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之家注意到,安聯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聯保險資管”)近日迎來管理層變動,公司總經理曹蕾女士因個人及家庭原因,於近期向公司提交辭呈,正式辭去總經理職務,公告顯示,其辭職決定與公司管理層及董事會不存在任何爭議。
爲確保公司運營平穩過渡,安聯保險資管股東安聯(中國)保險控股已提名張光擔任公司總經理,其任職資格需待監管批准後正式生效。在監管覈准之前,公司董事會提議由董事長甄慶哲擔任公司總經理臨時負責人,自2025年7月1日起生效。
來源:公司公告
張光職業軌跡與董事長甄慶哲高度趨同
履歷顯示,張光,1975年出生,碩士研究生學歷,擁有22年資深金融行業從業經驗。現任安聯保險資管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曾任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投資部負責人兼中德安聯人壽投資部負責人,中意資管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中意人壽投資部副總經理、投資經理等職務。職業生涯多在外資背景保險機構,且投資履歷頗爲豐富。
此次任職公告顯示,張光自加入公司以來,全面負責資本板塊業務的經營與發展,成功搭建了涵蓋貨幣市場、純債、固收+、均衡配置、主動權益及量化權益等多策略的完整產品體系,組建專業投資團隊,通過精準策略研判實現優異投資業績,推動公司資產管理規模和客戶數量顯著增長,投資回報率位居行業前列並獲得多項權威獎項,展現出突出的戰略規劃能力、經營決策水平和團隊建設經驗,展現出卓越的戰略領導力,具備擔任公司總經理所需的專業素質和管理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9月,張光(時任安聯人壽投資部負責人)對安聯人壽未對委託投資賬戶合規情況進行跟蹤監測和分析行爲負直接責任,被處以警告並罰款7萬元。不過,此次處罰發生在張光任職安聯保險資管之前,違規性質屬於合規管理疏漏,並非重大投資失誤,且針對公司的處罰力度相對較輕,或對張光此次任職資格審覈影響有限。
在張光正式履新前,安聯保險資管總經理職責由董事長甄慶哲暫行代管。甄慶哲現年54歲,是安聯保險資管創始團隊的核心人物,自公司籌備階段便主導戰略規劃及整體運營。曾任職於安聯(中國)保險控股、中意資管及中意人壽等機構,歷任總經理、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及風險管理中心總經理等重要職位,兼具投資、風控及綜合管理經驗。
觀察張光與現任董事長甄慶哲的職業軌跡,其中重疊之處頗引人注目。兩人均具有中意系金融機構任職背景,更在安聯中國區業務的關鍵成長期密切協同,特別是在2021年安聯保險資管組建伊始,即構成了核心管理層的支柱。值得注意的是,此番離任的曹蕾亦曾在中意人壽擔任重要管理職務,三人職業網絡存在深層交叉。張光接任總經理後,其與甄慶哲的長期共事經歷與管理協同經驗,有望發揮協同效應,推動公司發展。
安聯中國保險版圖:壽險、財險表現分化,保險資管業績突破
安聯保險資管由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控股,而安聯控股的唯一股東——德國安聯保險集團(Allianz SE)作爲實際控制人,是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
目前,安聯集團在中國構建了完整的保險版圖,旗下壽險板塊安聯人壽於2022年完成"合資轉外資獨資"轉型,摘得中國首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頭銜;而財產險領域的京東安聯則在2018年反向引入京東戰略投資,由獨資轉爲合資,依託電商生態實現業務放量。
近年來,其壽險、財險業績表現明顯分化:安聯人壽雖已突破外資獨資門檻,卻陷入增長困局,但其憑藉成熟的業務結構和成本管控,仍保持着可觀的利潤貢獻;反觀京東安聯財險,依託京東生態的渠道優勢實現保費規模快速擴張,2023年保費收入64億元(同比增長12.4%),但受制於高賠付率的退貨運費險等業務佔比過高,其盈利能力始終未能與規模同步提升,反映出其在成本控制、業務結構優化等方面可能仍面臨一些挑戰。
數據來源:歷年年報
數據來源:歷年年報
而在保險資管這一高度專業化領域,安聯保險資管用四年時間完成了從市場新兵到成長標杆的跨越。2024年業績報告顯示,其營收規模突破2.67億元,同比增速高達121%,更值得關注的是成功實現盈虧平衡點的跨越,錄得1600萬元淨利潤。這一增長動能延續至2025年:首季營收6700萬元(同比增長37.7%),淨利潤400萬元。
數據來源:歷年年報
作爲首家外資獨資保險資管機構,其業績爆發既受益於中國資管市場的擴容紅利,更凸顯了安聯集團在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方面的全球經驗本土化能力。不過,在規模快速擴張的同時,如何維持穩定的收益率曲線,將成爲考驗其長期競爭力的關鍵指標。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