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一架紅白相間的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簡稱eVTOL)從黑龍江加格達奇消防隊起飛,用時8分鐘飛行22公里,穿越大興安嶺原始森林抵達目標位置後,按計劃投下了滅火彈。
近日,這款名爲凱瑞鷗的“無人空中消防車”出現在“應急使命·2025”演習中,順利完成上述規定任務,成爲首個參與國家級應急消防演習的噸級以上eVTOL。
該演習由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主辦,今年首次公開徵集新裝備、新材料、新技術、新戰法參與。峯飛航空旗下的凱瑞鷗通過層層比測驗證,最終進入到演習名單中。
“應急使命·2025”模擬極端災害事故場景,凱瑞鷗的主要任務是撲滅大興安嶺的懸崖火情以及空投應急物資。懸崖火點通常難以靠近,是傳統救援力量無法企及的“死亡地帶”。
“我們不僅要了解周圍的山峯、風向以及衛星鏈路等情況,對航線進行規劃,還要結合技術手段明確火點的經緯度和高度,實施滅火任務。”峯飛航空高級副總裁孫銘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回憶稱。
峯飛航空2017年成立,總部位於上海,是國內最早投入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賽道的企業之一,擁有凱瑞鷗和盛世龍等機型。
凱瑞鷗爲2噸級貨運無人eVTOL,是全球唯一獲得型號合格證(TC)和生產許可證(PC)的噸級以上eVTOL。其最大載荷400公斤,航程達到250公里,巡航時速200公里,今年將陸續交付客戶。
凱瑞鷗的消防版機型由貨運版機型衍生而來。孫銘介紹稱,爲了便於拋投滅火彈和應急物資,消防版機型採用了艙門下開口設計,此外還加裝了衛星寬帶等通信設備,增加通信鏈路。
2023年,工信部等五部委聯合印發《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要推廣一批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和顯著應用成效的安全應急裝備。
在國內航空應急救援領域,滅火飛機、滅火直升機等傳統燃油機型是目前的主流。以直升機爲例,國家消防救援局原助理總監、中國航空學會航空應急救援首席專家閆鵬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透露,截至2024年11月,全國統一部署大中型救援直升機數量已由2018年70餘架增加至目前140餘架。
作爲新興應急裝備,eVTOL無需傳統機場和跑道即可起飛,響應速度快、維護成本低,可與傳統航空應急救援機型形成互補,協同作戰,大型無人駕駛eVTOL還具備長航程、超視距、大載重、高負荷等顯著優勢。
隨着eVTOL商業化時代的到來,航空應急市場成爲各家廠商爭奪的新熱點。
早在2020年,億航智能就曾推出無人駕駛的消防版eVTOL,可攜帶100升微生物滅火劑,在600米高空實施定向精準滅火。去年12月,億航智能與北京市房山區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億航智能將在房山區設立低空應急救援裝備全國總部,並計劃合作運營應急救援板塊業務。
2024年6月,御風未來旗下中小型eVTOL品牌福昆航空中標廣東省航空應急項目大中型無人機救援平臺,將在省內構建以2小時抵達災害現場爲半徑的無人機服務圈。同期,福昆航空還中標了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主要研究大載重eVTOL在未來消防滅火、應急救援領域的可行性。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