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週報:正向循環建立 出海趨勢強化

華鑫證券
07-07

1. 創新藥的出海價值被持續驗證,估值提升趨勢有望延續創新出海是本輪創新藥價值重估的重要推動因素,其價值的錨點在於BD估值水平的變化,尤其是PD-1/VEGF爲代表的雙抗。

康方生物與SUMMIT THERAPEUTICS 的合作開始到6月2日,BMS與BioNTech達成一項超90億美元的交易,海外MNC對PD-1雙抗的價值認知和交易金額在快速提高。根據醫藥魔方數據,2025年Q1,中國醫藥交易數量同比增加34%,而交易總金額同比增加222%,單項交易金額提升顯著。從早期出海的大品種來看,更多積極的臨牀數據發佈,驗證了中國創新藥的品質,提高了MNC與中國創新藥企業合作的信心。2025年7月3日,百利天恆發佈公告,公司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創且唯一進入III期臨牀階段的EGFR/HER3雙抗ADC在鼻咽癌的III期臨牀試驗中,期中分析達到主要終點。2023年百利天恆與BMS達成一項以84億美元總交易金額,創下國內創新藥授權記錄,當下優異的臨牀結果發佈持續強化當初BD的價值判斷,也提升雙方的合作深度。醫藥生物行業指數最近一週(2025/6/28-2025/7/4)漲幅爲3.64%,跑贏滬深300指數2.10個百分點;在申萬31個一級行業指數中,醫藥生物行業指數最近一週漲幅排名第4位,經歷了兩週的調整,創新藥再次回到市場關注的焦點。

2. PD-1升級,雙抗升級、聯用升級

PD-1是目前非小細胞肺癌(驅動基因陰性)等多個瘤種的基石藥物,多個一線治療方案採用與PD-1聯用組合。包含PD-1的雙抗組合中,PD-1/VEGF和PD-1/IL-2α-bias,也獲得更多的積極的臨牀數據。基於PD-1的泛瘤種,而且具備挑戰一線用藥的潛力,PD-1/VEGF雙抗成爲目前授權合作的熱點方向,2025年5月,三生製藥輝瑞達成首付款超歷史記錄的12.5億美元的重磅交易,後續期待更多重磅交易值得期待。包含PD-1的三抗組合也陸續推向臨牀,如匯宇製藥的PD-1/TIGIT/IL-15組合,基石藥業的PD-1/VEGFA/CTLA-4組合,都屬於全球的First in class。雙抗與ADC也在探索聯用方案,基於企業已有產品線和腫瘤各靶點之間組合,目前Biotech開展的PD-L1/VEGF雙抗BNT327/PM8002+B7H3 ADC藥物的聯合治療,國內信達生物和康方生物同步提出IO+ADC的雙重升級研發策略。通過雙抗,三抗,聯用等多個組合,未來PD-1治療的窗口將一部拓寬,PD-1組合將成爲未來腫瘤治療的新趨勢。

3. 伏欣奇拜單抗上市,開啓生物治療時代

近日,國藥藥監局正式批准金賽藥業的注射用伏欣奇拜單抗(商品名:金蓓欣)上市,適應症爲對非甾體類抗炎藥和/或秋水仙鹼禁忌、不耐受或缺乏療效的,以及不適合反覆使用類固醇激素的成人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相較於複方倍他米松等皮質激素,伏欣奇拜單抗顯著延緩了12周內痛風中位復發時間,此前的臨牀研究,伏欣奇拜單抗12周內降低了90%復發風險,24周內降低了87%復發風險。伏欣奇拜單抗的順利上市將開啓痛風急性期生物治療的時代。痛風是全球性疾病,目前我國痛風的疾病負擔尤其嚴重,患病率約爲0.86%~2.20%,且患者呈逐步年輕化趨勢。痛風與高尿酸血癥存在緊密聯繫,2020年全球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人數爲9.3億人,預計2030年全球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羣體數將達到14.2億人;2020年中國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病人數爲1.7億人,預計2030年將達到2.4億人,痛風治療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4. 更好更科學減重成爲趨勢

