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推出28元/月“Bubble”,加碼韓娛市場佈局

市場資訊
07-0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總體來看,騰訊音樂在國內市場面臨用戶增長趨緩、收入動能不足的雙重壓力。爲破解增長困局,公司積極拓展韓娛資源、收購頭部音頻平臺,加快推進海外擴張及多元化業務佈局,試圖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近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股票簡稱:騰訊音樂,股票代碼:01698.HK、TME.N)旗下QQ音樂正式上線“bubble”產品,訂閱費用爲28元/月。一經推出,該消息迅速引發熱議,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

圖片來源:QQ音樂小紅書官方賬號

公開資料顯示,“bubble”原爲韓國DearU公司開發的一款明星粉絲互動應用,通過按月訂閱的方式,用戶可以“一對一聊天”的形式與入駐平臺的韓國藝人進行互動,深受粉絲羣體喜愛,具有極強的付費粘性。截至2023年,bubble全球訂閱用戶已突破200萬人,年營收接近4億元。此前,國內用戶需通過海外Apple ID或Google賬號註冊使用,門檻相對較高。如今通過QQ音樂即可直接訂閱,顯著降低了接入門檻,預計將吸引更多K-Pop粉絲羣體。

事實上,此次上線“bubble”並非騰訊音樂首次涉足韓國流行音樂市場。早在2024年,公司就已與韓國Galaxy Corporation在數字專輯發行、藝人周邊產品開發及權志龍亞洲巡演主辦權等多個領域達成戰略合作,持續鞏固其在K-Pop生態中的佈局。進一步地,2025年5月30日,騰訊音樂通過場外大宗交易完成了對韓國HYBE公司所持SM娛樂全部股份的收購,正式成爲SM娛樂的第二大股東。作爲韓國三大娛樂公司之一,SM娛樂擁有豐富的藝人資源和產業鏈條,騰訊音樂藉助其在韓娛市場的廣泛影響力,有望加快平臺內容的全球化擴張,提升業務規模與產業協同效應。

騰訊音樂持續加碼韓娛市場的背後,是其核心業務面臨增長瓶頸的現實壓力。近年來,隨着國內在線音樂訂閱市場趨於飽和,用戶滲透率接近天花板,公司營收和付費用戶增速明顯放緩。相較之下,韓國流行音樂憑藉龐大的全球粉絲基礎和強付費意願,爲騰訊音樂提供了一個具備想象空間的增量突破口。

國內市場用戶規模趨於飽和

騰訊音樂是一家主要提供和運營在線音樂娛樂平臺的控股公司,其收入結構主要由在線音樂服務與社交娛樂及其他服務構成。近年來,公司逐步將戰略重心由波動性較大的社交娛樂業務,轉向更具可持續性的在線音樂服務,明確以會員訂閱與版權內容爲核心,構建專業化音樂平臺,旨在提升盈利質量,實現業務結構的長期穩健。

從財務表現來看,騰訊音樂的轉型已初顯成效。2019年至2024年,在線音樂服務收入從124.83億元增長至217.42億元,增幅顯著。截至2024年底,該項收入佔公司總營收的76.55%,同比增長25.49%;而社交娛樂及其他業務收入佔比則下降至23.45%,並較2023年下滑近40%,顯示出公司在壓縮非核心業務的同時,加快主業聚焦步伐。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儘管在線音樂收入保持增長,但公司整體營收增速卻顯露疲態。2024年,騰訊音樂實現營業收入284.01億元,同比增長僅爲2.34%,相較於2022年和2023年分別爲-9.3%和-2.07%的同比降幅雖有所改善,但仍難掩其增長乏力的態勢。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淨利潤端表現相對亮眼,2024年公司實現淨利潤71.09億元,同比增長36.19%,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數據源於:同花順iFinD

用戶數據亦揭示出增長瓶頸逐步顯現。2020年第三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在線音樂付費用戶同比增長率從2020年第四季度的8.32%下滑至1.57%,呈持續下降趨勢。同時,單個付費用戶的平均收入增長率亦從2023年第三季度的6.19%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2.7%,反映出用戶增長與變現能力均趨於放緩。社交娛樂板塊則面臨更大挑戰,已連續八個季度單用戶平均收入增長率爲負,用戶流失和內容吸引力下滑問題亟待解決。

從行業層面看,在線音頻市場整體也進入發展瓶頸期。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中國網絡音頻用戶規模爲3.35億人,同比僅增長1%,用戶使用率爲30.3%,與上年基本持平。行業滲透率趨於飽和,增量空間有限。在此背景下,騰訊音樂迫切需要開拓新的用戶入口和內容生態,以尋求突破口。

數據來源:Wind

此外,資產質量方面亦值得關注。2024年末,公司商譽總額高達196.47億元,佔淨資產的28.18%。尤其是在2025年5月和6月,公司相繼以12.9億元收購SM娛樂股份、以12.6億美元收購喜馬拉雅控股,這兩筆交易預計將進一步推升商譽水平。

數據源於:公司公告

總體來看,騰訊音樂在國內市場面臨用戶增長趨緩、收入動能不足的雙重壓力。爲破解增長困局,公司積極拓展韓娛資源、收購頭部音頻平臺,加快推進海外擴張及多元化業務佈局,試圖打開新的成長空間。然而,隨着收併購力度持續加大,未來公司須高度重視整合成效、財務穩健與商譽管理,確保轉型進程在實現戰略突破的同時,維持業務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作者 | 姚文溪

編輯 | 吳雪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