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董芮菡 記者 王東)6日清晨,尚志市馬延鄉紅升村脫貧戶吳樹忠家的院子裏生機盎然。一早,吳樹忠踩着露水在菜畦裏忙碌,雙手麻利地拔除平貝周圍的雜草。他說,收穫就在眼前。
“你看這新冒頭的平貝芽,比去年壯實多了!”吳樹忠直起身,手指着腳下整齊的苗牀向記者“炫耀”,“前陣子我剛賣完一茬,刨去成本淨賺1000多元。這新種的一畝多地,再加上旁邊那片大豆地,今年咋也能再添2000多元收入。”
馬延鄉農業技術推廣站技術員提着藥箱走進院。“吳大哥,我來看看平貝的長勢。”說着話,技術員蹲下身仔細查看葉片,又掏出尺子量株距,並仔細叮囑,“你這管理得挺到位呀,最近雨水多,得注意防根腐病。我帶了點生物菌劑,按比例兌水澆上就行。”吳樹忠趕緊上前接過生物菌劑,一再表示“可太謝謝你了!”技術員告訴記者,鄉里給每個脫貧戶都配了技術包,有問題可以隨時打電話,他們隨叫隨到。
馬延鄉黨委書記站在田間,望着連片的農田說:“鄉村振興的‘落腳點’在增收,對脫貧戶來說,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就是實實在在的增收點。我們今年組織了農技專家包片指導,打通了從種植到銷售的全鏈條。現在全鄉像吳樹忠這樣的脫貧戶,家家都有‘增收小菜園’,戶均年增收穩定在2000元以上,小庭院真正成了‘聚寶盆’。”
下一步,馬延鄉將緊盯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和成效鞏固四大方面,依託生產獎補、穩就業生產獎補、跨省務工交通補貼、雨露計劃等,全力幫助脫貧戶、監測戶增加收入,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各項重點任務提質增效。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