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化學博士隋毅跨界進入公募基金行業,成爲一位醫藥研究員。彼時,無論對於股票投資,還是醫藥行業,年輕的隋博士都是一位新鮮人。倏忽八年,他如今對於所覆蓋的醫療行業的認知已頗有底氣,深入的研究經歷讓他確信認知所能貢獻的價值,並形成了以定價爲基礎的投資框架,疊加跨行業的學習和比較,力圖爲持有人提供良好的投資體驗。
作爲醫藥研究員出身的基金經理,隋毅十分認同默沙東創始人喬治·默克的一句名言:“我們應當永遠銘記,藥物是爲人類而生產,不是爲追求利潤而製造的。只要我們堅守這一信念,利潤必將隨之而來”。在他看來,基金經理的使命與此類似:“基金管理需要堅持持有人利益最大化,隨之而來的是基金管理人的利潤。”
深度研究助力逆風翻盤
隋毅的投研之旅開始於一場史無前例的醫藥大牛市,但他卻是在牛市之後的逆風期嶄露頭角。逆風翻盤的伏筆埋藏在深入的日常研究之中——一家他長期跟蹤、研究的公司遭遇市場的非理性恐慌時,隋毅基於深刻認知向投資團隊提出了逆向的投資建議。
提問:您入行正值醫藥大牛市,對您的投資框架有什麼影響?
隋毅:我加入興證全球基金是在2018年12月,2018年上半年醫藥股在熊市環境中表現突出,接下來的兩三年都是醫藥大牛市。我作爲一個新人,性格相對保守,也不擅長於追逐熱點,在這樣一個大牛市中能抓住的東西很少。尤其是當很多標的大幅上漲之後,按照尋找補漲標的的思路去選股時,就容易遭遇價值陷阱,選到一些治理結構有問題、有瑕疵的標的。在持續的跟蹤中,我切實感受到了公司治理反映在經營水平上有顯著差異,逐漸願意給優秀的公司較高的估值,但當時醫藥領域的好公司都在很高的位置了,所以抱守好公司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在職業生涯初期的這場大牛市中,我遭遇了不少挫折,在持續反思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定價爲基礎的投資框架。
提問:從2022年開始,醫藥股也經歷一段漫長的調整,您是怎麼渡過這段逆風期的?
隋毅:醫藥行業裏面包括了週期、製造、消費、科技等各種類型的資產,可以見識到各種各樣投資的範式,即便在總量上沒什麼機會,但因爲行業裏東西足夠多,從中長期角度還是能夠找到一些機會。
2022年上半年,整個市場氛圍都比較壓抑,我跟蹤的一家公司一度在市場上遭遇了極度恐慌,在這之前我們做了大量的跟蹤研究,對公司基本面有比較深入的認知,恐慌出現後又做了進一步的研究確認,做出了市場過度恐慌的判斷,建議基金經理可以增持,並取得了不錯的收益。這次投研配合讓我更加確信基本面研究的價值,也是對過去幾年研究積累的正反饋。
2022年下半年,我從渠道、庫存和經營週期的改善的邏輯推薦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在幾年前受困於庫存積壓,藉助疫情產生的需求實現清庫,在那個時點已經表現出了明顯的經營週期向上趨勢,後來疊加疫情管控措施全面放開等催化因素,成爲我比較成功的一次選股。回顧這次投資,我認爲是價值疊加主題,我推薦的時候這隻股票的價值是低估的,又遇到了主題的強催化。催化因素在事前是預判不了的,但我們基於價值低估和經營節奏的邏輯去投資,即使沒有催化因素,中長期應該也會有不錯的回報。
提問:回顧過去七年半的投研經歷,您有什麼體會?
