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字節跳動(以下簡稱“字節”)旗下面向專業開發者的AI原生集成開發環境(IDE)工具TRAE Agent開源。
而在6月底,字節在ESG領域也進行了一筆大動作,向美國氣候金融公司Rubicon Carbon購入其旗艦產品Rubicon Carbon Tonnes®超10萬噸,即超10萬噸的碳信用額度。
兩筆看似不相關的佈局,恰逢字節AI戰略推進的關鍵節點——此前,豆包大模型1.6的降價和火山引擎正加速爭奪雲計算市場份額。
當技術野心撞上環境責任,字節補“碳票”的背後,是一場事關算力擴張與可持續增長的平衡。
從TRAE開源到算力飢渴
2024年6月,字節推出了Marscode編程工具。2025年1月,TRAE發佈。從Marscode偏向於輕量化的IDE(集成開發環境)插件,再到偏向獨立IDE工具,字節鋪墊AI Coding這條道,開始從“效率加速器”到“開發新範式”。
TRAE作爲國內首個AI原生IDE工具,上線半年月活突破百萬。字節技術副總裁洪定坤稱,項目開發85%的代碼可讓TRAE生成。目前字節內部已有近八成的工程師在用TRAE等AI Coding類產品輔助開發。
不過,AI Coding更偏向於垂類,主要面對開發者。就像TRAE的名稱來源“The Real AI Engineer”,字節寄託在其身上的願望就是,TRAE最終能夠像人一樣完成端到端的任務,以智能生產力爲核心,無縫融入開發者的流程。
同時,AI Coding也是AI領域盈利最大的賽道之一。由於提升編碼效率、減少重複性工作和bug修復等作用十分明顯,開發者往往願意付費使用這類工具。例如,海外盈利增長最快的AI Coding產品Cursor,在上線的20個月內,即實現1億美元的年化經常性收入;2年內,增長至3億美元。
作爲開發流程的重要工具,AI Coding類產品註定是AI業務變現的支點。目前字節的AI業務已通過算力、模型及應用的全棧佈局,形成了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MaaS(模型即服務)和SaaS(軟件即服務)協同的AI矩陣。
算力層面,字節主要通過火山引擎對大模型和應用提供算力支持,對企業用戶提供AI雲計算服務;模型層面則以豆包大模型爲核心,實現在應用層面AI助手、AI社交、AI圖像等多領域賽道落地。
2025年第一季度,火山引擎憑藉豆包大模型46.4%的調用量市場份額撕開突破口,正試圖以Agent爲支點撬動千億雲市場。
此次字節TRAE的開源策略直指生態構建——即通過降低開發門檻吸引開發者,爲豆包大模型和火山引擎平臺輸送燃料。
“TRAE的目標是AI Development,而不僅是AI Coding。”洪定坤在6月的火山引擎Force大會上直言。在近期的SWE-bench Verified排行榜上,TRAE Agent已拿到了75.2%的求解率分數。
與此同時,這種“技術普惠”也會帶來算力需求的激增。
“希臘級”的碳足跡
隨着字節旗下抖音在國內、TikTok在國外的廣受歡迎,其算力狂歡的代價逐漸顯現。
碳覈算機構Greenly的研究顯示,2023年僅TikTok在美英法三國的碳排放就達760萬噸CO₂e(二氧化碳當量)。據此推算,其全球年排放近5000萬噸——這個數字近乎希臘在2023年的全國總排放量5167萬噸。
此外,TikTok用戶日均停留45分鐘,人均年碳足跡48.49千克,超過Youtube的40.17千克和Instagram的32.52千克,爲海外各大社交平臺最高。
在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綠色雲端2024》排名中,字節也落後於騰訊(00700)、阿里巴巴(09988)和百度(09888)。該報告顯示,在10家中國雲服務企業中,字節跳動因未披露用電總量、碳排放等關鍵數據,以54.72分(未及格)位列第四,落後於BAT。但字節2024年營收1550億美元、淨利潤330億美元的財務數據,均超過了BAT。
高盛報告指出,2023-2030年,AI將推動全球數據中心電力需求激增1.6倍。AI訓練和推薦算法的負載日與劇增,字節爲穩固技術護城河,正加速數據中心建設。
不過,字節綠色低碳的目標也在進行中。
字節2024年披露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提到,2024年5月,北京盈都D座工區成爲字節首個使用綠電的樓宇。當年5月至12月,該樓整體綠電使用佔比超過90%,較傳統用電模式減少約1496噸CO₂e碳排放。
2024年,字節在成都的抖音天府大道廣場工區綠色園區,完成了60千瓦屋頂太陽能光伏系統以及非機動車棚太陽能光儲充系統的安裝。截至2024年底,屋頂系統累計發電5182千瓦時,相當於減少排放27.9噸CO₂e;非機動車棚系統累計發電420千瓦時,減排4.99噸CO₂e。
字節最近正計劃在山西大同投入6.14億美元,建設超1.2萬個12千瓦的服務器機櫃和510個網絡機櫃的高密度數據中心,爲大模型訓練預備低成本、低碳電力。
代碼與碳匯的競速
2023年3月,字節提出”2030年運營碳中和“的目標。這次購入10萬噸碳信用額,也是字節提出碳中和目標後的首筆大額碳交易。
“字節跳動計劃至少削減90%的運營排放,並使用碳信用額抵消剩餘的10%”,Rubicon Carbon CEO Tom Montag稱。
此次採購的10萬噸Rubicon Carbon Tonne®(RCT)融合了基於自然的即時減排與長期碳移除項目,正是爲填補這“最後10%”的缺口。
"購買碳信用是抵消短期排放的必要手段,但要實現真正可持續的碳中和,僅依賴碳信用是遠遠不夠的。"安徽省經濟研究院低碳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湯麗潔對此警示稱。
“購買碳信用本身並非減排,而是對監管和投資者期待的回應。”綠色創新發展研究院劉雪野指出。
而購買碳信用額也只是字節做出的環保舉措之一。2月19日,瑞士碳捕獲公司Climeworks宣佈與TikTok合作,以增強碳去除解決方案,包括直接空氣捕獲(DAC)、生物炭和重新造林。
這種模式與微軟(MSFT)等科技巨頭的路徑一致。微軟2025年5月與Rubicon簽訂1800萬噸碳信用額;2025年4月,Meta(META)則與林業資管公司EFM達成協議,到2035年提供67.6萬份基於自然的碳信用。
目前,在代碼和碳匯上,字節的戰略已形成閉環。一方面,通過TRAE開源、豆包降價擴大開發者生態,爭奪MaaS等市場份額;另一方面,計劃用碳信用中和算力擴張的污染,爲火山引擎貼上“綠色雲”標籤。
當TRAE生成的代碼流淌,字節跳動的服務器正以每小時數萬度的速度吞噬電力。這場“碳補票”行動與其說是終點,不如說是起點——在AI競賽與碳中和的夾縫中,技術巨頭的真正考題,是如何讓算力的膨脹速度與清潔技術的迭代速度達成平衡。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