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車企聯手發力智能化轉型

中國產業經濟信...
07-11

近日,大衆、博世、易特馳(EATS)等歐洲11家覆蓋汽車產業上下游的企業簽署諒解備忘錄,宣佈共同開發開源汽車軟件平臺。目前,該倡議已獲得德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支持,此次合作也被業內視爲歐洲汽車工業面對產業變革作出的“自救”選擇。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加速向智能化、網聯化轉型,汽車軟件已成爲行業競爭核心。數據顯示,高端汽車的代碼行數已突破1億行,軟件成本佔整車開發費用的40%以上,且仍在持續上升。麥肯錫研究顯示,到2030年,全球汽車軟件市場規模將達到84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9%。在這一決定汽車行業未來競爭力的關鍵領域,歐洲車企卻明顯落後。

歐洲車企雖在燃油車時代擁有強大的技術積累,但在軟件領域的發展卻相對滯後。大衆旗下軟件公司CARIAD3年虧損近58億歐元,保時捷、奧迪多款車型因軟件問題推遲上市,奔馳也曾出現車機大面積故障。相比之下,特斯拉谷歌Waymo等美國企業憑藉操作系統、芯片等技術優勢佔據先機,遠超歐洲車企,迫使歐洲汽車工業不得不採取應對措施。

在此背景下,歐洲11家覆蓋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選擇聯手,具有明確戰略意義。從成本角度看,聯合開發可避免基礎軟件重複投入,顯著降低研發成本;在開發模式上,採用“代碼優先”策略,成員企業直接貢獻可運行軟件模塊,相較傳統技術文檔模式,可大幅提升開發速度與效率;在技術創新層面,不同企業的技術優勢相互融合,有望突破當前歐洲汽車軟件領域的技術瓶頸,推動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關鍵技術的發展。

根據規劃,該汽車軟件平臺將於2026年交付,基於該平臺的首批車輛預計將於2030年開始批量生產。若此次合作順利推進,將對歐洲汽車工業產生深遠影響。從短期看,這將幫助歐洲車企補齊軟件短板。大衆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利弗·布魯姆表示:“通過聯合開發,我們有望在2026年前將軟件研發效率提升50%。”從長期看,此次合作將提升歐洲車企在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的核心競爭力。一方面,統一的軟件平臺將降低歐洲車企的研發成本,提升產品迭代速度;另一方面,開放的生態系統將吸引更多開發者加入,形成良性循環。

然而,這一合作也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是利益協調難題,不同企業在商業目標與利益訴求等方面存在差異,從而導致各方在資源投入、成果分配等方面很難達成一致。其次是技術整合複雜,各企業長期以來在軟件技術開發上各有側重,技術架構、標準和開發語言不盡相同。如何在合作中實現技術同步更新,避免因某一企業技術滯後影響平臺整體發展,也是一大難題。最後是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問題。汽車軟件平臺運行涉及大量數據,不同企業對於數據的管理和保護標準不同,在合作過程中,如何建立統一的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機制,防止數據泄露和濫用,保障用戶權益等,對歐洲車企而言都將是更大的考驗。(劉暢)

轉自: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