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訊】在深圳的一家醫院裏,43歲的葉敏(化名)因休克情況危急。被送進ICU後,醫護團隊時刻緊盯着監護儀上各項數據,光要找出休克的原因,之前至少需要兩三個小時。騰訊與邁瑞醫療聯合研發的重症大模型——啓元,迅速梳理葉敏的各項醫療數據,數秒間就給出了病情分析和治療建議,爲醫護人員提供了關鍵的決策支持。
這是6月30日發佈的2024年度《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的AI應用案例之一。報告用衆多場景,系統展示了在AI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騰訊以AI賦能社會價值的實踐答卷。除啓元大模型外,騰訊聯合深圳等地打造“5分鐘社會救援圈”作爲優秀的AI落地實踐也登上報告。
在報告致辭中,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表示,AI向善,對於騰訊不是一種外在要求,而是內化爲騰訊的自我驅動。馬化騰認爲,AI的發展將進入“技術創新—技術擴散—技術再創新”的上升螺旋,易用的產品是技術擴散的關鍵載體,而AI最終將通過創造社會價值,獲得用戶認可與應用擴散。
《報告》指出,2024年騰訊研發開支約爲706.86億元,伴隨投入加碼,騰訊AI戰略加速落地,憑藉“自研+開源”雙引擎驅動,推進AI技術攻堅,爲將AI用於社會價值創新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底座。
騰訊將AI技術應用於其他社會領域的探索,目前也已經有了初步成果。在公益領域,騰訊正在推動讓AI爲普通用戶提供項目的總結與洞察,推動項目的AI審覈,用AI幫助公益機構改進項目描述與項目進展反饋,並計劃爲公益機構提供AI的知識庫服務;在文化傳承方面,騰訊用AI探索甲骨文破譯、文物煥新;在生物多樣性方面,騰訊用AI打造了“物種之眼”,一期能識別286種本土獸類和鳥類物種,以更好地輔助生物多樣性保護。
《報告》中披露,騰訊正在聯動多方力量,在多個領域共創 “善意”生態。騰訊公益平臺發展至今,已經凝聚了超過15億人次向善行動,2萬多家公益機構和2萬多家企業參與其中,這是騰訊發揮連接能力營造社會向善生態,“小愛匯大愛”的生動體現。
如在社會應急領域,騰訊聯合深圳、東莞等地打造“5分鐘社會救援圈”,通過與萬科、順豐、高濟健康等企業合作,整合AED設備、急救志願者與醫院資源,形成“呼救—響應—救治”閉環,項目從2023年初啓動至2025年5月底,共救助有時間窗口突發疾病患者32000餘人。現在,這一模式已從深圳推廣至北京、東莞等10多個城市落地。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