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黃金貴的氘代酸鹼,中國科學家讓成本降 80%

市場資訊
07-0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IT之家 7 月 9 日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準智能化學全國重點實驗室徐銅文教授、汪耀明特任教授和李震宇教授團隊聯合攻關,在氘代化學品製備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研究團隊創新性地利用雙極膜實現重水高效解離,發現了核量子效應導致膜層內氘離子遷移速率反超氫離子的現象,顛覆了長期以來“重水解離速率比水慢”的傳統認知,併成功開發出低成本製備氘代酸鹼的新技術。7 月 9 日,該重要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Nature)。

▲雙極膜重水解離示意圖及理論模擬

氘代酸和氘代鹼是合成氘代藥物、進行氫 / 氘交換反應的關鍵原料,同時在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器件壽命提升具有重要應用,市場前景廣闊。然而,當前氘代酸鹼的生產普遍存在工藝複雜、反應條件苛刻、產物純化困難、過程能耗高等瓶頸問題,是比黃金還昂貴的工業原料。

此次研究以廉價的無機鹽和重水爲原料,在室溫條件下利用雙極膜解離重水,一步生成高濃度的氘代酸和氘代鹼,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有望爲下游衆多氘代化學品提供經濟、優質的氘代酸鹼原料

▲雙極膜解離重水的實驗裝置

研究團隊成功實現了包括氘代硫酸、氘代鹽酸、氟化氘、氘代硝酸、氘氧化鉀、氘氧化鈉等一系列氘代酸鹼試劑的高效製備。以該雙極膜重水解離技術爲核心的氘代酸鹼製備平臺,平均生產成本僅爲傳統工藝的五分之一(降低 80%)。整個生產過程無需使用強腐蝕性試劑或重金屬催化劑,排放趨近於零,環境友好特性突出,高度契合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的戰略方向。

目前,該技術已成功完成 3 噸 / 年氘代酸鹼的中試放大,爲其工業化大規模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科大閆軍營博士後、蔣晨嘯副研究員和曾雄志特任副研究員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徐銅文教授、汪耀明特任教授和李震宇教授爲共同通訊作者。

(轉自:網易科技)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