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7月2日,港股創新藥企雲頂新耀(1952.HK)宣佈,其擁有全球權益的新一代共價可逆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EVER001(XNW1011),在治療原發性膜性腎病(pMN)的1b/2a期臨牀試驗中獲得積極的最新階段性數據。數據顯示,EVER001在延長的隨訪期中持續展現出優異的療效和安全性。
在這些出色的臨牀數據推動下,EVER001的研發進程有望加速。基於目前積極的臨牀數據,專家建議直接與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溝通,啓動三期臨牀研究,並同步與中國國家藥監局(CDE)展開相關溝通。
臨牀試驗數據亮點頻現,有效性安全性兼具
據介紹,此次在中國開展的EVER001治療原發性膜性腎病的1b/2a期臨牀試驗爲開放標籤研究,旨在評估EVER001在蛋白尿特徵腎小球疾病中國患者中的安全性、療效、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研究共有31名經腎臟活檢證實的抗-PLA2R自身抗體陽性的原發性膜性腎病患者分別入組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接受EVER001共36周的治療。
本次公佈的臨牀試驗數據截至2025年3月21日,覆蓋了更多患者的更長期隨訪結果。其中低劑量組11位患者隨訪至52周,高劑量組分別有16位和12位患者完成了24周和36周治療,並有7位患者隨訪至52周。
數據顯示,在免疫學指標方面,相對於基線,兩個隊列中抗-PLA2R自身抗體水平早期即出現明顯下降。12周時,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的LS幾何平均值分別下降62.2%和87.3%;24周時,兩組降幅均增至93%以上,其中76.9%的低劑量組患者和88.2%的高劑量組患者達到免疫學完全緩解。
臨牀緩解指標同樣表現優秀。24小時蛋白尿LS幾何平均值在24周時,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分別下降57.0%和67.6%;36周時降幅分別增至76.7%和80.6%,並維持到第52周。24周時,38.5%的低劑量組患者和70.6%的高劑量組患者達到臨牀緩解。而在36周時,這一比例升至69.2%和91.7%。治療期間,兩個劑量組的患者平均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達到了正常範圍,同時腎功能保持穩定。
總體而言,EVER001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與此前觀察結果一致。絕大部分報告的不良事件均爲1級或2級,未觀察到在其他共價非可逆BTK抑制劑上常見的有臨牀意義的不良事件,如出血、心律失常、嚴重感染、嚴重肝功能損傷等。這些數據進一步顯示,EVER001在原發性膜性腎病的患者中有效且耐受性良好,支持EVER001具有治療以蛋白尿爲特徵的自身免疫性腎小球疾病的潛力。
在6月30日雲頂新耀舉辦的EVER001最新臨牀數據解讀會上,斯坦福大學醫學教授、斯坦福腎小球疾病中心創始人兼主任、美國腎臟病學會腎小球疾病委員會成員Richard Lafayette教授對EVER001的臨牀價值給予高度肯定。
他指出,現有自身免疫性腎病治療藥物在安全性和療效上均存在不足,而BTK抑制機制有望取代傳統療法,EVER001作爲新一代BTK抑制劑在分子設計上的靶向性和耐受性更優,且有口服便利性優勢。“到目前爲止,EVER001還沒有出現更嚴重的不良事件或感染的趨勢。高劑量組針對特異性抗體的抑制性更好,也能快速治療PLA2R抗體介導的膜性腎病,幾乎達到完全應答。這讓人覺得這款藥物相較於目前治療方案,非常令人激動。”他說道。
對於這一積極的臨牀試驗結果,雲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表示,“EVER001的1b/2a期研究最新數據結果,依然展現出令人鼓舞的免疫學緩解和臨牀緩解,以及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作爲新一代BTK抑制劑,EVER001具有共價可逆的優勢、較好的選擇性、較強的靶點結合能力、以及較少的脫靶毒性等,對包括原發性膜性腎病在內的多種自身免疫性腎病治療的巨大潛力。我們將繼續加速推進EVER001的全球臨牀開發,以期更快地滿足患者迫切的臨牀需求。”
聚焦全球未滿足需求,臨牀開發有望加速
原發性膜性腎病爲成人腎病綜合徵常見的病理類型,在我國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是發病率僅次於IgA腎病的原發性腎小球腎炎。目前全球沒有獲批此適應症的藥物,現有的治療藥物(如環磷酰胺、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CD20單抗)均爲超適應症使用。超過1/3的原發性膜性腎病患者最終將進展爲終末期腎病,全球亟需研發能提高治療緩解率、降低高複發率、減少慢性腎毒性風險的治療藥物。
Richard Lafayette教授指出,目前臨牀常用的超適應症治療藥物存在明顯侷限。比如激素和環磷酰胺可能增加長期癌症風險及短期嚴重感染風險;鈣調磷酸酶抑制劑雖應答率較高,但需要長期維持,撤藥後不到一年復發風險高,且可能引發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併發症及腎損傷;抗CD20治療雖然在最佳試驗中對60%的患者有效,但會導致6-9個月內B細胞清除效果無法逆轉,患者長期面臨免疫受損及感染風險,需密切監測。
“我們需要的不僅是二線藥物,用於治療目前無應答或復發患者,我們也需要一線易用的口服藥物,患者有任何擔心時可以停藥。”Richard Lafayette教授說。
據瞭解,作爲新一代BTK抑制劑,EVER001的核心優勢在於其可逆機制和口服便利性,患者可隨時停藥以恢復免疫力,避免了其他BTK抑制劑的脫靶副作用,且起效快、緩解深、持久性強,能有效填補當前治療空白。
除原發性膜性腎病之外,EVER001在其他自身免疫性腎病方面也具有潛力,包括IgA腎病、微小病變性腎病、局竈節段性腎小球硬化和狼瘡性腎炎等,潛在患者羣體超過1000萬,預示着EVER001有望成爲又一款重磅腎科藥物。
Richard Lafayette教授補充道,“在免疫性腎病領域,存在大量未滿足的臨牀需求。現有療法在安全性和療效方面都存在不足。對於幾乎所有的自身免疫性腎病,我們目前用利妥昔單抗、環磷酰胺甚至黴酚酸酯治療,未來BTK抑制劑有可能取代它們。這意味着美國可能有數十萬患者,全球可能有數百萬患者將受益。”
作爲一款潛在的同類最佳產品,EVER001的後續全球開發進展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基於目前積極的臨牀數據,專家建議直接與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溝通,啓動三期臨牀研究,並同步與中國國家藥監局展開相關溝通。”Richard Lafayette教授也認爲,以兩年完全緩解率和安全性爲核心的三期研究設計合理,EVER001的潛力值得推進驗證。這一建議無疑爲EVER001的快速推進提供了明確方向,也讓人們對該藥物的早日問世充滿期待。
此外,巨大未滿足的臨牀需求有望催化EVER001出海授權,鑑於EVER001優異的臨牀數據,券商普遍預計其出海潛力巨大。“目前,我們正與多方進行溝通,如果EVER001的概念能夠得到驗證,並且能夠轉入關鍵性研究,相信會有很多公司,特別是腎臟疾病和免疫疾病領域的公司加入進來。”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