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瞳科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文件,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招股書顯示,該公司僅有23名員工,但一年收入卻超過了5000萬元。
黑瞳科技目前業務以第三方遊戲代理為主,其展示的多款產品展現出濃厚的中國風特色,目標市場也以中國港澳臺、東南亞等地為主。
招股書顯示,黑瞳科技近年來的收入來源開始向自研遊戲傾斜。在2024財年(2023年10月1日—2024年9月30日),其自研遊戲貢獻的收入佔比達27%,而2023財年該比例僅為0.1%。
轉身出海
黑瞳科技的淵源可追溯至位於廈門的西岐網絡,雙方背後的實際控制人均為洪志芳。
黑瞳科技招股書顯示,其註冊成立於開曼羣島,所有業務通過在香港的兩個經營實體開展,分別是Quantum和Stellar。
其中,Stellar專注於社交媒體及YouTube等平臺上的視頻營銷業務。2024年11月,Stellar被黑瞳科技收購,今年4月開始運營。
另一家子公司Quantum成立於2021年3月,專注於遊戲開發與發行,原本是西岐網絡的全資子公司。目前,黑瞳科技的主要收入來自Quantum的遊戲業務。
和Quantum一樣,位於廣州的圖靈互娛原本也是西岐網絡旗下子公司,專注於海外手遊發行。Quantum通過換股輾轉收購了圖靈互娛的全部股權,圖靈互娛所擁有的全部軟件著作權與商標已完成或正在轉移至Quantum。
據西岐網絡方面介紹,該公司下轄的多個工作室擅長各類策略向遊戲。其首款產品《精忠岳飛》的頁遊版和手遊版上線後,又重點研發此類玩法的多款續作,着力於開發「模擬經營與戰爭策略」產品,並且將策略遊戲品牌系列化。此後,西岐網絡還推出了《魔仙記》《武布天下》《我有上將》《王女異聞錄》《鍊金與魔法》等產品。
西岐網絡曾於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2019年摘牌。對於從新三板摘牌,轉而藉由黑瞳科技再重新上市的原因,《中國經營報》記者聯繫西岐網絡方面採訪,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西岐網絡營業收入達到1211.9萬元,淨利潤為213萬元;2017年和2018年,西岐網絡營業收入分別達到2366.8萬元和1874.6萬元,淨利潤則在達到476.6萬元後,迅速滑落至-1808萬元。
根據財報,該公司2018年收入利潤雙降的原因是部分新遊戲無法在國內上線運營。當時,西岐網絡對《四個小遊戲》《混沌封神》《魔仙記》《王女有殺氣》等幾款遊戲進行報廢處理,對《魔戒》和《運營平臺》等進行減值處理。
或許正是在這期間,西岐網絡決心專注於發展海外遊戲業務。2018年的年報披露,彼時負責海外發行的圖靈互娛已經將自研的產品發佈到中國港澳臺、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上述地區一直是移動遊戲出海的首選市場。
根據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2024年中國遊戲出海研究報告》,2024年,中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實際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39%至185.57億美元,在2022年和2023年連跌兩年後重回增長。
其中,在中國港澳臺移動遊戲市場,遊戲類型格局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RPG移動遊戲流水分額仍居首位,但同比下降14.07%;包括SLG在內的策略類產品流水分額同比增長4.17%。
在東南亞地區,RPG、策略類產品流水及數量份額居於前二。而在MOBA、射擊類、體育競技類產品方面,中國遊戲企業更是具有明顯優勢——當地這些遊戲品類的流水由少量頭部產品支撐,而大部分頭部產品來自中國公司。
23人撬動千萬收入
目前,黑瞳科技的主要市場位於中國港澳臺。其主力產品如《大話魏蜀吳》《九霄靈蛇錄》《仙緣無雙》《浮空神話》等,均於2023—2024年在中國港澳臺地區上線。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半年時間裏,這些產品取得的收入分別達到129萬美元、5.3萬美元、78.6萬美元和120萬美元。
新產品的集中上線使得黑瞳科技的業績在2024財年大幅增長。招股書顯示,其2024財年收入較2023財年翻番,從395萬美元上漲至79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675萬元),實現了扭虧為盈,淨利潤達到109.7萬美元。招股書顯示,黑瞳科技2024財年上線的6款遊戲共產生收入490萬美元。
新產品集中上線的同時,黑瞳科技的銷售費用卻大幅下降。其銷售費用在2024財年約為100萬美元,較2023財年的約270萬美元減少了約170萬美元,降幅為62.1%。招股書顯示,黑瞳科技2024財年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是兩個針對性更強的遊戲平臺,公司在這些平臺上不需要額外的廣告投入,因此得以減少廣告和促銷支出。而像蘋果和谷歌這樣的平臺則屬於綜合性平臺,遊戲公司通常需要通過廣告費用來獲取玩家。
與此同時,黑瞳科技在2024財年支付的平臺手續費達到350萬美元,較2023財年的80萬美元增加了約270萬美元,漲幅達到356.0%。招股書稱,這主要由於公司選擇的第三方數字平臺數量從2023財年的兩個增加至2024財年的四個,「玩家產生的收入在平臺與公司之間分成,比例通常在15%至60%之間。這些第三方數字平臺在推廣遊戲、吸引玩家進行遊戲內購買方面表現出色,導致遊戲收入從2023財年的約390萬美元增長至2024財年的約790萬美元,進而帶動了與這些平臺的分成收入同步增加」。
到了2025年,黑瞳科技的業績仍在大幅增長,這不僅是因為新產品的上線,還因為付費玩家人數和玩家付費意願都有所增加。2024年10月—2025年3月,黑瞳科技營業收入為520.5萬美元,同比增長78.2%;淨利潤達到90.7萬美元,同比增長30.7%。據黑瞳科技方面介紹,在這期間,月度付費玩家數量從3.1萬人增長至將近7.1萬人;此外,單個玩家平均付費也有所提升,從15.97美元上升至20.50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造富能力頗強的遊戲公司僅有23名僱員,全部位於香港,研發、優化和市場部門的員工數量分別為7人、3人和4人。
招股書顯示,黑瞳科技絕大部分收入來自第三方開發的移動遊戲,其自主開發了兩款遊戲,獲得授權上線運營的遊戲則達到12款。據介紹,黑瞳科技受外部遊戲開發商的委託,負責遊戲的上線推廣,以及後續的運營與維護工作。其通過各類第三方遊戲平臺將這些授權的移動遊戲分發至多個地區,供玩家下載和遊玩,這包括在指定區域內的遊戲服務器搭建、市場營銷、遊戲內付費體系的搭建及在線支付渠道的開發。其與授權方按約定比例每月進行遊戲內收入分成。
不過,黑瞳科技的收入來源開始向自研遊戲傾斜。2024年10月—2025年3月,其43%的收入來自自研移動遊戲,而在上一財年同期,這個比例為8%;在2024財年,其自研遊戲貢獻的收入佔比達27%,與2023財年的0.1%相比大幅增加。
而在遊戲發行方面,黑瞳科技則建立起一套方法論。據介紹,其在不同地區上線遊戲前,會進行本地化改編,比如推出地區專屬角色、服裝,從而建立文化連接,增強目標市場玩家的共鳴;在營銷方面,其通過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現改名為X)和TikTok等社交媒體平臺開展精準投放,還根據第三方數據收集平臺分析不同地區玩家的用戶屬性,包括所使用的設備、所在地區、消費習慣、註冊時間等。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