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ana Vinn/Krystal Hu
7月1日 - 消息人士告訴路透,與 Scale AI 競爭的數據標籤公司 Surge AI 已聘請顧問,準備在該公司歷史上的首次融資中籌集多達 10 億美元的資金。
消息人士稱,該公司由前谷歌和Meta工程師埃德溫-陳(Edwin Chen)創立,目標估值超過150億美元,但他提醒說,談判仍處於早期階段,最終數字可能會更高。這筆資金將由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組成,爲員工提供流動資金。
Surge AI 在陳一舟的引導下實現了盈利,去年營收超過 10 億美元,超過了其更知名的競爭對手 Scale AI,後者同期營收爲 8.7 億美元。
相比之下,Scale AI 在去年的一輪融資中估值爲 140 億美元,而最近的估值則接近 290 億美元,當時 Meta 投資獲得了該公司 49% 的股份,並挖來其首席執行官 Alexandr Wang 擔任首席人工智能官,領導其新的超級智能實驗室 (link)。
Surge AI 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與其他 Scale AI 競爭對手一樣,Surge AI 也從 Meta 投資後 Scale AI 的客戶流失中獲益。這其中包括 OpenAI 和 Scale 最大的客戶 (link) Google,他們擔心與 Scale 合作可能會將自己的研究重點暴露給 Meta,因此正計劃退出該平臺。Scale 表示其業務依然強勁,並致力於保護客戶數據。
Surge AI 的悄然崛起使其成爲擁擠的數據標註行業中最大的參與者之一,打破了典型的硅谷模式,即籌集大量風險資金來促進增長。這家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公司成立於 2020 年,以其優質、高端的數據標註服務而聞名,包括谷歌、OpenAI 和 Anthropic 在內的頂級人工智能實驗室都在使用它。
隨着來自人類反饋的強化學習(RLHF) 在高級人工智能系統的訓練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對精心標註、細緻入微的數據集的需求也隨之增長。Surge AI 公司利用這一趨勢,吸引高技能承包商網絡,而不是大量低工資勞動力。
對Surge的大規模融資將是對投資者對數據標註行業興趣的一次考驗。一些投資者認爲,數據標註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持續需要,並預測領先的人工智能實驗室會持續提出需求。另一些投資者則擔心,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人工標註需求的減少,該行業的低利潤率和對人力的依賴可能會使其容易受到自動化的衝擊。
(爲便利非英文母語者,路透將其報導自動化翻譯爲數種其他語言。由於自動化翻譯可能有誤,或未能包含所需語境,路透不保證自動化翻譯文本的準確性,僅是爲了便利讀者而提供自動化翻譯。對於因爲使用自動化翻譯功能而造成的任何損害或損失,路透不承擔任何責任。)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