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港股創新藥板塊成了港股市場中最大的“黑馬”。
截至6月末,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年內漲幅超60%,以雷霆之勢領跑港股市場。
在板塊高歌猛進之際,6月30日,恒生指數公司宣佈對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進行關鍵修訂:明確剔除CXO企業,打造“純度”100%的創新藥指數。這次指數“提純”,無疑讓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有了更大看頭。
目前市場上唯一跟蹤這隻指數的ETF是恒生創新藥ETF(159316),近期也受到了較多資金的關注,最新規模已較一個月前翻倍。(數據來源:Wind)
超預期表現的底層邏輯
今年,港股創新藥板塊的強勢表現確實出乎意料。
不過,港股創新藥板塊集體大漲並非單純的“概念炒作”,其背後有很強的邏輯支撐。
整體而言,港股創新藥板塊爆發背後,其實是中國創新藥行業在國際地位的提升,並隨之帶來的格局重構。
今年以來,跨國藥企大幅增加我國創新藥專利的採購,1-5月採購金額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跨國藥企是醫藥領域最專業、最權威的“投資人”之一,他們的認可證明了我國創新藥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跨國藥企大幅增加我國創新藥專利的採購也成了年初以來股票市場重新定價我國創新藥資產價值的重要依據。而從中長期來看,大型跨國藥企加快從我國採購創新藥專利的趨勢有望持續:從需求端分析,跨國藥企自身面臨降藥價和專利到期等壓力,迫切需要向外部採購專利;從供給端分析,我國創新藥產業具備試錯成本低、研發效率高等優勢,目前國內管線儲備已躍居全球第二,成爲跨國藥企專利收購主要來源。
此外,港股創新藥板塊爆發還和藥企商業模式的變化有關。近年來,以百濟神州、信達生物等爲代表的創新藥巨頭,通過對外專利授權(license-out)構建全球化收入體系。這類企業不僅享受藥品銷售分成,更在研發階段就能獲得數億美元的首付款,而這能直接改善企業的業績,併爲股價上漲帶來驅動力。
以百濟神州爲例,2025年一季度百濟神州實現營收80.48億元,同比增長50.17%。在業績增長驅動下,百濟神州股價持續上漲,截至7月2日收盤,其年內漲幅超過40%。
指數“提純”的戰略意義
6月30日,恒生指數公司宣佈對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進行關鍵修訂。
本次指數修訂的核心動作爲“剔除CXO企業”。根據恒生指數公司披露的新編制方案,指數首次在規則中明確提出:“主營業務在CXO行業的公司將被剔除,包括委託研究機構(CRO)、委託生產機構(CMO)和委託研發生產機構(CDMO)”。這次指數修訂,將一次性剔除5家CXO企業、合計權重約20%,它們年初以來的漲幅均落後於指數整體表現。修訂生效後,指數成份股將全部爲創新藥企。
爲何要刪除CXO企業?其核心原因在於CXO企業和創新藥企業的商業模式有很大不同。
資料顯示,CXO企業雖服務於創新藥產業鏈,但“不直接獲取核心知識產權,不承擔研發風險,也不分享專利授權收益”。這與真正從事藥物發現的藥企存在根本差異。以藥明生物爲例,其商業模式本質是研發代工,2024年CRDMO服務實現營收183.63億元,營收佔比爲98.33%。
作爲對比,創新藥企業的營收直接來自其核心產品,商業模式本質是創新驅動營收。還是以百濟神州爲例,核心產品澤布替尼在今年一季度全球銷售額達7.92億美元,很顯然,創新藥企業可以直接享受創新藥價值爆發紅利。
整體而言,由於CXO與創新藥在商業模式和產業鏈價值分配上存在明顯差異,因此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剔除CXO後,能夠更純粹地聚焦創新藥核心公司,也可以有效表徵本輪創新藥產業發展趨勢。修訂規則生效後,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將成爲目前ETF跟蹤的指數中首批“純度”達100%的創新藥指數。
如何抓住指數升級紅利?
回測顯示,指數經過“提純”後表現將有全面的提升。
若按新方案運作,2023年發佈以來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的年化收益率將達32%,較原指數提升近10個百分點(原指數年化收益率爲22.2%);夏普比率從0.55升至0.85,風險收益比顯著優化。
尤其在2024年行業調整期,修訂版指數跌幅收窄至4.5%(原指數跌11.5%),抗波動能力明顯增強。
整體而言,提純後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質地”更佳,表現也更好。那麼投資者怎麼抓住指數升級帶來的紅利?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恒生創新藥ETF(159316)是目前唯一跟蹤該指數的工具。
資料顯示,其場內份額可像股票般交易,場外則通過聯接基金(A類024328/C類024329)覆蓋。
此外,在A股市場上,還有創新藥ETF易方達(516080,聯接基金A/C:019666/019667)等產品,覆蓋創新藥全產業鏈,匯聚恆瑞醫藥、復星醫藥等A股創新藥主力軍。
當然,未來醫藥行業的投資機會不僅限於創新藥,從基本面、政策面、估值面等維度分析,醫藥行業各細分領域均處在邊際改善或持續回升的趨勢中。因此,未來醫藥各細分領域或均有投資機會,只是節奏和幅度可能有所差異。
例如,醫藥ETF(512010,聯接基金A/C:001344/007883)聚焦A股醫藥衛生行業龍頭,全面覆蓋化學制藥、醫療服務、醫療器械等未來健康產業細分環節,目前產品規模超200億元、位居同標的ETF第一;港股通醫藥ETF(513200,聯接基金A/C:018557/018558)則聚焦港股通範圍內的醫藥衛生行業龍頭,包含創新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關鍵領域,產品最新規模超20億元、在同標的ETF中居首。
目前,易方達基金旗下的醫藥產品線佈局已較爲完善,覆蓋A股、港股和美股,既包含能夠表徵醫藥行業整體趨勢的指數產品,也包含成長預期較高的細分領域產品,能夠滿足不同類型投資者的配置需求和交易需求。
風險提示:文中觀點僅供參考。所提及成分股不作爲推介,指數基金存在跟蹤誤差。購買前請認真閱讀 《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