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雲55.8%股份遭質押 萬科年內六獲深鐵累計211億元馳援

市場資訊
07-0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

  市場正等待萬物雲的下一步戰略動作,以驗證這場資本博弈中的主動權歸屬。

  中房報記者 梁笑梅丨北京報道

  7月7日,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02602.HK,以下簡稱“萬物雲”)與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科”)同步發佈的公告揭開一場資本“自救”行動的序幕。

  公告顯示,萬科將持有的1.17億股萬物雲股份(佔總股本10.11%)質押給大股東深圳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地鐵”),爲15.51億元存量貸款提供擔保。以萬物雲過去30個交易日均價20.8港元/股計算,質押股份市值約22.16億港元,質押率設定爲70%。更值得關注的是,深圳地鐵同日向萬科新增62.49億元借款,並對8.9億元舊債予以展期,使得2025年以來深圳地鐵對萬科的“借款”總額攀升至21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萬科年內第六次向深圳地鐵求援。公告披露,此次質押後萬科累計質押萬物雲股份比例已達55.8%,距離其57.12%的實際控股權僅一步之遙。市場擔憂情緒迅速反應——公告次日萬物雲股價振幅達5.7%,投資者擔憂重蹈恒大物業134億元存款被質押的覆轍。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這場資本運作折射出地產行業深度調整期的典型困境。同策研究院聯席院長宋紅衛強調:“物業公司現金流充裕,這是萬科集團層面的融資需求。”而一位資深物業分析師則警示:”當優質抵押物耗盡,萬物雲股權已成最後籌碼。”鏡鑑諮詢創始人張宏偉認爲,“此舉實質是萬科對多元化業務的戰略重構。”而一位接近萬物雲的人士則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此舉是常規操作。”在物業板塊估值持續承壓的背景下,這場涉及上市平臺控制權邊界的資本博弈,正在考驗各方智慧。

  ━━━━

  55.8%質押背後的資本博弈

  翻開深圳地鐵2025年對萬科的救助清單,可見一組驚人的數據:2月10日28億元、2月21日42億元、4月29日33億元、5月14日15.52億元、6月6日30億元,加上此次62.49億元新增借款,累計金額達211.01億元。

  “這反映萬科可抵押資產已接近枯竭。”一位資深物業分析師表示,萬物雲作爲港股上市平臺,其股權流動性好、估值透明,成爲融資談判中的“硬通貨”。但高風險在於,此次質押設置130%的預警線,若萬物雲股價下跌23%,萬科需追加抵押或提前還款。

  宋紅衛則認爲風險可控:“深鐵與萬科是‘命運共同體’。”他列舉三個關鍵數據:萬物雲第三方在管面積佔比超過60%、2024年經營性現金流19.2億元、資產負債率55.55%,即便發生極端情況,萬物雲也有獨立生存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萬物雲控制權隱患已然浮現。公告顯示,萬科通過多層架構實際控制萬物雲57.12%股份,此次質押後,其自由支配股份僅剩1.32%。張宏偉分析稱:“深圳地鐵可能要求萬物雲加速規模擴張,以提升抵押物價值。”這從質押協議中的條款可見端倪——債權方對標的資產價值保持動態監控。

  一位參與過房企債務重組的投行人士透露:“此類高比例質押通常伴隨對賭條款。”雖然萬物雲公告強調“不影響正常經營”,但業內人士擔憂,當母公司償債壓力與子公司發展目標衝突時,職業經理人將面臨艱難抉擇。

  ━━━━

  從優質資產到融資籌碼

  在資本市場,物業板塊正經歷價值重估。數據顯示,2021年行業高峯期,頭部物企市盈率普遍超過30倍(如碧桂園服務曾達50倍以上),而2023年港股物企平均市盈率已降至13.9倍,2024年進一步下探至8.9倍,若以2021年峯值30倍爲基準,當前估值縮水約70%~80%。萬物雲當前市盈率約爲20倍,雖高於行業均值,但相較其上市時的估值已然下降不少。

  事實上,近期物業板塊估值承壓,此類股東層面的資本動作可能加劇市場擔憂。“對於萬物雲而言,提升增值服務佔比與佈局新賽道有利於穩定投資者預期。” 宋紅衛認爲,萬物雲僅靠傳統物業費難以支撐估值,需證明科技賦能與城市服務的盈利潛力。

  張宏偉則提出更激進的策略:“物業行業仍處成長期,萬物雲應在一二線城市‘背水一戰’。”他以鏈家搶佔上海市場爲例,建議萬物雲通過合夥人機制快速提升市佔率,“在單個城市做到絕對領先,才能重構估值邏輯”。

  上述資深分析師則強調透明度建設:“需明確質押條款中的控制權邊界,避免‘暗箱操作’猜測。”他建議萬物雲增加自願性披露,例如定期說明大股東質押股份的處置條件。

  “輕資產公司的優勢在於靈活,萬物雲若能以規模與利潤證明獨立價值,反而可能獲得大股東更多資源傾斜。”張宏偉表示。

  事實上,市場正等待萬物雲的下一步戰略動作,以驗證這場資本博弈中的主動權歸屬。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楊紅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