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貝萊德集團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李薇:AI正成爲全球市場的新錨點
來源:中國基金報 記者吳娟娟
日前,貝萊德集團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李薇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雖美股科技股估值相較於歷史水平偏高,但是考慮到相關公司盈利能力強勁,其依然值得看好。
李薇認爲,短期和中期需要對美國國債市場保持謹慎,儘管近期收益率仍有暫時走低的可能性。
貝萊德集團爲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機構。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管理規模約爲11.58萬億美元。貝萊德集團在中國內地擁有廣泛的業務佈局,包括貝萊德基金、貝萊德建信理財等。
李薇現爲貝萊德集團董事總經理、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領導貝萊德智庫的投資策略團隊,負責制定戰術資產配置方案,提供跨資產類別的投資觀點。
宏觀錨點缺失
人工智能成爲新錨點
中國基金報:當前全球環境複雜,投資者似乎失去了宏觀錨點,你怎麼看?
李薇:當前世界正處於新範式之中。通脹錨點重新被定義,增長錨點因人工智能等結構性力量而變得不可靠,財政錨點因政府缺乏財政紀律而趨於不穩定。今年的市場表現集中反映了上述特徵。
長期宏觀錨點的缺失對投資組合構建產生重大影響。傳統的戰略資產配置以長期錨點爲基礎。其基本假設認爲市場將回歸以通脹預期、央行目標、增長預測等爲支撐的歷史趨勢水平。當前,因缺乏長期錨點,投資者無法確定其戰略資產配置的有效性。
在新範式下進行投資和資產配置時,投資者應將更多風險預算分配給戰術資產配置(未來6—12個月)而非戰略資產配置(3年以上)。在當前的特定環境下,投資者對判斷短期變化擁有更大信心。
中國基金報:AI能否爲投資者提供錨點?
李薇:儘管長期宏觀錨點缺失,但AI等超級力量正成爲新的投資錨點。超級力量日益成爲長期回報的主要驅動因素,其重要性超越宏觀預測,而AI顯然是目前推動市場回報的最重要的超級力量之一。
AI發展呈現階段性特徵:第一階段爲構建期,第二階段爲採用期,第三階段爲廣泛的生產力提升。當前仍處於第一階段。超大規模雲服務提供商重申並增加資本支出承諾。AI建設的競爭態勢持續,相關資產定價反映預期。
最初,AI的進展由美國“科技七巨頭”主導,現在中國和歐洲企業積極參與AI發展,特別在AI應用領域,爲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機會。
從技術角度分析,截至目前,“科技七巨頭”今年股價僅略微上漲。但公司盈利增長顯著,槓桿率較低,公司對行業波動敏感性低。其市場表現與盈利表現脫節,未能獲得與收益相匹配的回報。
AI塑造的超級力量錨點既提供長期投資機會,又因短期收益動量與市場表現脫節而產生戰術性投資機會。
估值僅爲投資美股科技股的考慮因素之一
中國基金報:AI相關主題方面,基礎設施是否依然是確定性最高的領域?
李薇:AI基礎設施投資前景明朗。AI基礎設施處於多種強大結構性力量的交匯點。這些力量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我們對基礎設施投資擁有很強的信心。我們觀察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交易量正在增長,特別是可再生能源領域。
中國基金報:目前,美國科技股的估值是否可忍受?
李薇:科技板塊仍是美國股市回報最強勁的板塊,第一季度實現了約20%的收益,年同比增長18%~19%,遠超市場均值14%。標普500指數一季度同比增長的共識預期爲8%,實際實現14%。超額表現由科技股和金融股推動。
與其他板塊相比,“科技七巨頭”驅動盈利能力卓越。儘管估值相對長期平均水平略顯緊張,但在新範式下,均值迴歸的傳統原則不再適用。若我們不再討論“迴歸到歷史趨勢水平”,估值僅爲考慮因素之一。
在發達市場,對於公司利潤率來說,關稅影響與AI提升勞動力效率是兩股相互博弈的力量。目前,美國關稅水平處於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高水平,對利潤率構成壓力。AI可成爲利潤率提升器,可能部分或全部抵銷關稅影響。
中國和歐洲AI領域提供了新選擇
中國基金報:如何看待中國和歐洲AI領域的機會?
