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本週歐元區債市格局迎來歷史性轉折:法國五年期國債收益率自2005年以來首次超越意大利同期債券,成爲歐元區主要經濟體中收益率最高的品種,在歐洲大陸僅次於拉脫維亞。這一現象標誌着傳統"核心-外圍"債市分界線的加速消融,市場焦點正轉向法國十年期國債何時與意大利完成收益率趨同。
德國商業銀行利率與信貸研究主管克里斯托夫·裏格爾指出,巴黎當前的政治僵局與財政改革受阻,已對法國債務吸引力構成實質性衝擊。作爲歐元區傳統"安全資產"代表,法國債券竟與素以財政寬鬆著稱的意大利站在同一風險定價水平——意大利10年期國債相對於法國的收益率溢價已收窄至17個基點,創2007年以來最低紀錄,較三年前近200個基點的差距大幅縮水。
儘管法國五年期國債期限較意大利同類品種長半年(意味着額外期限風險),但這一技術性因素已無法解釋收益率倒掛的核心邏輯。
市場分析認爲,此次價值重估背後是歐洲南北經濟體的角色轉換:意大利等南部國家通過結構性改革,將原本僵化的經濟體轉變爲歐元區增長引擎,其債市表現顯著改善;而法國自去年意外選舉產生懸峙議會後,財政改革進程停滯,政治不確定性導致債券遭拋售。
值得關注的是,法國基準國債收益率已超過曾深陷主權債務危機的希臘和葡萄牙,成爲歐元區核心國中表現最弱的債券市場。
裏格爾強調,當前法國債市面臨的"基本面與政治背景雙重挑戰"前所罕見。隨着歐央行貨幣政策轉向,市場對各國財政可持續性的敏感度提升,傳統避險資產的定價邏輯正在被重新書寫。此次債市倒掛中,意大利、希臘等前期"高風險"國家反而成爲受益者,其改革成效正逐步獲得投資者認可。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