隋毅: 我是明顯感覺到從2022年開始,我選股票的勝率在逐年提高。這背後首先是對醫藥行業裏各種類型的資產和各種投資範式更加成熟,對於行業和公司都形成了自己的認知和判斷,在此基礎上就是對價值的判斷,也就是我最看重的定價。此外還有對經營節奏、經營週期的問題會考慮的更多,又結合了這類公司想賺什麼樣的錢,它是什麼樣的資產定位這些維度的考慮,決策和跟蹤的時候也會更加有的放矢。
定價是投資中的最重要的事
2024 年 4月 29 日,隋毅擔任興全新視野靈活配置定開混合基金基金經理助理,師從興證全球基金投資總監喬遷,逐步從研究走向投資崗位。從框架到方法,隋毅受到喬遷的影響頗深——“喬遷總的方法很難學,要求對公司和行業的理解非常深,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但確是我相信能夠走通的一條路。”
提問:請介紹一下您的投資框架。
隋毅:我的框架中,定價是一切的基礎,在此基礎上,纔會有大量的行業比較和公司比較,以及對市場估值比較,繼而選出一批有長期價值投資的公司構成組合。從終局角度講,我的組合應該是行業分散、個股分散,但目前我處在跨行業學習的一個過渡態,我的組合可能會相對超配醫藥行業,主要是考慮到我對醫藥行業認知和積累較深,但隨着對其他行業學習的深入,會逐步過渡到行業分散的狀態。
我認爲定價是投資中最重要的事情,同一只股票在同一基本面的前提下,不同估值水平所面臨的風險和未來的預期收益率是截然不同的,每個投資人只能賺取K線圖上一部分的收益,按照我的性格,我會選擇相對偏左側的收益,市場上一定是有更多的比我樂觀的人,一旦到達我認定的目標市值,我會結合我對市場和股票的理解逐步兌現收益。
提問:組合的收益來源將主要來源於選股?
隋毅:我是做醫藥研究員出身,在醫藥行業中,選個股、選細分行業非常重要。從2022年開始,我明顯感覺到我對行業理解深度能夠反映在選股質量上,所以我對基本面的置信度,對中長期行業趨勢加公司趨勢的判斷置信度是更高的,相信可以從基本面和產業趨勢的研究中獲得超額收益。
提問:爲什麼想在未來的組合中追求分散?
隋毅:我自己認爲資管行業最重要的是兩點,第一是追求收益率,第二是控制波動率,如果它波動特別大,沒有人拿得住,會造成非常大的損耗,所以我不太能容忍我的組合有非常大的波動或者回撤,分散是追求更低波動的一種方法,而不是爲了分散而分散。
提問:組合分散對行業拓展的要求會比較高?
隋毅:是的,這種方法要求投資人對公司和行業的理解要非常深,但是這個過程其實是需要非常長期的積累,比如醫藥我是積累四年之後纔有這個能力的,在其他行業的學習上沒有這麼多時間,但投資方法論有一些複用,在拓展到其他行業時可能學得更快一些,慢慢地對於這些公司和各類資產都熟悉起來,纔可能真正做到分散。
我非常認可的一種行業拓展方式,是先把各個行業最大的龍頭挑出來,去覆盤它的歷史,然後長期地研究、跟蹤,這對各個行業的理解是有非常大幫助的,有了這個之後再去挑一些未來幾年有可能有機會的公司,然後再去學、再去研究跟蹤,這是一個長週期的事情。
提問:從研究崗位步入投資崗位,您感覺最大的挑戰來自哪裏?
隋毅:因爲我過去研究生涯一直在醫藥領域,醫藥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是不太受宏觀經濟和國際局勢影響的,只需要研究清楚一家公司的基本面和一些行業趨勢,整個投資的邏輯鏈條是相對短的。所以我在研究員時代對宏觀要素的理解是比較缺失的。
其實在醫藥研究員後期,我非常明確的感受到宏觀經濟壓力已經傳導到一些消費醫療標的,有些公司的戰略和執行力都非常強,過去很長時間保持高增長,但在那個時期明顯遭遇到了外部環境的困難。回過頭去看,醫療板塊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因爲有醫保擴容的大趨勢,宏觀經濟對醫藥影響不大,被大家認爲是一個防禦板塊。但在2022年之後,醫藥板塊受宏觀經濟的影響越來越明顯。
有了這樣的體會,我在擴展能力圈的過程中就比較注重對於政治史、經濟史的補課,也學習了比較多行業的歷史,尤其是半導體歷史方面的書,當中都穿插了非常多宏觀要素的影響。這些積累是一些慢功夫,宏觀認知是不可能速成的,可能每一年都會有進步,但過五到十年這些就會變成一個特別大的財富。
投資範式的多面手
龐雜的醫藥行業幫助隋毅在職業生涯早期就接觸了週期、製造、消費、科技等各種類型的資產,也見識到各種各樣投資的範式,這使得他對不同類型的資產和不同的投資範式保持相對開放的心態,尤其在以定價爲基礎的投資框架下,隋毅不會拘泥於科技或是成長的標籤。
提問:您未來組合的整體組合風格還是偏科技成長?
