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四大證券報精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7月7日(星期一),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回購增持熱度不減 分紅頻次增多 A股投資價值穩步提升
據統計,截至7月6日,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設立以來,已有688家上市公司獲銀行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支持,貸款金額上限合計超1358.6億元。今年以來,436家上市公司獲銀行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支持,貸款金額上限合計865.77億元,新工具使用熱度不減。除回購增持外,A股市場上分紅頻次增多,釋放出上市公司回饋投資者、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意識提升的積極信號。
財政部:在政府採購活動中對部分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採取相關措施
財政部7月6日消息,財政部日前發佈通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經批准,財政部決定在政府採購活動中對部分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採取相關措施。通知明確,採購人採購預算金額4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醫療器械時,確需採購進口產品的,在履行法定程序後,應當排除歐盟企業(不包括在華歐資企業)參與。對於參與的非歐盟企業,其提供的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佔比不得超過項目合同總金額的50%。
半年度業績預告超七成預喜 機構扎堆調研高增長標的
近期,A股半年度業績預告披露呈現加速態勢。截至7月6日19時,A股共有54家上市公司對外披露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略增11家,扭虧3家,續盈4家,預增21家,已披露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整體保持了較好的盈利性。近期,多家上市公司披露業績預告後,引發機構扎堆調研,部分上市公司近期股價出現明顯波動。
築巢引鳳 創投風起 遼寧區域性風投創投中心呼之欲出
遼寧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戰巍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遼寧科技產業基礎紮實,創新底蘊深厚,近年來積極抓住全面振興新突破機遇,持續優化創投生態,實現共贏發展。
上海證券報
年中經濟透視 | 向“新”發力 “兩重”等重點項目牽引投資穩中有升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億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兩重”建設項目。至此,今年8000億元“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已全部下達完畢。與此同時,多地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的“進度條”加快。上海證券報記者根據公開信息統計,2025年以來多家上市公司中標項目涉及各類重點項目,主要聚焦於電網升級、軌道交通、高端能源裝備等領域。
多重紅利催生併購“樂土” A股公司“競逐”擬IPO資產
周恆製圖近日,建龍微納公告,擬併購漢興能源不少於51%的股權,後者曾申報創業板IPO。建龍微納並非孤例。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2025年至今,A股公司宣佈併購擬IPO企業的案例已達23個,並呈加速趨勢。自2024年9月24日“併購六條”發佈至今,有40家A股公司披露相關事項(包含已終止)。
結構性機會持續湧現 多路資金快步入市
在國內市場結構性機會持續湧現的情況下,多路資金快步入市。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7月私募信心指數和加倉意願指數環比均小幅提升。截至6月末,倉位在五成及以上的私募佔比更是超過90%,環比5月末有所提高。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已有10餘家險企設立或增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入市總規模預計超過2000億元。除了機構資金,今年上半年個人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也顯著提升。
外資機構上半年調研A股公司近5000次
2025年上半年,外資機構對A股公司調研熱情持續高漲。Wind數據顯示,外資機構上半年累計調研A股上市公司達4766次,深證主板、創業板和科創板公司獲調研次數均過千。其中,匯川技術以485家外資機構調研量成爲最受外資機構青睞的A股上市公司。站在當下時點,多家外資機構認爲,當前A股市場吸引全球資本深度佈局,其中有不少結構性機會值得挖掘。
證券時報
遏制非理性行爲 程序化交易新規今起施行
滬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今起正式施行。隨着一系列涉及程序化交易的配套法規相繼實施,量化行業將向更規範、更高效的方向發展。
中方採取措施回應歐盟限制中企參與醫療器械公共採購
7月6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在政府採購活動中對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採取相關措施答記者問時表示,相關措施是爲了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的環境。中方措施只針對自歐盟進口醫療器械產品,在華歐資企業生產產品不受影響。
中國市場不乏機會 多家明星私募積極研判後市
進入下半年,股市將會如何演繹,明星私募發佈的最新預判也引起了市場的關注。近日,多家明星私募發佈的最新市場觀點顯示,其對後市態度整體都較爲積極。證券時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淡水泉在近日發佈的最新投資月報中稱,今年上半年市場的鮮明特徵之一,是避險思維讓位於機會思維,這與前兩年的情況存在明顯不同。
知名基金經理調倉動向曝光 密集參與醫療軍工板塊
證券時報記者梳理公告發現,基金經理在醫療和軍工兩大板塊上的動作較爲密集。融通基金萬民遠在一季度減持東方生物後,二季度再度轉爲增持,同時對陽光諾和進行了先加後減的操作;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在二季度新晉邁普醫學前十大流通股東,廣發基金吳興武則進行了減持;同時,廣發基金的陳韞中、永贏基金的高楠和李文賓對軍工股進行了增持。
證券日報
6月份全球製造業PMI指數持續上升 亞洲製造業仍是全球經濟穩定恢復重要力量
7月6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數據顯示,2025年6月份全球製造業PMI爲49.5%,較5月份上升0.3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環比上升,但仍在50%以下。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武威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綜合指數變化,2025年6月份,全球製造業仍運行在收縮區間,但指數連續小幅上升意味着全球製造業恢復力度有所提升。
6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社融或環比大增
6月份金融數據發佈在即。隨着5月份一攬子金融支持舉措陸續落地顯效,金融數據將出現哪些積極變化?《證券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專家,對6月份金融數據進行前瞻分析。總體來看,業界普遍預計,6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及社融均將環比多增。回顧5月份數據,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0.62萬億元,新增社融2.29萬億元。
強化與投資者利益綁定 公募基金管理人近期接連自購
近期,公募基金管理人接連自購。7月4日,大成基金髮布公告稱,大成基金及其高級管理人員、擬任基金經理將共同出資不低於1000萬元認購大成洞察優勢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並承諾至少持有1年。大成洞察優勢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募集期爲7月7日至7月22日,擬任基金經理爲李博,有大成企業能力驅動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大成精選增值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兩隻在管。此前,大成基金也曾發佈自購公告。
全方位立體化嚴打財務造假 證監繫統一年合計罰沒37億元
自去年7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證監會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做好資本市場財務造假綜合懲防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以來,監管部門加強部際協同和央地協同,推動建立常態化、長效化的財務造假防治機制。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去年7月5日以來截至今年7月4日,證監會和地方證監局對財務造假開出165張罰單(行政處罰),罰沒金額合計37億元。
責任編輯:王其霖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