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港交所
海報新聞記者 周凌峯 報道
民生銀行(股票代碼:600016)近期再度吸引市場關注。其大股東香港立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立業”)通過場外交易增持約1.99億股H股,0.455%。據悉,香港立業集團有限公司爲深圳市立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業集團”)旗下企業。
此次增持後,立業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對民生銀行的持股比例達4.945%,即將觸發5%舉牌線,爲該行第四大股東。
2023年三季報
2024年一季報
這一行爲不僅是對民生銀行未來發展的信心表達,也被視爲市場資金流向的積極信號。海報新聞記者注意到,立業集團自2023年9月末首次現身民生銀行大股東之列以來便持續增持,從民生銀行2023年三季報來看,彼時的立業集團以3.37%的持股比例首次進入前十大股東行列,位列第七位。截至2024年一季報,立業集團持股比例已提升至4.49%,股東排名躍升至第四位。從市場行爲角度來看,立業集團的持續增持也顯示出其對銀行發展前景的樂觀預期。
主力資金突襲,背後釋放哪些信號?
根據港交所披露,立業集團此次增持均價約爲每股2.624港元。增持後,其持股比例距離5%的舉牌線僅差0.055個百分點。隨着持股比例提升,市場對民生銀行的關注度也在增加。不少分析人士認爲,立業集團的增持可能引發更多機構投資者的跟進,進而推動股價上漲。
2024年年報
2025年一季報
回顧民生銀行股東變化,2024年年報顯示立業集團持股已在不斷增加。至2025年一季報,該行前三大股東分別爲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大家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萬能產品、大家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產品。深圳市立業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穩定在4.49%。
不過,香港立業集團有限公司在當時的公開報告中未單獨列示相關持股信息。此次其突然增持H股,無疑將市場對民生銀行股權結構的關注度提升到新高度。
除香港立業集團外,民生銀行股東結構近年來持續動態變化。泛海集團曾爲重要股東,在2023年三季報時以4.12%的持股比例位列第六大股東。但民生銀行副行長黃紅日在今年4月業績發佈會上透露,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股東名冊,泛海集團僅持有1股該行股票,已非主要股東。
中國民生銀行關於向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報送持股百分之五以上股東覈准申請暨主要股東擬增持本行股份的公告
2024年12月,劉永好及其掌控的“新希望系”抓住機會,通過南方希望實業、新希望六和投資、新希望化工連續在二級市場增持民生銀行股份並完成舉牌。至此,“新希望系”躍居該行第二大股東,目前持股比例爲5.27%。
此外,四大AMC之一的中國長城資產也進入視野。在民生銀行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上,現任中國長城資產副總裁鄭海陽,已被提名爲民生銀行第九屆董事會非執行董事候選人。該行董事會祕書、副行長李彬回應稱,根據《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持有3%以上的股東有權提出董事候選人,目前長城資產已經達到該標準,所以該行董事會同意提名其爲董事候選人,並且提交本次股東會。
民生銀行業績概況(來源:東方財富)
財務業績穩步向好
在財務業績方面,民生銀行近年來的戰略轉型成效逐步顯現。董事長高迎欣在股東會上表示,銀行對業務結構進行了較大調整,全面轉向基礎業務和產品,聚焦客戶拓展和基礎夯實。行長王曉永稱,該行2025年一季度經營業績超出預期。
數據顯示,該行2021年到2024年累計處置不良資產3446億,累計實現現金回收953億元,現金回收率達到了27.7%,累計實現了覈銷資產現金回收345.7億元。
關於東方集團和泛海集團的相關不良資產,黃紅日在6月26日的民生銀行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東方集團2024年末在民生銀行的貸款餘額爲76.4億元,較2023年末減少19億元。同時,相關貸款的擔保物系北京地區土地、商業房地產等抵押物,抵押率較爲充足。截至今年5月末,該行向法院就東方集團5筆案件提起訴訟,並且完成了相關財產的保全。該行表示,預計相關訴訟損失金額將不會太大,但具體金額需考慮案件的進展。
“泛海系”貸款方面,黃紅日介紹稱,截至2024年末“泛海系”在該行貸款餘額爲184.84億元,主要擔保物爲武漢地區土地,武漢中心大廈在建工程抵押,包括部分商業地產和股權質押。截至今年5月末,民生銀行與武漢中心大廈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的2筆訴訟已經發布立案執行公告,與泛海控股集團的6筆訴訟已取得生效判決和予以執行的立案。黃紅日表示,“泛海系”在該行的存量違約貸款,抵押率較爲充足,隨着房地產市場企穩回暖,相關資產回收或有所提高,但仍需觀察外部形勢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