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一度超越百度!騰訊音樂憑什麼逆襲

新浪港股
07-03

  近期,騰訊音樂市值超越百度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6月12日,騰訊音樂宣佈全資收購喜馬拉雅後,其港股(01698.HK)盤中市值一度超越百度(09888.HK)。儘管當日收盤百度以2359.6億港元微弱領先騰訊音樂的2328億港元,但差距已縮至30億港元。

  無獨有偶,截至美東時間6月30日收盤,騰訊音樂股價報19.49美元,總市值達301.88億美元;同日,百度美股收盤市值爲294億美元,騰訊音樂以7.88億美元的優勢領先,垂直音樂平臺首次在市值維度超越傳統搜索巨頭。

  自香港二次上市以來,百度港股市值較首日暴跌超60%(從超7000億港元降至2359.6億港元),而騰訊音樂同期暴漲280%(從600億港元至2328億港元)。估值邏輯差異顯著——百度市盈率僅8倍,反映市場對其轉型不確定性的謹慎;騰訊音樂市盈率達32倍,凸顯資本對垂直領域盈利確定性的溢價。

  市值變化背後:不同戰略下的市場信心分化

  騰訊音樂與百度的市值差距,本質上反映了資本市場對不同投資邏輯的偏好轉變。垂直領域龍頭通過深度運營與付費生態構建,正在逆襲“大而全”的平臺型巨頭。搜索等傳統入口價值被短視頻、AI工具持續分流,而音樂/音頻賽道因版權壁壘和成熟的付費習慣獲得更高溢價。

  騰訊音樂通過整合QQ音樂、酷狗、酷我,並完成對喜馬拉雅的全資收購,構建了覆蓋音樂與長音頻的版權護城河。2025年第一季度,其在線音樂收入同比增長15.9%至58億元,付費用戶達1.229億,ARPPU(每用戶平均收入)提升至11.4元,驗證了高端訂閱服務的變現能力。公司與環球、索尼、華納等唱片巨頭達成深度合作,並戰略投資韓國SM娛樂,鞏固全球產業鏈地位。高盛指出,這些動作“與音樂全產業鏈擴張的長期戰略一致”,且強勁現金流支撐了併購可持續性。

  百度則深陷技術轉型陣痛。儘管持續加碼AI與自動駕駛——旗下蘿蔔快跑累計訂單突破1.4億單——但核心業務持續失血。2025年Q1在線營銷收入同比下滑6%至160億元,拖累總營收增速(3%)。智能雲業務雖增長42%,但新業務貢獻有限。交銀國際分析指出,搜索業務用戶體驗下滑導致流量流失,削弱了其基本盤韌性。2024年全年營收同比下滑1.1%至1331億元,反映增長動能疲軟。

  資本動向:機構調倉背後的邏輯

  資本市場用真金白銀投票。摩根士丹利將騰訊音樂目標價上調至16.50美元,認可其構建的“版權-付費-分紅”商業飛輪;招銀國際同步上調港股目標價至80港元,強調“收購喜馬拉雅帶來每月1.2億長音頻用戶的協同價值”。

  反觀百度,儘管持有現金佔市值50%且經營利潤三年翻倍,市場仍給予其8倍市盈率,顯著低於同行阿里巴巴14.88倍的水平。CFRA分析師Angelo Zino指出:“投資者對持續高研發投入卻未能改變增長曲線的公司正在失去耐心。”

  未來挑戰

  騰訊音樂需應對用戶增長見頂(月活連續多季下滑)及抖音“汽水音樂”的年輕用戶爭奪。中金在研報中警示,社交娛樂收入下滑(2024Q4同比降13%)需通過AI賦能與新場景開發彌補。

  百度的翻身仗繫於下半年文心大模型5.0發佈與AI搜索改造。CEO李彥宏稱2025年爲“AI智能體爆發元年”,但需以技術落地兌現市場耐心。招銀國際指出,若其能通過AI優化搜索體驗並提升廣告轉化率,低估值或迎來修復窗口。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郝欣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