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萬碼奔騰”到自動輸出“一物一碼”,從海量市場中“盲選”到精準採購決策,人工智能已成爲驅動商務領域發展的重要引擎。日前,憑藉領先的工業智能體矩陣,中國領先的數字化工業用品服務平臺震坤行入選今年上海市商務領域“人工智能+”優秀應用案例。
記者瞭解到,震坤行MRO全鏈路數字服務平臺構建了垂類AI大模型,成功打造AI物料管家、AI行家助手、AI推品大腦、AI智能工作臺、AI搜索、AI產品力大腦等10多個智能體,爲客戶構建起從採購、製造到交付的全鏈路數智服務平臺,讓工業採購效率大大提升。
AI場景化創新已成爲企業經營效率和業務增長新引擎。據介紹,今年3月,震坤行聯合中信控股,在企業級AI採購領域展開深度共建,雙方聚焦物料標準化率低、選型效率差等核心痛點,通過AI物料管家和AI行家助手等工具,系統性實時解析客戶自然語言需求,自動生成標準化物料清單並匹配供應商報價,助力中信將物料類目標準化率提升至95%以上,大幅縮短客戶確認週期,採購管理效率提升超30%。
長期以來,工業企業在採購環節面臨着物料管理混亂、選型決策困難、內外協同效率低下等三大核心挑戰,嚴重製約其運營效率與成本優化。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採購與供應鏈專家金勇博士表示:“隨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飛速進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已成爲時代大趨勢。特別是工信部於近期明確提出:以工業智能體爲抓手深化人工智能工業應用。”
此背景下,震坤行作爲深耕工業用品供應鏈與數智化服務的領先企業,積極擁抱政策導向,將“工業智能體”作爲關鍵創新錨點,通過深度融合AI大模型技術與工業用品供應鏈核心場景,構建了一套覆蓋採購全鏈路、契合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智能體解決方案,爲行業降本增效。
過去需要多人耗費數日甚至數週的物料梳理工作,如今由AI數小時內即可完成,物料管理成本驟降,人工錯誤率幾近歸零,徹底終結了“萬碼奔騰”的混亂局面,爲高效的採購決策和供應鏈協同打下堅實可靠的數據基礎。這就是震坤行“AI物料管家”的功能。據介紹,它能通過智能解析客戶和供應商提供的紛繁複雜、格式各異的數據資料,如紙質單據、系統非結構化數據,利用AI技術實現毫秒級的數據結構化、標準化處理,輸出統一的“一物一碼”目錄參數。
另一方面,智能體“AI推品大腦”深度理解客戶的採購場景和真實需求,在海量商品中進行智能匹配和精準推薦。數據顯示,截至目前,AI推品大腦已累計爲200多家客戶智能匹配並推送超1000萬個精準SKU,直接驅動了超過8000萬元的生意增長,顯著提升了採購決策的效率和準確度,讓客戶選型“更快、更準、更優”。
AI行家助手與智能工作臺則以打破協同效率壁壘,進一步優化客戶服務體驗。7x24小時在線的智能客服“AI行家助手”基於生成式AI和專業工業知識庫,通過自然對話即時響應客戶、供應商及內部員工在產品諮詢、訂單追蹤、單據辦理等數十個場景的問題,已高效服務超2萬家客戶和3500家供應商,內部員工覆蓋率達100%,極大釋放人力,提升響應速度和滿意度。
後者則讓公司員工實現了“一句話辦事”。相關負責人舉例道,輸入“請基於這張採購單幫我在系統下單”“把這批貨調到深圳倉”等指令,AI智能工作臺即可秒級完成下單、上架、開票、調倉等近百項複雜操作。基於該平臺的賦能,25年第一季度震坤行客服人均訂單處理量環比飆升60.4%,顯著降低了操作複雜度、人爲錯誤率,實現了業務流程的自動化、智能化。
而智能體解決方案的強大效能,根植於震坤行深厚的數據底蘊——震坤行數據字典。據介紹,它沉澱了1700萬SKU的巨量商品數據、10億級工業用品參數以及30年的行業供應鏈數據和知識圖譜
“從客戶實際痛點出發、以提升產業鏈效率與效益爲目標,震坤行不斷升級優化工業用品垂直領域的AI智能體矩陣,讓每一個智能體都成爲連接工業需求與供給的數字橋樑。”震坤行董事長兼CEO陳龍表示,在幫助客戶顯著降本、增效、提能的同時,通過智能技術的深度賦能,讓“人工智能+製造”的價值真正滲透到工業採購乃至製造鏈條的每一個環節。
(文章來源:上觀新聞)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