隋毅:組合呈現出來的形式可能是偏科技成長,但本質上都是定價的事情,我本身對於行業和風格沒有明顯偏好,但在目前的A股和港股市場上,科技成長可能是在定價上比較有吸引力的資產。一方面是目前市場風險偏好整體較低,科技成長類資產的估值總體不高;另一方面在於中國在創新能力和工程化能力方面表現出來的巨大潛力,但我對不同類別資產的接受度都比較高,不會限制在特定類別的資產,組合呈現出的形態都是定價和比較之後的結果。
提問:創新藥行業今年頗受關注,作爲曾經這一領域的基金經理,您在這方面做了怎樣的佈局?
隋毅:從大的產業週期看,我們一直對創新藥行業比較關注,這個行業哪怕放到五年前也可以說是非常明確的新質生產力,或者說是特別明確的大的成長方向。那時候我們研究投入的力度就一直比較大,經歷了漫長無比的熊市之後,我覺得有一句話說的很對,要珍惜每一個熊市,只有那個時候才能把估值壓到極致的狀態。這種情況下,就會孕育出非常多的好股票,因爲產業在進步,公司在進步。以我們公司舉例,包括我在內,我們有醫藥出身的基金經理,有兩個醫藥出身的基助,還有兩個非常優秀的研究員。以團隊作戰,無論是篩股票找線索,還是篩出來之後做專業評估調研,最終轉換成投資端的動作,我認爲無論是專業度,還是勤奮度,包括心態,都是做了比較優秀的工作。
提問:目前您的組合中,醫藥之外的第二大行業是電子,您如何看待這方面的投資機會?
回答:電子行業確實是我最近一年多重點學習的行業,我對國內企業在科技和新質生產力這方面的信心是越來越強的,只不過它需要時間。回過頭看2018年剛開始貿易戰的時候,中國半導體產業鏈各個環節都被卡脖子,到了今年發現好像除了最高端的EUV光刻機,其他的要麼已經突破了,要麼看起來就已經在突破的過程中。既然有這種大的判斷,那肯定在這個方面要持續去跟蹤。同時這個行業的研究難度也比較大。整個行業最底層是摩爾定律,所有環節都要持續的升級迭代,伴隨着非常殘酷的競爭,每一次新的技術路線就會淘汰掉沒跟上的企業,但只要跟得上,就是一個有壁壘的好生意,至於哪些公司能跑出來,肯定是長期跟蹤行業和公司的積累,才能慢慢有這個概念。
提問:您是如何理解好生意的?
隋毅:我理解的好生意是一個辯證的概念,增速快和壁壘高都是好生意的不同階段的詮釋。在一個快速增長的行業裏面,會有很多的公司都在快速成長,這個階段可能行業呈現出來的狀態就是好生意,只不過具備比較優勢的公司增速更快。但壁壘決定了在潮落的時候,曾經的成長股變成價值股,還是一蹶不振。一傢俱有技術優勢、成本優勢等壁壘的公司,可以在行業增速下行,甚至總量下行的背景下的橫住,可能變成一隻紅利股。但一家沒有競爭優勢壁壘的公司,可能在潮退的時候就變成隨週期波動的週期股甚至公司可能都沒了。
提問:您怎麼看紅利或者類紅利的資產?
隋毅:真正的紅利資產肯定是有價值的,但需要警惕紅利是不是堅實的。也就是公司的盈利能力會不會突然就垮掉。在我的組合中,紅利的定位上可能是一類比現金更好的資產,我傾向於只買我們真正認爲有價值能賺錢的東西,當我找不到足夠多的投資機會時,我們的組合是填不滿倉位,就會有一定比例的現金,紅利資產目前也是我學習中的一類資產,如果我認爲當某隻紅利標的比現金更好,我會用一部分紅利標的替代現金。
風險提示:興證全球基金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財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本基金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瞭解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本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自主判斷基金的投資價值,自主做出投資決策,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或基金經理曾管理的其他組合的業績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觀點不代表公司立場,僅供參考,不作爲投資建議,觀點具有時效性。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