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者網》謝瑩潔
跌宕起伏的A股市場上半年落下帷幕,基金2025年半程業績也新鮮出爐。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業績榜單揭曉,北交所主題基金與醫藥板塊基金成爲最大贏家。在市場結構性行情的背景下,這兩大賽道的基金表現尤爲突出,爲投資者帶來了顯著的超額收益。北交所主題基金表現尤爲亮眼,全市場業績排名前三產品中,有2只北交所主題基金。
公募定增收益也浮出水面。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共有23家公募機構參與了年內A股公司的定增項目,合計獲配金額接近110億元,合計浮盈24億元,表現最好的項目浮盈比例(賬面盈利/定增成本)達到177%。
北交所主題基金:市場新寵
2025年上半年,A股總市值突破100萬億元大關,完成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里程碑式跨越。
A股市場呈現兩段明顯的上漲行情。一季度,滬指從3160點爬升至3400點以上,6月26日達到階段高點3462.75點。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整體表現穩健。全市場主代碼基金產品中,3064只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爲3.052%,7193只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爲-0.87%,5219只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爲6.57%。
北交所主題基金在2025年上半年的表現令人矚目。數據顯示,北證50指數上半年累計上漲約39.45%,北交所主題的公募基金也因此霸榜全市場公募基金漲幅前十名單中的8席。
華夏、匯添富、中信建投、景順長城、萬家、泰康旗下的北交所題材的公募產品半年漲幅均超過100%,分別達178.76%、139.05%、135.67%、123.68%、107.12%、100.16%。
北交所主題基金的優異表現,得益於北交所市場的吸引力不斷增強。截至今年7月2日,北交所上市公司總計有268家,總市值超8000億元,其上市公司主要爲創新型中小企業,具有高研發投入、專精特新集聚、戰略性新興行業等特徵。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募機構在北交所的重倉配置金額達到67.43億元,較2024年末增長24.45%,創歷史新高。同時,配置北交所股票的公募機構數量也從2024年末的29家增至34家。北交所市場的活躍,爲相關主題基金提供了豐富的投資機會。
銀河證券認爲,隨着專精特新指數的推出、新股發行的穩步推進和更多併購重組項目落地,北交所的交投活躍度和市場關注度有望維持在較高水平,北交所板塊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後續可關注兩個方向,一是自上而下聚焦北交所新質生產力,關注佈局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新消費等新興行業,商業模式及主要產品在A股市場具有“稀缺”屬性的公司;二是自下而上基於財務指標篩選,關注業績增速高、研發投入強、產能釋放潛力大、成長性較強的公司。
從上半年定增“成績單”來看,九成公募機構斬獲浮盈。按6月30日的收盤價統計,公募定增浮盈金額達24.43億元,平均浮盈比例達22.33%。其中,易米基金浮盈比例最高,達到47.6%,東海基金、鵬華基金、平安基金、朱雀基金等浮盈比例也接近40%。
回顧2025年上半年的定增投資,財通基金分析認爲,市場最大的變化主要有兩點:一是定增折扣。上半年整體報價熱情很高,自2月份開始,市場未出現定增未預期下的“追加”情況,整體折扣力度較往年小一些,這可能與定增上半年解禁市場的表現尚可有關。二是市場參與者更加豐富,地方國資參與度也有增加趨勢。
“喫藥行情”持續演繹
醫藥板塊基金在2025年上半年同樣表現不俗,成爲主動權益型基金獲得超額收益的另一重要來源。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全市場1萬多隻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中,超七成獲得正收益,其中多隻醫藥主題基金漲幅超50%。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以86.48%的收益率位居全市場首位,長城醫藥產業精選、中銀港股通醫藥、永贏醫藥創新智選等7只重倉醫藥板塊的基金躋身收益前十。
醫藥板塊的強勢表現,主要得益於創新藥領域的爆發。2025年上半年,創新藥自年初以來逐步回暖,並在二季度持續發力。基金經理張韡表示,隨着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創新藥企業的長期成長潛力逐漸顯現。其管理的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重倉港股創新藥標的,前十大重倉股包括榮昌生物、科倫博泰生物-B、信達生物等,均在半年內實現了股價的翻倍增長。
對於這波行情,業內仍存不小分歧。一部分看好醫藥行業價值的重估已經開啓;另一部分謹慎者則擔心,空頭出清的尾聲依然沒有結束。但從中長期來看,國內的創新藥國際競爭力增強也是國內外資本持續看好的關鍵因素。
中國銀河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醫藥板塊經歷較長時間調整,整體估值處於較低水平,且公募持倉低配,2025年在支持引導商保發展的政策背景下,支付端有望邊際改善,創新藥械有望獲益。醫藥行情將迎來持續性修復,結構性機會依然存在,從短期和中長期確定性增長角度來選擇標的,看好創新藥產業鏈在今年持續良好表現。
展望下半年,研究機構建議,穩健型投資者可以考慮寬基指數ETF和指數增強基金,並關注紅利價值類基金的投資機會。同時,隨着北交所市場的持續活躍和醫藥板塊的長期增長潛力,相關主題基金仍有望爲投資者帶來可觀的收益。
截至6月30日,南向資金2025年半年規模達6841.90億元,這一數值已經接近2024年全年的7440.31億元,是2023年2894.50億元的2倍有餘。這也使得486只QDII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達25.35%,港股醫藥、全球消費、黃金都是QDII基金進行全球資產配置的主要板塊。
總體來看,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業績的亮眼表現,離不開北交所主題基金與醫藥板塊基金的突出貢獻。這兩大賽道的基金不僅爲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也爲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思維財經出品)■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