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應戰,一邊學習
Fast Reading
■
自6月中旬開始,美團外賣日均支付訂單維持在9000萬以上。若以訂單量衡量,美團在主要餐飲外賣平臺中的份額從之前的超過70%下降至不足60%。但若從交易規模(GMV)來看,美團份額依舊接近70%。
■
根據內部測算,美團今年全年補貼至少會在去年基礎上新增100億元,若下半年競爭形勢加劇,或將增加150億~200億元。
■
美團強敵環伺:淘寶閃購推出了500億補貼,京東表態堅決投入,還有抖音和拼多多虎視眈眈。
作者丨瀚星
編輯丨黃運濤
一年中最熱的月份通常是7月。今年7月,跟酷暑一塊到來的,還有持續升溫的外賣補貼大戰:京東百億補貼之後,市場又迎來淘寶閃購500億補貼。
史上最大外賣補貼戰開打。在京東、淘寶進行補貼“軍備競賽”之際,外界似乎仍然在等待美團採取“大的決定”。
然而,創立美團15年來,王興不是一個會頻繁做出重大決策的人。
正如他多年前所說:“我並不喜歡持續做大量的決定,更喜歡的是接受大量信息然後做幾個大的決定。”
一位美團內部人士告訴雪豹財經社,從4月底、5月初開始,美團內部有一些城市的外賣經理開始緊張,因爲如果從行業迅速膨脹的單量來計算,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滑。
據雪豹財經社瞭解,自6月中旬開始,美團外賣日均支付訂單維持在9000萬以上。若以訂單量衡量,美團在主要餐飲外賣平臺中的份額從之前的超過70%下降至不足60%。不是因爲美團丟掉了訂單,而是對手增長得更快。
“但是,美團沒有大規模補貼奶茶咖啡,奶咖類訂單因價格超低,導致‘漲單不增收’,因此從交易規模(GMV)來看,美團份額依舊接近70%。”一位接近美團的餐飲行業分析師表示。
主動挑起外賣戰事的京東,同期的餐飲外賣日訂單最高峯突破了2500萬單,從峯值看,相當於新造出一個餓了麼的體量。
5月2日,淘寶閃購正式上線,聯合餓了麼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將日訂單峯值做到了4000萬單。6月23日,淘寶閃購與餓了麼聯合宣佈,日訂單量突破6000萬單。
截至目前,這場由外賣延伸至即時零售的大戰不僅沒有熄火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
7月2日,淘寶閃購宣佈將在12個月內直補消費者及商家共500億,金額高過京東外賣的“百億補貼”。
7月5日,美團內網公佈信息顯示,截至當天22時54分,美團即時零售當日訂單突破1.2億單,其中餐飲訂單已超過1億單。
根據雪豹財經社瞭解,美團的補貼策略將會視競爭對手的情況進行動態調整,但今年在去年基礎上至少會新增超100億元,如果下半年競爭形勢加劇,則會增加150億元到200億元。
可能被動多燒200億
一位美團內部人士告訴雪豹財經社,目前內部有人認爲,這場戰役將至少持續一到兩年。但也有美團內部人士估計,這一戰役的結束可能比外界預期的都要短。
美團與競爭對手最大的區別在於,京東和阿里並不依賴外賣業務賺錢,但本地生活業務是美團主要的利潤來源。
財報數據顯示,美團2024年全年經營利潤368億元,除去新業務的虧損,包含外賣、到店酒旅、閃購在內的核心本地商業全年的經營利潤爲524億元。根據高盛研報測算,其中外賣貢獻了約325億元利潤,佔比超過60%。
此前,美團已在Q1財報電話會上發出利潤預警,預計今年Q2核心本地商業的收入增速將放緩,經營利潤同比將會下降。
據高盛此前測算,2024年,美團外賣補貼總額約300億元。如前所述,美團今年的補貼在去年基礎上至少會新增超100億元,如果下半年競爭形勢加劇,則會增加150億元到200億元。這意味着,美團今年全年在外賣上的補貼支出可能達到400億~500億元。
截至目前,三家競爭下,市場總單量單日峯值已經膨脹到了1.8億單以上。在這些訂單中,茶飲、咖啡佔據了絕大部分增量,但一些數據的變化足以引起美團的重視。
雪豹財經社瞭解到,目前京東外買的平均客單價提升至15元以上,單均虧損8~9元,茶飲、咖啡的佔比已低於60%。
另一方面,“美團在初期低估了對手投入的決心,最大的變量是淘寶閃購的下場。”一位美團員工告訴雪豹財經社。
