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金科技退市警示後,終被立案調查

市場資訊
07-07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受損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維權平臺登記該公司維權:http://wq.finance.sina.com.cn/
  關注@新浪證券、微信關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維權、訪問新浪財經客戶端、新浪財經首頁都能找到我們!

  2025年7月4日,*ST匯科(維權)(原匯金科技,300561)發佈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這家金融安防企業近年來的經營交織着財務數據惡化、內部控制失效、退市風險攀升等衆多因素。

  此次立案的核心原因是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公司公告,其2024年業績預告存在重大偏差,修正後的營業收入從原預計的1.01億-1.03億元大幅下調至8885萬-9380萬元,降幅達12.33%,且未及時披露退市風險提示。這一行爲導致投資者在股價高位時未能及時獲知風險,最終因業績“變臉”引發連續跌停,市值蒸發超40億元。

  更嚴重的是,公司在2025年1月首次披露業績預告時,刻意迴避了營收可能低於1億元的關鍵信息,直至3月28日年報審計尾聲才修正數據,被廣東證監局認定信披違規並出具警示函。此前,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聲稱“不存在ST風險”,與後續修正公告形成鮮明矛盾,暴露了信息披露的隨意性和不透明性。

  匯金科技的主營業務是爲銀行提供金融安防解決方案,包括現金管理系統、AI鑑權等產品。然而,2024年公司營收同比下滑35.45%至8983萬元,淨利潤虧損2322萬元,扣非淨利潤連續兩年爲負。主要可能源於兩大因素:

  1.行業週期與客戶依賴:公司核心產品銷售高度依賴銀行總行採購週期,2024年因採購延遲導致銷量同比下降;同時,行業競爭加劇使得銀行自助設備現金管理系統銷售價格下滑,毛利率同比下降0.38個百分點至47.24%。儘管金融安防行業2024年整體需求回暖(預計網絡安全支出增長8.7%),但匯金科技被綜合型廠商逐步擠壓市場份額。

  2.業務轉型失敗:公司曾試圖拓展AI、物聯網等新業務,但投入產出比極低。2024年研發費用同比減少23.9%,僅佔營收16.39%,且未能轉化爲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對銀行業務的依賴度不降反升,前五大客戶貢獻了超60%的收入,抗風險能力薄弱。

  2025年4月24日,公司因“淨利潤爲負且營收低於1億元”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同時因內部控制重大缺陷被疊加其他風險警示。這標誌着其退市風險要持續跟蹤:若2025年營收仍低於1億元且淨利潤爲負,或淨資產爲負,將觸發強制退市。2024年末公司淨資產雖未披露負值,但全年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僅4287萬元,且有部分依賴政府補貼和收到理財資金。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否定意見內部控制審計報告顯示,公司銷售業務控制存在重大缺陷,部分收入確認不準確,未確認營收佔修正前的12.33%。

  匯金科技的股價走勢有明顯市場炒作概念的表徵。2024年因“國資入主”“AI概念”等標籤,股價從6元左右飆升至68元左右(最大漲幅超10倍),但最終因業績“變臉”暴跌,市值從峯值200億多元縮水至43億元。這種非理性波動背後,既有遊資炒作的推波助瀾,也暴露了公司治理的問題——股東戶數從2024年三季度末的4.7萬戶激增至年末的8.5萬戶,散戶成爲接盤主力。匯金科技2025年一季度雖實現淨利潤135萬元,但主要依賴非經常性損益

  更具戲劇性的是淄博國投的入股自2023年啓動的股權轉讓因國資審批遲遲未完成。市場猜測,審批受阻或與股價波動及監管環境變化有關。

  上市公司應當逐漸摒棄“重概念、輕經營”的問題。對於投資者而言,與其追逐短期炒作,不如迴歸價值分析。

  遼寧宏都律師事務所王奕堯律師提醒,*ST匯科(原匯金科技,300561)條件:2025-01-25到2025-03-28之間買入股票,且在2025-03-31收盤時賣出或仍持有。(匯金科技維權入口)

  (王奕堯律師是遼寧宏都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擁有法律碩士的學位,並且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法律專業人士。曾在證券公司任職,現任檢察院聽證員,並且在資本市場的刑事案件處理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王律師專注於代理證券訴訟和資本市場案件,尤其擅長證券虛假陳述糾紛的處理,並且成功代理或正在代理數百件投資者維權案件。同時,王奕堯律師還精通上市、掛牌業務,不僅對二級市場,對於一級市場、一級半市場也有自己獨到見解,執業證號:1210220170363252)(王奕堯律師專欄)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韋子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