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的合肥,烈日炙烤着蔚來新橋二工廠的鋼結構廠房,李斌的額角滲出細密汗珠,面對鏡頭和近百位企業家,他再次祭出那句熟悉的辯白:“蔚來累計研發投入600億,但資產負債表上的無形資產只有400萬美金——我們的錢虧在明處,財報非常乾淨。”
這番話在直播彈幕裏激起兩極分化的浪潮,有人讚歎其財務透明,有人嘲諷這是“史上最昂貴清潔工的自白”。就在一個月前,這家頭頂“中國高端電動車標杆”光環的企業剛剛交出觸目驚心的成績單: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120.3億元的背後,是歸母淨利潤68.91億元的深坑,將企業十年累計虧損額推過千億大關。財務數據顯示蔚來每賣出一輛車就要吞噬10萬元現金,資產負債率飆升至92.55%的生死線,流動負債594.9億元與260億現金儲備形成刺眼對比。當同行理想汽車靠增程式技術實現盈利、比亞迪年賺400億時,李斌的純電信仰正經歷最殘酷的壓力測試。
撕開蔚來千億虧損的包裝紙,核心構件清晰得令人窒息。李斌在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將虧損歸因於兩大“戰略投入”:研發與換電網絡。僅2024年,蔚來研發投入就高達130.37億元,相當於理想和小鵬的總和。這些資金澆灌出全球首個5nm車規芯片“神璣NX9031”,單顆性能號稱碾壓四顆英偉達Thor芯片,研發成本卻足夠建造1500座換電站。更殘酷的是現實落差——2024年蔚來採購21.6億元英偉達芯片武裝20萬輛車,自研芯片的降本承諾至今懸在半空。而另一臺燒錢機器已蔓延成龐然巨獸:全國3200座換電站如鋼鐵森林般紮根,每座建設成本300萬元,每天需服務50次才能盈虧平衡,實際僅30次。這座“護城河”每年吞噬超百億資金,摺合每天早八點銀行賬戶自動蒸發3000萬。當用戶抱怨“換電5分鐘,排隊2小時”,當換電站被曝遭貨拉拉司機當作“移動充電寶”濫用,重資產模式正從競爭優勢蛻變爲財務絞索。
蔚來的管理學費同樣昂貴得令人心顫。李斌罕見坦承“浪費了很多錢”,數據佐證着揮霍:單臺車銷售成本7.1萬元,是理想汽車的3倍;王府井NIO House年租金數千萬;NIO Day包機請車主住五星級酒店的“面子工程”仍在持續。多品牌戰略更顯決策混亂——高端蔚來、中端樂道、入門螢火蟲的矩陣看似完整,實則陷入互相傾軋。定位中高端的樂道L60上市三月銷量僅1.48萬輛,不足目標三成;螢火蟲首款車定價14.88萬撞上比亞迪海豚的價格火力網。供應鏈管理更是荒腔走板:ET9等小衆車型優先備料導致樂道L60交付延遲,暴露出從產品規劃到生產調度的系統性失靈。
面對深淵,李斌將全部籌碼壓上2025年第四季度盈利的賭桌。這場豪賭依賴三張底牌:銷量狂飆、成本斷腕、國資輸血。2025年6月交付量24925臺同比增長17.5%的數據看似亮眼,細拆卻暗藏危機——蔚來品牌14593臺靠降價維繫,樂道6400臺不足預期一半,螢火蟲3932臺尚未經歷市場淬鍊。要實現李斌宣稱的月銷5萬輛盈虧平衡點,三大品牌需在六個月內完成銷量翻番,而前兩月樂道僅交付9961臺,總裁艾鐵成“三月賣2萬臺否則下課”的誓言已成行業笑談。降本手術已帶血啓動:裁員40%的消息在脈脈職言區瘋傳,研發投入計劃從Q1的31.8億砍至Q4的20億,銷售費用率目標壓到10%。自研芯片成爲降本救命稻草——李斌宣稱每顆神璣芯片可省1萬元成本,但量產裝車時間表仍模糊不清。
真正讓蔚來苟延殘喘的,是合肥國資委的輸血針管。2020年70億、2024年33億、2025年3月再注資28億——最新工商變更顯示合肥建翔與安徽高新兩家國資機構入場,將蔚來控股註冊資本推至82.57億元。地方政府對蔚來的綁定已深入骨髓:合肥經開區管委會直接發文補貼換電車型,購買40萬元以上蔚來可獲萬元政府紅包。這種政企共生關係在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藍圖裏找到註解,卻也引發“用財政填無底洞”的質疑。資本市場的耐心正加速流失,高瓴資本持股從6.2%驟降至0.2%,騰訊徹底消失在股東名單。即便摩根大通近期上調評級,更多是對賭李斌“第四次季度盈利承諾”的短期投機。
當李斌在新橋工廠指着全自動生產線宣稱“最低谷已過”,財務時鐘的滴答聲正在放大。蔚來的困境本質是技術理想主義與現金流法則的對決:十年600億研發澆築的護城河,能否在錢燒完前浮起利潤?自研芯片與SkyOS操作系統的技術敘事固然性感,但行業已進入刺刀見紅的洗牌期。小米SU7上市即爆款,特斯拉Model Y改款降價,比亞迪海獅07EV殺入20萬區間——價格戰的火力網中,蔚來既要保高端調性又要衝銷量,猶如鋼絲上跳探戈。
換電模式站在命運十字路口。雖然李斌引入寧德時代、長安汽車共建換電聯盟,但樂道L60僅能使用三分之一換電站的尷尬,暴露生態協同的脆弱。上海部分換電站日服務超100單的盈利樣本難以複製到三四線城市,當取消終身免費換電政策引發老用戶抗議,這項曾引以爲傲的服務正蛻變爲信任危機導火索。海外市場被寄予厚望,螢火蟲右舵版籌備進軍歐洲的消息時有流出,但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然落下。
蔚來汽車的終局倒計時已啓動。若2025年Q2財報能兌現7.5萬輛交付和15%毛利率的承諾,資本市場或再給李斌一次機會;若樂道L60持續疲軟、神璣芯片量產延期,合肥國資委的輸血袋終將枯竭。這家曾登頂全球車企市值第三的明星公司,要麼在四季度浴火重生,要麼成爲新能源狂飆時代最悲壯的墓碑。當參觀團走出工廠時,夕陽將李斌的影子拉得很長。影子盡頭處,3200座換電站的燈光次第亮起,像散落大地的星火——它們究竟是燎原的火種,還是焚身的烈焰?答案藏在未來六個月的生死時速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