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
國內首座天然氣
全鏈條多工況深冷處理廠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
鹽亭天然氣處理廠全面投產
這是目前
國內技術路線最長
工藝最複雜
功能最齊全
產品種類最多的
天然氣處理廠
標誌着我國在非常規天然氣
綜合利用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西南油氣田公司承擔着西南地區緻密氣高效開發與清潔能源保供的重任。西南油氣田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何驍介紹,近年來,公司在緻密氣開發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通過勘探開發一體化模式實現快速上產。經評估分析,發現天府氣田中乙烷含量豐富,多種天然氣伴生氣含量遠超國內常規氣田,具備極高的工業提取價值。
爲釋放資源潛力,2023年10月,西南油氣田公司圍繞天府氣田高附加值組分開發,正式成立鹽亭天然氣處理廠建設工作專班,裝置於當年12月破土動工,2025年1月完成中交,轉入調試階段。經過近半年的系統聯調與工藝優化,實現全流程滿負荷達產,各項運行參數均達到設計指標。
據西南油氣田公司總經理雍銳介紹,鹽亭天然氣處理廠年處理量可達20億立方米,有別於常規僅進行脫水、脫硫的天然氣處理裝置。該廠利用超低溫深冷技術,通過逐級降溫,使來自天府氣區的緻密氣中不同組分在各自的冷凝點下液化分離,實現商品天然氣、乙烷、LPG、穩定輕烴、LNG等7種產品的規模產出。由於不同天然氣組分露點溫度不同,這一工藝在實際運用中面臨精準溫控難度大、能效平衡需求高、設備可靠性要求嚴等多重挑戰。
爲破解難題,西南油氣田公司在技術上錨定多梯級溫度變化中維持精確控制和工況穩定的關鍵,聯合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天然氣深冷多聯產工藝包,並首次成功應用於鹽亭天然氣處理廠。針對不同單元結構特性和生產要素,構建起無擾切換、順控優化、四步乾燥、分段預冷等7項創新生產措施,破解了傳統天然氣伴生氣精製工藝適應性差、電耗高、液氮消耗高、冷量利用效率低等難題,將天然氣資源綜合回收率提升至95%。
建設期創新實施“數據監理”機制,在國內首次實現大型能源設施100%數字化交付,並以此爲基礎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級數字孿生平臺,構建起“一平臺、一數據、多業務”的智能工廠架構,爲建成“全面感知、自動操控、智能預測、持續優化”的智能工廠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
受制於地質和氣源條件,儘管我國天然氣探明儲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因高附加值資源佔比較低,長期以來,天然氣附加產品對外依存度較高的格局並未發生根本改變。以乙烷爲例,作爲乙烯裂解的關鍵原料,我國乙烷供應嚴重依賴進口,2024年進口需求量高達553萬噸,主要來源於美國和中東地區。
鹽亭天然氣處理廠建成投產的成功實踐,填補了國內天然氣全鏈條多工況深冷處理的技術空白,在長期依賴進口的天然氣高附加值產業領域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爲我國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開發及綜合利用樹立了技術標杆,爲構建自主可控的天然氣深冷工藝體系邁出了關鍵一步。
文字 | 鄭斌 郭霄雄 幹卓凡 羅婉月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