今年2月11日,京東正式官宣啓動餐飲商家招募進軍外賣。當時美團對於打贏這場仗持有比較樂觀的態度。
但隨着淘寶閃購下場,局勢已經從外賣與即時零售的攻防戰,演變成一場爭奪線上零售增量空間的拉鋸戰。
美團內部人士透露,美團的訂單未有下滑。京東在逐漸減少對咖啡茶飲的補貼,同時淘寶則在不斷加大茶飲咖啡補貼。一定程度上,淘寶接手了京東創造的部分新增市場單量。
一位長期關注美團的賣方分析師告訴雪豹財經社,美團給出的Q2外賣訂單同比增速預期爲8%~9%。“但考慮到6月本身是旺季且有618的助力,結合4、5兩個月的數據,美團Q2的訂單量增速或將很難達到預期。”
“不惜一切代價”
執掌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羣的蔣凡在Q1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阿里看到了遠場、近場電商結合的可能性,未來一段時間會積極投入,把更多淘寶的用戶轉化爲即時零售的用戶。
6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發佈全員信,宣佈餓了麼、飛豬併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羣。阿里從電商平臺向大消費平臺全面戰略升級。併入後,餓了麼業務決策執行上將與中國電商事業羣集中目標、統一作戰。
現階段,淘寶閃購成了美團的頭號敵手。
京東也展示了對外賣與即時零售業務堅定投入的決心。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不久前的分享中表示,京東在做外賣上投入了很大成本,但他認爲是划算的。來京東買餐飲外賣的消費者中有40%的人會交叉去京東主站購買電商產品,“我們做外賣虧的錢,比去抖音、騰訊買流量要划算”。
這意味着,這場戰爭很難在短時間內分出勝負。
美團一方面積極應對京東和阿里的進攻,同時也很感興趣這兩家是否能夠真正跑通即時零售與電商的協同。和美團抱有同樣心態的還有另外兩個主要玩家:抖音電商和拼多多。
據雪豹財經社瞭解,在淘寶閃購聯合餓了麼入場前,美團業務團隊重點監測的潛在對手是抖音和拼多多,重要性在京東之上。
近期,拼多多已有所行動。據晚點LatePost報道,多多買菜開始在上海等一線城市試驗自建商品倉庫,最快將於8月上線即時配送服務。
另有接近抖音的人士告訴雪豹財經社,抖音電商正在梳理貨盤,密切關注即時零售的戰況。與此同時,抖音生服正在向集團申請更多的資源支持,計劃加大到店業務的補貼投入。
在明或在暗的敵人與潛在的機會,一同被擺在了美團面前。
這一次,美團無論在反應速度還是反擊決心上,都比以往更迅速、更堅決。
在今年Q1的財報電話會上,王興表示,美團將不惜一切代價贏得競爭,英文原文是Take whatever measure it takes to win the game。王興提及的“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明確指向的是反對低價低質的內卷式競爭。
2012年,時任歐洲央行行長的Mario Draghi在倫敦的一場演講中有過類似表述。彼時,歐元成員國政府債券收益率飆升,歐元聯盟處在生死存亡的邊緣。Draghi宣佈,Within our mandate, the ECB is ready to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preserve the euro。意即:歐洲央行會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歐元。
這一承諾,安撫了歐洲投資者併成功降低了整個歐元區的債券收益率,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歐元聯盟。“不惜一切代價”,被認爲是歐洲央行歷史上最有力的六個字。
眼下,王興需要讓這句話,給市場帶來同樣的信心。
封面來源丨Billions 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