李薇:未來6—12個月,我們對中國股票持中性態度。但是,偏好受益於結構性力量或政策支持的板塊,科技和醫療保健是重點關注領域。
歐洲部分科技公司條件優越。特別是在偏好本地科技的環境中,歐洲科技是部分機構的重點領域。此外,歐洲金融股股息收益具有吸引力,但歐洲相關股票的估值較美國同類公司更便宜。
全球供應鏈無法在一夜間被撕裂
中國基金報:戰術性超配美國股票,這種觀點是否基於關稅談判的假設?
李薇:在當前環境下,儘管政策頭條新聞頻發,諸多事項懸而未決,但是事情演化不會漫無邊際,不變法則決定事物演進的方向和速度。
第一個不變法則是國際收支平衡。如果美國希望縮小與全球貿易伙伴的貿易逆差,資本賬戶也必須相應變化以平衡國際收支。這意味着美國不能像以前那樣依賴外國資金進行政府債券發行。在高負債水平和財政赤字有可能進一步擴張的基礎上,政府債券拍賣需要足夠多的買家。若外國資金減少,利率波動性或大幅上升,債務發行成本將成爲政府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4月2日開始的債券和股票市場回撤很大程度上源於市場擔憂,美國債務市場的25%~28%由國際投資者持有。
第二個不變法則:全球供應鏈無法一夜之間被撕裂,若強行改變將產生嚴重後果。它們不僅包括通脹和價格上漲,還涉及關鍵商品獲取和貨架商品供應問題。
儘管關稅政策頭條新聞紛飛,最終結果尚不明確,不變法則將限制事物偏離現狀的速度。我們在4月9日後增加風險預算,因爲觀察到這些不變法則正在發揮作用,儘管市場還在擔憂貿易和關稅走向。
中國基金報:出現哪些變化,你會將對美股的超配改爲標配甚至低配?
李薇:我關注的因素包括公司收益和利潤率情況,特別是關稅與AI效應對它們的影響。
此外,我還關注不同經濟體之間的相對錶現。今年早期,歐洲股票跑贏美國股票,引發關於“美國例外主義是否結束”的辯論。基於歷史數據分析,歐洲股票持續跑贏美國需要兩個條件:歐洲公司收益超過美國;相較美國,歐洲經濟政策更積極。早前,歐洲股票跑贏美國股票時,上述條件未滿足。考慮到美國公司在股本回報率和利潤率方面的卓越表現,其被其他地區超越的門檻較高。
匯率是另一個重要指標,它成爲國際投資者對美國情緒的晴雨表。目前,我們持美元將走弱的判斷,但對這一判斷的確信度較低。
短期、中期均對美國國債持謹慎態度
中國基金報:黃金投資前景如何?
李薇:黃金漲勢具有可持續性。黃金在投資組合中的多樣化作用日益重要。儘管黃金因無現金流而難以進行資產配置和貼現模型分析,但投資者類型和需求類型正在擴大。在配置黃金方面,央行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國際投資者重新思考美國國債配置,轉而配置黃金。
基於投資者結構的變化,儘管黃金基於傳統基本面模型處於高水平,但持有黃金配置的戰略理由變得更多。
中國基金報:如何看待美國國債市場風險?
李薇:目前,美國國債定價反映了大量降息預期。市場認爲下一任美聯儲主席可能更加“鴿派”,這驅動新一輪利率定價。但是,美國仍處於供應約束環境中,通脹壓力持續存在,工資水平反映了這一狀況。通脹前景將限制美聯儲降息速度和幅度。市場搶跑,率先定價過多降息,這將推高利率。
當前美國10年期期限溢價約65~70個基點,仍不足以反映通脹壓力和財政軌跡。美國10年期期限溢價的公允值應在100~125個基點之間。因此期限溢價需要上升。
基於這些因素,雖然短期內圍繞美聯儲政策的言論動態可能推動收益率進一步下降,但是長期來看,期限溢價部分和更長時間的高通脹環境將轉化爲更長時間的高利率環境。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