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海外搶人!

市場資訊
07-0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中國基金報記者 泰勒

  大家好,關注一下DeepSeek的新消息。

  DeepSeek在海外招聘

  7月3日消息,DeepSeek最近在LinkedIn上大舉招聘。市場人士分析,DeepSeek可能希望從海外吸引人才。

  這家總部位於杭州的公司在過去一週裏,在微軟旗下的求職和社交平臺LinkedIn上發佈了10個職位,這是該公司幾個月來首次在該平臺發佈招聘信息。

  這些崗位都用中文發佈,包括職位描述。其中,有三個職位專注於人工通用智能(AGI),工作地點在北京和杭州。

  值得注意的是,LinkedIn早在2021年就關閉了其在中國的本地化版本,這意味着很多能看到這些招聘信息的潛在候選人都在中國以外。

  與此同時,DeepSeek在美國的競爭對手,如OpenAI和Meta,也在爭相搶奪頂尖AI人才,力圖在這一可能改變世界的技術領域佔據領先地位。有些公司甚至通過裁減其他團隊以騰出預算,用於數據中心和AI項目,或爲頂尖工程師開出鉅額薪資,有時還直接從競爭對手那裏挖人。

  Meta瘋狂挖角AI人才

  據悉,近期馬克·扎克伯格在爲其新成立的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招兵買馬,向頂尖研究人纔開出了高達3億美元(約合21.8億元人民幣)的四年期薪酬方案,其中首年總薪酬超過1億美元(約合7.27億元人民幣)。

  知情人士透露,Meta已向OpenAI員工發出至少十份令人咋舌的天價邀約。

  據報道,扎克伯格已成功從OpenAI挖走至少七名員工,此舉促使OpenAI首席研究官Mark Chen上週末緊急致信員工。在上週六發給公司員工的一封強硬內部信中,Mark Chen誓言要在爭奪頂尖AI研究人才的“戰役”中正面迎戰Meta。

  Mark Chen寫道:“我現在心裏就像是有人闖進了我們的家,把東西偷走了一樣。請相信我們並沒有坐以待斃。”

  他承諾,自己正在和OpenAI CEO Sam Altman以及公司其他高管“連軸轉”,與那些拿到外部offer的人談話。他說:“我們比以往都更主動,也在重新評估薪酬,還在想各種有創意的方式來認可和獎勵頂尖人才。”

  不過,儘管OpenAI的領導層看起來急着挽留員工,Mark Chen也表示自己“在公平方面有很高的個人標準”,希望在公平的前提下留住核心團隊,“我會拼盡全力留下你們每一個人,但不會以犧牲對其他人的公平爲代價”。

  這件事發生之際,硅谷對頂級AI研究員的搶奪正在變得異常激烈。扎克伯格尤其激進,Altman在一次和他弟弟Jack Altman的播客裏透露,Meta給OpenAI一些員工開出了高達1億美元的簽約獎勵和第一年的總薪酬。有直接接觸這些offer的OpenAI內部人士證實了這個數字,儘管Meta內部有多人對這一數字表示有爭議。

  Mark Chen寫道:“過去一個月,Meta在瘋狂擴張他們新的AI團隊,一次又一次(但大多不成功)試圖用以薪酬爲主的方案挖走我們最強的人才。”

  Meta最近在大幅加碼AI研究人員的招募,尤其是盯着OpenAI和Google的人。而Anthropic雖然也是主要競爭對手,但被認爲和Meta的文化不太契合。消息人士說:“他們(Meta)並沒有全面加大招募力度,但對頂尖人才來說,出多少錢都行。”

  Mark Chen的這封信,還附上了公司其他七位研究負責人寫給員工的信息,顯然是在鼓勵大家不要離開。研究團隊裏的一位領導寫道,如果有人收到了Meta的offer,可以來跟他聊:“如果他們給你壓力,或者拋出那些荒唐的‘爆炸式’offer(那種限時很短的決策),就直接告訴他們別這樣,這可能是你職業生涯最重要的決定之一,不應該被這樣催促。我很樂意和你一起分析,他們給的offer我都很清楚。”

  與此同時,OpenAI的很多員工還在承受超高強度的工作量,很多人一週工作80個小時。據多位知情人士說,公司下週準備大範圍“停工”讓員工休息,但高管們還是會照常工作。

  Mark Chen在信裏還提到,公司有領導擔心Meta會趁他們下週休息時“猛攻”,施壓OpenAI員工趕快做決定。他寫道:“如果你感到被逼壓力,不要害怕,隨時找我和Mark(另一位高管)聊,我們會支持你的!”

  不過,Mark Chen也說OpenAI現在有點“過於被短期產品發佈節奏和跟競爭對手的比較牽着走”。一位前OpenAI員工透露,Altman以前就很希望公司能每幾個月就有一個轟動的新品發佈。現在情況似乎正在改變,重點更多轉向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

  Mark Chen寫道:“我們要專注在真正的終極目標——用更多超級計算資源去推高智能水平,這纔是我們的主線任務,跟Meta的小打小鬧其實只是支線任務。”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何俊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