲2萬噸氯化鋰。
作爲贛鋒在薩爾塔省的首個項目,Mariana在多方支持下,僅用2年9個月便高效完成項目建設。爲保護本地用水,項目選取不適合生物飲用、重金屬超標的水源並循環使用;爲降低碳排放,在項目周邊建設了120MW光伏發電站及搭載贛鋒自研自產電池產品的288MWh儲能項目,實現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及24小時不間斷電力供應。
Mariana項目鹽湖廠區生產現場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隨着Cauchari-Olaroz、Mariana、Goulamina等自有資源項目逐步爬產,公司鋰鹽自給率預計在2025年突破50%,這意味着其成本將顯著低於行業7萬元/噸的盈虧平衡線,爲應對低價競爭築牢了堅實的成本防線。
贛鋒已在阿根廷投資了多個鹽湖項目,其中Cauchari-Olaroz之外的五處鹽湖均位於薩爾塔省。目前,阿根廷贛鋒正籌備對Mariana、PPG、Cauchari-Olaroz項目提出RIGI申請,以進一步深化與阿根廷的合作。RIGI是阿根廷政府2024年出臺的大型投資激勵制度,能夠爲企業提供稅收、外匯、進出口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02
技術創新:搶佔固態電池高地
在技術創新領域,贛鋒鋰業將目光聚焦於固態電池商業化,全力構建全鏈路技術佈局。公司同步推進硅基與鋰金屬負極雙路線,技術成果斐然:400Wh/kg電池循環壽命突破800次並完成工程驗證,500Wh/kg級10Ah產品實現小批量量產,進度領先行業6-12個月。
在應用拓展方面,公司積極佈局新興市場。針對低空經濟領域,適配eVTOL飛行場景的固態電池已進入適航認證流程;在消費電子領域,高安全耐低溫電池已向國際手機廠商批量送樣。2025年4月,贛鋒鋰業發佈固態電池研發進展公告,並與杭州市拱墅區政府、杭州市能源集團簽約,投資建設高比能固態電池研發及產業化基地,加速技術成果轉化。
今年4月10日,贛鋒鋰業專門發佈《關於公司固態電池項目研發進展的公告》,旨在爲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消費電子等領域提供高安全、高比能的下一代電池解決方案。
4月26日,贛鋒鋰業與杭州市拱墅區政府、杭州市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在杭州拱墅區投資建設高比能固態電池研發及產業化基地,圍繞交通領域電動化、新能源產業拓展、能源供應鏈拓寬、動力電池綜合循環利用等領域開展合作。
來源:拱墅發佈
03
產業鏈延伸:資本與產能協同驅動
贛鋒鋰業通過產能擴張與資本運作,積極完善產業鏈佈局。2025年上半年,公司宣佈鋰電項目投資超260億元,涵蓋呼和浩特20GWh、襄陽5GWh及敕勒川10GWh鋰電池項目,規劃總產能近70GWh,大規模的產能擴張將進一步鞏固其在行業內的地位。
其中,贛鋒鋰電與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簽署《20GWh電池生產項目框架協議》,規劃建設年產10GWh電池生產線及配套附屬設施,二期將產能擴展到20GWh。項目建設內容包括鋰電池生產車間、pack車間、系統集成車間、鋰電池分析檢測中心、鋰電池模組及安全測試中心、鋰電池研發中心及其他配套附屬工業設施。
7月1日,子公司贛鋒鋰電聯合成立廣州清鋒能源有限公司,專注於新能源設備與電池製造,進一步延伸產業鏈。
在產業鏈合作上,公司動作頻繁。6月11日,青島贛鋒雲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揭牌,該公司由贛鋒鋰業旗下江西贛鋒循環科技有限公司與青島雲衢動力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標誌着青島城運控股集團、贛鋒鋰業與青島遠鵬新能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國企+民企”合作邁入實質性階段,未來三方將整合資源,打造“回收-檢測-梯次利用-再生利用”四位一體的產業化平臺,推動青島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
同月,成立上海贛鋒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億元,經營範圍包括資源再生利用技術研發、再生資源銷售等,進一步在資源再生領域落子佈局。此外,公司授權董事會回購不超過10%的A/H股股份,向市場釋放出底部佈局的積極信號。
來源:張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