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7月2日電 在2日舉行的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數字技術投資與跨境協同創新專題論壇上,業內首個AI善治聯合體“人本智能發展與治理倡議”(以下簡稱“人本智能倡議”)迎來成員單位擴容。新成員包括百度、MiniMax、浪潮信息、慧與科技、北電數智、網易有道、西門子(中國)等科技企業,涵蓋大模型、具身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及智慧養老、AI醫療等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的關鍵領域。
據介紹,“人本智能倡議”由財新智庫、ESG30、聯合國工發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中國·北京)、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聯想集團、騰訊研究院於去年11月聯合發起。隨着新成員加入,截至目前倡議已凝聚近50家企業和機構,覆蓋技術研發、應用落地與倫理治理等全鏈條。
聯想集團副總裁、全球電腦與智能設備首席質量官王會文表示,爲了讓人工智能真正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需大力發展混合式人工智能,培育智能體等應用生態,同時秉持人本智能科技發展觀。在此基礎上,人工智能的普及普惠必須要鼓勵科技企業“走出去”,通過在更大範圍進行資源配置、場景化應用開發,打造協同創新網絡,提升我國數字經濟全球競爭力。
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認爲,在人工智能發展過程中,生產力得到極大提升,而對生產關係的影響特別體現在倫理、規範、標準等方面。我們在發展自身的同時,要加強國際政策的協調,建立邏輯規範,確保人工智能服務於人類,服務於生產力的提高。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與治理研究院院長曾毅說,人工智能發展與治理的關係並非互爲掣肘,也不是相互平衡。治理實際解決的問題是技術的發展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是引領其正確航向的方向盤。當前,中國的人工智能能力建設不僅在於基礎設施、研究與創新、產業應用,安全與治理能力已成爲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何更好地要發展混合式人工智能?王會文認爲需要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着手。硬件層面,AI PC、AI手機、AI汽車等豐富多彩的人工智能終端是混合式個人智能的入口。而混合式企業智能的發展,離不開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升級。在軟件層面,需要大力發展以AI Agent爲入口的AI大模型創新應用,培育開放繁榮的應用生態。“我們認爲,具備感知與交互、認知與決策、自主與演進三大核心功能的超級智能體將是發展混合式人工智能的關鍵一步,是提高生活質量和生產力水平的下一個引爆點。因此,聚焦超級智能體的培育與應用,尤其是鼓勵各行業應用智能體、企業開發應用智能體,形成垂直領域智能體應用的典型案例並予以示範推廣是非常重要的。”
立足中國實踐,放眼世界未來,與會人士普遍認爲,“人本智能倡議”的壯大將推動企業AI治理從價值原則走向具體實踐,從被動合規走向主動引領,從個體行動走向協同創新,最終共建以人爲本、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發展生態,讓技術的進步真正助力全球發展事業,賦能人類美好生活。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