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僱族貸款迎來好消息!四大行終於鬆口,貸款門檻降低了

澳洲財經見聞
07-08

過去,自僱人士要從大銀行拿到房貸,常常得提供連續兩年財務報表,對很多剛起步或剛復甦的小企業主來說,簡直是“被拒之門外”。

但現在情況正在改變。

澳洲四大銀行——澳新銀行(ANZ)聯邦銀行(CBA)國民銀行(NAB)和西太銀行(Westpac)——紛紛調整政策,允許自僱申請人只提交最近一年的收入數據,這對廣大生意人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

這對自僱族意味着什麼?

財務貸款機構 Unconditional Finance 的負責人 Chris Raymond 表示,這種從“看兩年平均”轉向“只看一年表現”的改變,尤其有利於疫情後快速反彈的小生意

“很多小企業去年賺得不錯,但因爲前一年數據差,被拉低了貸款額度。現在只看最近一年,終於能按‘真實實力’來評估借款能力了。”他說。

不過他也指出,雖然四大行在進步,但相比中型銀行和非銀行機構(non-bank lenders),它們在靈活性上還是落後一步

例如,大銀行往往會重複計算公司賬上已經入賬的債務,而中型銀行則更實際,不會“重複計債”。

爲什麼小老闆貸款總比打工人難?

AAA Financial Group 的總經理 Melissa Ashcroft 指出一個很現實的現象:

“有時候,打工的員工憑一份合同和工資單就能貸款,但請他的老闆卻要面對一堆財務審查和證明文件,這說不過去。”

她認爲,允許使用一年財務數據,是讓貸款制度更公平的一大步,特別是對那些剛過創業期、還沒存夠兩年財報的新公司來說,是一次機會窗口。

不過,她也坦言,很多結構複雜或資料不全的客戶,仍然更適合找非銀行貸款機構,因爲這些機構在文件要求和政策上更有彈性。

借款建議:你可以考慮問銀行這些問題

Ashcroft 建議銀行未來還能做得更好,比如:

  • 允許用“12個月BAS稅務報表 + 會計師證明信”替代完整財報;
  • 更靈活地評估企業主的還款能力,比如不死摳標準格式,而是結合生意表現、賬戶流水等;
  • 理解自僱族“雖然不符合模板,但很多人理財很自律,還款能力強”。

爲什麼銀行現在重視自僱客戶?

因爲這個羣體真的越來越大了。

澳洲小企業和家族企業專員(ASBFEO)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全國有62.5%的企業主是自僱人士。而澳洲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自僱人士的勞動收入在2025年第一季度增長了5.5%,達到295億澳元

換句話說,自僱經濟正在成爲澳洲的主力軍。

總結一句話:

“自僱族貸款,越來越有戲了!”

尤其是你的生意最近盈利不錯,卻苦於沒滿兩年財務記錄?現在就可以主動找銀行聊聊,看看是否符合“一年收入評估”的新政策。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