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美股投資網
2025年上半年,在美股遭遇波動、通脹、關稅等多重挑戰的背景下,散戶投資者不僅沒有退縮,反而再次爆發出強大的交易熱情。據納斯達克數據顯示,散戶買入股票金額高達3.4萬億美元,賣出3.2萬億美元,總交易額高達6.6萬億美元。
即便面對標普500一度回調、納指曾陷入技術性熊市,散戶資金依舊堅定湧入市場,顯示出極強的看漲信心和逢低買入傾向。Vanda Research 的數據進一步佐證了這一點:2025年上半年,散戶淨買入規模達到1553億美元,超過了2021年 meme 股熱潮時期的歷史紀錄。美股“這列火車”不僅沒有停下來,反而正提速前行。
美股投資網認爲,造成這一局面的關鍵原因之一,是“美國例外論”的盛行和特朗普“解放日”關稅所引發的大規模抄底潮。隨着美國在AI、能源、科技等多個領域展現出相對全球的優勢,許多散戶堅定押注美國資產。英偉達、特斯拉、Palantir 等人氣股交易活躍度居高不下,而追蹤指數的ETF,如SPDR S&P 500 ETF Trust 與 Invesco QQQ 也成爲散戶的重要買入標的。據Vanda測算,2025年上半年散戶平均每日淨流入達13億美元,較2024年大幅增長21.6%。不僅交易量創新高,投資者的組合回報也相當可觀,整體平均漲幅爲6.2%,與標普500指數的6.1%基本持平。
與此同時,市場結構正在發生重要轉變。曾被大型科技公司主導的行情,如今正在向更廣泛的板塊擴散。最新數據顯示,小盤股指數Russell 2000在近幾個月強勢反彈,資金正在從科技巨頭流向週期性板塊、消費股以及成長型中小盤公司。這種“從巨頭到普漲”的風格切換,不僅反映出市場廣度在恢復,也爲散戶提供了更多投資機會。尤其是那些此前估值低迷、基本面逐漸修復的公司,正受到資金青睞。業內普遍認爲,在AI推動的技術革命大背景下,一批“配套型”企業——如數據中心運營商、芯片供應鏈和AI SaaS服務提供商,或許纔是下一個爆發點。
美股大數據在微觀層面,投資者也需警惕風險。當前標普500的前瞻市盈率已逼近22倍,遠高於歷史平均水平。市場的強勢上漲讓許多投資者擔憂“金髮姑娘”行情是否已經走到了盡頭。一旦宏觀經濟數據回落,或者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再次收緊,市場回調的風險依然存在。儘管目前降息預期有所升溫,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仍保持謹慎態度。部分分析師認爲,若通脹遲遲不降,可能延後降息步伐;而如果經濟疲弱,則會倒逼聯儲加快寬鬆。這意味着未來幾個月,市場將高度敏感於政策信號與宏觀數據的聯動。
除了宏觀與政策因素,2025年下半年還有兩個關鍵看點不容忽視。首先是特朗普“暫停加徵關稅”政策是否續簽——7月中旬即將成爲一個風向標;其次是財政支出方向與AI基建投資力度。如果這兩個變量能夠穩定持續,美股或有望延續結構性上漲趨勢。反之,則可能觸發市場重新定價。
綜合來看,2025年美股展現出“高風險、高參與、高成長”的三重特徵。散戶投資者依舊是這場盛宴中的主力軍,他們不僅在數據層面引領成交量,還在板塊選擇和投資風格上不斷推動市場演進。在此背景下,建議投資者維持多元配置策略:在科技AI主線保持核心倉位的同時,關注成長性中小盤標的的輪動機會,同時保留部分防禦性資產以對沖潛在波動。
如果說2020年後是散戶覺醒的元年,那麼2025年或許正是散戶全面參與、策略成熟化的一個新階段。只要市場不爆雷、政策不轉向,這股由數千萬美股散戶驅動的力量,將繼續重塑市場格局。
【如需和我們交流可後臺回覆“進羣”加社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