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第85屆科學年會於6月20日至23日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禮來諾和諾德發佈了多項最新的臨牀數據,在減重藥物方面,內容已不限於GLP-1靶點的多肽注射劑,胰澱素等新靶點披露了最新的臨牀研究,增肌功效同樣也是市場關注的新趨勢。根據強生子公司Bima披露的數據,Bimagrumab與司美格魯肽高劑量組合不僅能強化減重效果,而且能減少肌肉損失,在單用Bimagrumab組別中,有增加肌肉的作用。國內與Bimagrumab類似的增肌相關的研發產品包括來凱醫藥的LAE102和歌禮制藥的ASC47,也在ADA大會上發佈了最新的研究。繼替爾泊肽頭對頭戰勝司美格魯肽的臨牀發佈之後,雙靶點和多靶點GLP-1的核心競爭點主要是減重效率,但隨着市場推廣和臨牀研究的深入,如何解決肌肉丟失,如何降低不良反應、如何實現口服方便性,成爲研究的新方向,更好更科學減重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6月2日,翰森製藥與再生元(Regeneron)就HS-20094達成許可交易,HS-20094是一款在研GLP-1/GIP雙受體激動劑,已完成多項II期臨牀試驗,目前正在中國進行III期臨牀試驗。HS-20094交易的達成,MNC依然關注並繼續佈局雙靶點的注射劑,尤其是輝瑞小分子GLP-1終止臨牀試驗之後,雙靶點和三靶點注射劑的安全性依然是突出優勢。聯邦制藥已於6月20日收到諾和諾德對UBT251的首付款,雙方圍繞UBT251的海外臨牀方案也進行了討論,預計2026年海外臨牀將啓動。

5. 關注自免方向的BD趨勢

6月25日,榮昌生物達成一項關於泰它西普的對外授權合作,合作方爲Vor Biopharma。泰它西普是榮昌生物自主研發的重組B 淋巴細胞刺激因子(BLyS)/增殖誘導配體(APRIL)雙靶點融合蛋白,通過同時抑制BLyS 和APRIL 與B 細胞表面受體結合,阻斷B 細胞異常分化和成熟,國內已批准適應症包括重症肌無力(MG)、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和類風溼關節炎(RA),海外正推進MG的全球多中心III期臨牀試驗,該適應症已獲美國FDA 快速通道資格及美國和歐盟藥監機構孤兒藥資格。雖然泰它西普的出海是以newco方式實現,但是對於整個自免領域已經是一個重要突破,目前國內自免藥物的開發仍處於跟隨階段,中國biotech的自免管線偏向生物類似物或者me too的產品。泰它西普是依靠MG方向的臨牀數據優勢,開發國際市場。除了大分子自免藥物,TYK2、IL-23,IL-17等小分子也是國內bietech差異化的競爭方向,隨着更多臨牀數據的讀出,自免方在目前國內創新支付體系下,部分創新品種已經實現研發投入回報的正循環,銷售額持續新高,同時海外臨牀數據陸續發佈,對外授權進入高峯期,創新價值兌現加速,維持醫藥行業“推薦”的評級,具體的推選方向和選股思路如下:

1)關注IO+ADC的升級,PD-1雙抗關注【三生製藥】、【信達生物】、【神州細胞】,PD-1三抗,推薦【上海誼衆】,關注【匯宇製藥】和【基石藥業】,PD-L1ADC 關注【復宏漢霖】。

2)減重領域關鍵臨牀數據發佈和對外合作出海,推薦【衆生藥業】,關注【來凱醫藥-B】、【博瑞醫藥】、【聯邦制藥】、【歌禮制藥-B】。

3)痛風將是未來潛力的大病種市場,急性期新藥上市帶來劃時代轉變,及國產新藥的海外授權預期,推薦【長春高新】,【一品紅】。

4)關注免疫方向,尤其是小分子自免藥物的對外授權,推薦【益方生物】,關注【諾誠健華】、【荃信生物-B】。

5)關注通用型CAR-T技術的突破和實體瘤CAR-T進入上市階段,建議關注【科濟藥業-B】、【永泰生物-B】。

6)轉型類公司,佈局創新藥陸續進入臨牀階段,創新資產價值重估,推薦【百洋醫藥】、【億帆醫藥】,關注【遠大醫藥】。

7) 連鎖藥店供給逐步出清,新經濟模式下轉型,推薦【益豐藥房】、【老百姓】,關注【一心堂】。

8)原料藥產業升級,關稅衝擊減弱,從尼古丁原料延伸至菸袋等終端產品,推薦【金城醫藥】。

9)中藥品牌資源發掘和渠道梳理帶來利潤提升,關注【馬應龍】。

1.研發失敗或無法產業化的風險

醫藥生物技術壁壘高,研發失敗可能導致不能按計劃開發出新產品,無法產業化。

2.銷售不及預期風險

因營銷策略不能適應市場、學術推廣不充分等因素影響,導致銷售不及預期。

3.競爭加劇風險

如有多個同種產品已上市,或即將有多個產品陸續上市,市場競爭激烈。

4.政策性風險

醫藥生物是受高監管的行業,任何行業政策調整都可能對公司產生影響。

5.推薦公司業績不及預期風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