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國奶粉市場持續面臨需求收縮與競爭加劇的雙重壓力。作爲頭部企業的中國飛鶴近期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其收益同比下降7.87%-9.86%至約91-93億元,淨利潤降幅達37.17%-47.64%,折射出行業整體承壓態勢。與此同時,奶粉企業正通過渠道優化、戰略調整及資本運作尋求破局路徑。 一、中國飛鶴上半年收益及淨利潤雙降,折射奶粉行業結構性調整壓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佈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奶粉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最新披露數據,2025年1-6月中國飛鶴預計實現營收91億至93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的100.95億元下滑顯著;綜合淨利潤則由19.1億元降至約10-12億元。業績波動背後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1. 生育補貼政策:爲刺激消費主動讓利導致收入減少;
2. 渠道庫存管理:通過降低嬰幼兒配方奶粉庫存確保產品新鮮度,短期影響出貨量;
3. 政府補助縮減:非經常性收益同比下降;
4. 原料減值計提:對全脂奶粉等存貨進行價值調整。 二、應對策略:奶粉企業多管齊下,探索新增長路徑
面對行業挑戰,中國飛鶴宣佈啓動10億元股份購回計劃,並承諾全年分派股息不少於20億元,彰顯長期發展信心。其他舉措包括: 三、2025年奶粉市場發展現狀及行業資訊:需求收縮疊加競爭加劇
從全行業發展視角看,2024年中國飛鶴全年營收同比增長6.23%至207.5億元,但存貨餘額仍達21.54億元,反映行業去庫存壓力。對比歷史數據可見: 四、未來展望:奶粉企業如何在挑戰中突圍?
儘管短期承壓,2025年行業仍存結構性機遇:
1. 人口結構變化:三孩政策效果顯現可能提振需求;
2. 消費升級:高端及功能性奶粉市場持續擴容;
3. 國際化佈局:頭部企業加速海外供應鏈整合與技術合作。
總結
2025年上半年中國飛鶴的業績波動,既是行業整體下行壓力的縮影,也凸顯了奶粉企業在調整期的戰略選擇。通過主動優化庫存、強化資本運作及聚焦核心業務,企業正試圖在需求收縮中尋找新支點。未來,能否通過產品創新與渠道升級實現突圍,將決定中國奶粉市場的競爭格局重塑速度。
更多奶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奶粉行業報告彙總》。這裏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爲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