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環醫藥分拆軒竹生物上市:一場漫長的馬拉松

滾動播報
07-10

轉自:北京商報

早在2022年,四環醫藥(00460.HK)就開始籌劃分拆軒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軒竹生物”)獨立上市。四環醫藥最初爲軒竹生物選擇的板塊爲科創板,軒竹生物科創板上市折戟後,四環醫藥並未就此死心,而是啓動了“H拆H”的計劃。目前,軒竹生物已二度遞表港交所。與科創板IPO時有所不同的是,此次衝刺港交所,軒竹生物已有一款核心產品KBP-3571獲批上市,不過,僅靠一款產品商業化,軒竹生物目前還尚未實現盈利,仍持續處於虧損之中。此外,軒竹生物2024年研發支出出現明顯下降。

從“H拆A”到“H拆H”

四環醫藥早有分拆軒竹生物上市的想法。早在2022年3月,四環醫藥就曾公告稱,建議分拆軒竹生物並於上交所科創板獨立上市。

上交所官網顯示,2022年9月,軒竹生物科創板IPO獲得受理。隨後於同年10月24日進入已問詢階段。2023年3月8日,軒竹生物獲得上會機會,不過在上會階段,軒竹生物遭到暫緩審議。

一年後,軒竹生物及保薦機構選擇撤回上市申請,公司科創板IPO於2024年5月24日終止。軒竹生物表示,鑑於業務發展及戰略規劃考量因素,對現行資本市場狀況及其他相關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後,決定撤回A股上市申請。

在撤單當年底,四環醫藥又啓動了“H拆H”的計劃,軒竹生物轉而衝刺港交所。今年6月,在港交所IPO熱潮中,軒竹生物進行了二度遞表。

股權關係顯示,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四環醫藥透過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軒竹醫藥及海南四環於軒竹生物全部已發行股本中擁有約56.47%權益。

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餘豐慧表示,通過在港股上市,企業不僅能夠獲得必要的資金支持其研發活動,還能提高自身的國際知名度,吸引全球投資者的關注。撤回A股上市申請選擇赴港上市,可能是因爲國內審批流程較長或對盈利有要求,選擇轉戰港股尋求更靈活的上市條件。

在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看來,港交所爲生物醫藥企業提供了重要的融資渠道,能夠滿足其研發和運營的資金需求。對於處於研發階段的企業來說,持續的資金投入是關鍵,港交所的融資功能可以幫助企業加速創新藥物的研發和上市。

已有一款核心產品上市

在軒竹生物闖關科創板IPO之初,公司尚未有產品上市。不過,遞表港交所之際,軒竹生物已完成了核心產品KBP-3571的上市。

申請材料顯示,軒竹生物是一家創新藥企,公司有超過十種藥物資產在積極開發中,涵蓋消化系統疾病、腫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KBP-3571是軒竹生物自主研發的創新藥,也是公司的核心產品。該產品用於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現正將適應症覆蓋範圍擴大到反流性食管炎,已完成II期臨牀試驗,預計將於三季度進入III期試驗。

KBP-3571也是軒竹生物商業化的第一款產品,自2023年11月起,軒竹生物開始銷售KBP-3571。

不過,軒竹生物報告期內仍處於持續虧損,且2024年虧損進一步擴大。財務數據顯示,2023—2024年、2024年一季度以及2025年一季度,軒竹生物的收入分別爲2.9萬元、3009.4萬元、651.4萬元、255.9萬元;年/期內虧損分別爲3.01億元、5.56億元、0.52億元、0.65億元。

軒竹生物解釋稱,今年一季度同比增虧,主要歸因於收入減少。具體原因是於KBP-3571商業化後的2024年一季度及醫藥分銷商補貨時集中初始銷售KBP-3571;研究及開發開支增加。此外,公司2024年淨利增虧,主要由於行政開支大幅增加。有關行政開支增加主要由於以股份爲基礎的薪酬因向管理層及行政員工頒授獎勵而增加。

在腫瘤領域,軒竹生物以兩款核心產品XZP-3287、XZP-3621爲支柱。其中XZP-3287已獲得治療乳腺癌的兩項NDA批准,XZP-3621已提交用於治療肺癌的NDA。

去年研發開支下滑

2024年,軒竹生物還出現了研發開支下滑的情況。

財務數據顯示,2023—2024年、2024年一季度及2025年一季度,軒竹生物研究及開發開支分別爲2.39億元、1.86億元、0.39億元、0.53億元,佔各年度/期間經營開支總額的70.9%、32.2%、66.3%及77.6%。

軒竹生物表示,2024年研究及開發開支佔經營開支總額的比例下降,主要是由於2024年行政開支以及銷售及分銷開支大幅增加,主要是由於向相關人員頒授獎勵、銷售團隊投資加大及臨牀試驗服務開支減少,反映出公司產品管線的進度,因爲數項I/II期臨牀試驗於2023年末及2024年初完成。此外,根據公司會計政策,與若干後期候選產品的開發有關的支出資本化爲研究及開發成本,而非確認爲期間開支。

此外,2023—2024年、2024年一季度及2025年一季度,軒竹生物就核心產品產生的研究及開發開支分別約爲1.09億元、8480萬元、2110萬元及870萬元,佔各年度/期間研究及開發開支總額的45.4%、45.5%、54.1%及16.4%。

軒竹生物稱,今年一季度公司核心產品研究及開發開支暫時下降,反映出針對不同適應症的核心產品的臨牀開發狀況取得進展及公司持續投資推進其他產品的臨牀開發。

展望未來,軒竹生物談到,將繼續大力投資核心產品的臨牀開發,尤其是用於成人反流性食管炎的KBP-3571的III期臨牀試驗、即將開展的XZP-3287作爲聯合內分泌用於HR+/HER2-早期乳腺癌的輔助治療的臨牀開發及即將開展的XZP-3621作爲ALK陽性NSCLC患者的術後輔助治療的臨牀開發。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軒竹生物方面發去採訪函,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未收到公司回覆。

北京商報記者 丁寧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