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7月7日 - 特斯拉TSLA.O首席執行官馬斯克(Elon Musk)上週在社交媒體上宣佈,在對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全面稅收和支出法案 (link),成立一個名為 "美國黨 "的新政黨 (link)。馬斯克在今年早些時候與總統鬧翻之前一直是總統的親密盟友。
馬斯克並不是第一位在沒有政治經驗的情況下試圖組建第三黨或競選公職的高管。
以下是其他轉投政壇的美國高管名單:
特朗普
這位房地產大亨和特朗普組織的前負責人蔘加了 2016 年總統大選並贏得了競選,他的競選口號是 "讓美國再次偉大",圍繞邊境安全和移民問題展開。
在 2020 年輸給民主黨提名人約瑟夫-拜登(Joseph Biden)失去連任機會後,特朗普在四年後重返白宮,競選的議題與之前競選時類似。
埃隆-穆斯克
這位汽車和太空領域的億萬富翁上週在特朗普的稅收法案簽署生效後宣佈成立 "美國黨"。在兩人公開鬧翻之前,馬斯克是總統的一大政治捐款人,他為幫助特朗普當選捐款超過 25 億美元, (link)。
羅斯-佩羅
這位科技界億萬富翁和電子數據系統公司(Electronic Data Systems)創始人在 1992 年的總統競選中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參選 (link),競選活動以解決聯邦預算赤字和財政責任為主題。他獲得了近 19% 的民衆選票,但最終輸給了民主黨人比爾-克林頓。
1996 年,他成立了改革黨,並再次競選白宮,這次獲得了 8%的民衆選票。
梅格-惠特曼
這位前 eBay EBAY.O 首席執行官曾在 2010 年競選加利福尼亞州州長,並為競選投入了數百萬美元,但最終輸給了傑裏-布朗。
卡莉-菲奧莉娜
惠普(Hewlett Packard)公司前首席執行官競選美國參議院席位未果,隨後參加了2016年共和黨總統提名 (link),但最終退出競選。
米特-羅姆尼
這位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前首席執行官和私募股權公司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的聯合創始人在其政治生涯中多次競選公職。
羅姆尼 2003 年當選馬薩諸塞州州長,2008 年競選共和黨總統候選人,2012 年贏得共和黨提名,但在大選中輸給了巴拉克-奧巴馬,還曾擔任猶他州參議員。
維韋克-拉馬斯瓦米
作為特朗普的盟友和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link),拉馬斯瓦米從未擔任過民選公職,但他表示將在 2026 年競選俄亥俄州州長。這位 (link) 生物技術公司 Roivant Sciences ROIV.O 的創始人和前首席執行官還在 2024 年底被任命為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的聯合主席,但後來離職去競選民選職位。
邁克爾-布隆伯格
媒體大亨邁克爾-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是金融數據和媒體公司彭博社(Bloomberg LP)的聯合創始人和主要所有人,2001 年作為共和黨人當選紐約市市長,連任三屆,後來成為獨立人士。他以民主黨人身份參加了 2020 年總統競選,但沒有獲得支持,後來支持了當時的提名人拜登。
(為便利非英文母語者,路透將其報導自動化翻譯為數種其他語言。由於自動化翻譯可能有誤,或未能包含所需語境,路透不保證自動化翻譯文本的準確性,僅是為了便利讀者而提供自動化翻譯。對於因為使用自動化翻譯功能而造成的任何損害或損失,路透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