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琪醫藥亮相“格隆匯·中期策略會·2025”,空間位阻遮蔽技術TCE平臺第一股大放異彩

格隆匯
07-09

2025年7月,德琪醫藥亮相“格隆匯·中期策略會·2025”並發表主題演講,以“醫者無疆,創新永續”爲願景,向全球投資者展現其作爲創新藥企的硬核實力。

作爲一家兼具研發驅動與商業化能力的生物製藥領軍企業,德琪醫藥佈局實體腫瘤,血液腫瘤和自身免疫系統疾病領域,聚焦同類首款/同類最優療法開發,致力於通過突破性療法重塑全球患者生存質量。

在創新藥板塊強勢反彈的2025年,德琪醫藥何以領跑18A企業,年內股價漲幅超347.69%?(截至6月30日收盤)

圖表一:公司今年以來股價走勢圖

數據來源:WIND,格隆彙整理 數據截止2025年6月30日收盤

研發管線驅動價值躍升

德琪醫藥在資本市場的亮眼表現,源於其研發管線的驅動:第二代高壁壘TCE平臺技術以及中後期全球同類最佳資產。技術突破和臨牀驗證爲公司長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圖表二:德琪醫藥研發重點

數據來源:公司路演資料,格隆彙整理

1. 第二代TCE平臺:空間位阻遮蔽技術賦能安全性與療效

德琪醫藥自主研發的AnTenGager™是新型第二代“2+1”TCE平臺,通過空間位阻遮蔽技術實現更高安全性和更強療效的TCE開發。相較一代TCE平臺,其核心優勢體現在四大維度:

安全性提升: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徵(CRS)風險更低,患者耐受性更優;

靶向能力拓展:通過二價結合疾病相關抗原(DAA),可精準靶向低表達甚至極低表達靶點,突破一代TCE僅適用於中高表達人羣的侷限;

技術通用性:空間位阻遮蔽結構爲自動展開設計,無需依賴特定微環境酶切,可廣泛應用於腫瘤(實體瘤、血液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

專利壁壘構建:自主研發的CD3抗體序列擁有全球專利,其獨特表位設計(位於遮蔽區域)形成技術護城河,競品難以複製。 

基於上述優勢,AnTenGager™ TCE 2.0平臺有望突破一代TCE在血液瘤外適應症的侷限,重塑實體瘤、血液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格局。目前,平臺已佈局近10款臨牀前候選藥物,首款產品ATG-201(CD19×CD3雙抗)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提交IND申請;後續衍生產品如ATG-106(CDH6×CD3)、ATG-110(LY6G6D×CD3)等,覆蓋自身免疫性疾病,實體瘤和血液瘤領域。

據管理層透露,德琪醫藥已啓動AnTenGager™平臺的開放化戰略,通過技術授權、聯合開發、產品授權等合作模式,最大化釋放平臺價值。未來,“BD+授權合作”雙模式將持續爲公司提供增長動力。

圖表三:公司AnTenGagerTM平臺管線

數據來源:公司路演資料,格隆彙整理

2. ATG-022(Claudin 18.2 ADC):突破低表達腫瘤治療瓶頸,峯值有望達50億美元

作爲德琪醫藥核心資產之一,ATG-022(Claudin 18.2 ADC)正快速推進II期CLINCH臨牀研究,目前已進入臨牀價值中後期驗證的關鍵階段。

此前,公司在ASCO GI大會公佈的I/II期數據顯示:在CLDN18.2中高表達(IHC 2+/3+ ≥20%,N=23)患者中,客觀緩解率(ORR)達39%,疾病控制率(DCR)87%;在低/極低表達(IHC 2+/3+ <20%,N=10)患者中,ORR高達30%,DCR 50%。值得關注的是,同靶點競品多聚焦中高表達人羣,而ATG-022在低/極低表達患者中的響應率(30%)尤爲突出,體現了其抗體親和力及內吞效率的優勢。

安全性方面,試驗未觀察到全身積累性疾病(如眼毒性、神經毒性、間質性肺炎等),在2.4mg/kg推薦劑量組的42例受試者中,僅2%因不良反應停藥(競品近10%),安全性顯著優於同類產品。

目前,ATG-022在中國內地和澳洲的II期研究正持續推進,有望近期進入註冊性臨牀。根據公司預測,若獲批上市,其峯值銷售潛力有望達50億美元。

3. ATG-037 (口服CD73小分子)

ATG-037 (口服CD73小分子)即將進入II期臨牀研究。此前公司在2025 ASCO會議上公佈的I期STAMINA-01試驗的數據顯示,ATG-037聯合默沙東的PD-1抑制劑KEYTRUDA® (帕博利珠單抗)治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CPI)耐藥的黑色素瘤患者的ORR爲36.4%,DCR爲100%。

Q&A

Q1:AnTenGager的抗體是否爲自主研發?

A1:是的,抗體均爲自主研發。公司開發了獨特的空間位阻遮蔽技術:在結合疾病抗原前,CD3結合位點被遮蔽,不結合或激活T細胞;在結合疾病抗原後,AnTenGager抗體發生構象改變,暴露CD3結合位點,從而實現了疾病部位選擇性激活T細胞,介導T細胞對靶細胞的殺傷。

Q2:公司是否擁有CD3抗體相關專利技術?

A2:是的,公司擁有獨家研發具有全球專利的全新序列CD3抗體技術。傳統TCE平臺應用的CD3抗體多爲過期老專利,其快上慢下的結合動力學,雖可殺傷腫瘤細胞,但會導致CRS風險,甚至可能致命;同時T細胞持續激活會耗竭失效。公司的全新CD3抗體結合特殊空間表位,具有在於“快上快下”結合動力學:迅速結合並激活T細胞,隨後快速解離,讓T細胞短暫“冷卻”後再結合,既維持T細胞長期活性,又控制細胞因子釋放,避免過度激活。這一設計通過細節技術優化了安全性和持久性。

Q3:其他藥企也在做CD3,公司的專利保護如何?

A3:公司使用全新序列的CD3,具有全球專利。其他企業可使用已過期的CD3專利,但這類傳統CD3與公司的2+1空間位阻遮蔽結構適配性不佳;即使嘗試類似結構設計,因公司的CD3表位位置特殊(恰好位於遮蔽區域),其他企業即使結構相同大部分情況下也無法實現有效遮蔽,技術壁壘較高。

Q4:目前抗體組合的研發方向是什麼?

A4:公司正在研發針對自身免疫、實體瘤和血液腫瘤的多個雙抗或三抗TCE產品。如針對自免疾病的CD19 x CD3,將在近年末明年初直接申報自免疾病的IND。相較於其他企業從血液瘤切入自免的路徑(需重新申報IND),公司直接佈局自免領域,因自免患者對安全性要求更高(CRS風險在腫瘤中可通過住院管理,但自免患者難以接受),而公司的技術更適配自免適應症的安全性需求。針對實體腫瘤,公司擁有CDH6、LY6G6D、ALPPL2等新穎靶點的TCE,靶向未被滿足的臨牀需求,同樣具有很大市場潛力。

Q5:TCE產品是否有出海規劃?

A5:公司未來將在今年三季度公佈臨牀前更多藥理毒理數據,包括CD34陽性造血幹細胞人源化小鼠及非人靈長類動物數據,因二者更接近人體,對BD交易及成藥性驗證更具參考價值。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