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網
中經記者 顧夢軒 夏欣 廣州 北京報道
在首批26只浮動費率基金多數完成募集併成立之際,第二批基於業績比較基準的浮動費率產品閃亮登場。
7月4日,中國證監會網站顯示,華泰柏瑞、東方紅資管、易方達等11家基金公司上報了新模式浮動費率產品。
除了全市場選股產品外,第二批浮動費率基金有4只爲聚焦行業或者主題的產品,覆蓋高端裝備、醫藥、製造業等行業。此外,個別產品還採取了發起式安排,進一步強化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
“證監會要求頭部機構1年內浮動費率產品佔比不低於主動權益新發數量的60%,未來將從試點轉向常態化發行。”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鬍聰慧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向“精準賽道”延伸
截至目前,首批26只浮動費率基金中已有24只結束募集,合計募集資金達226.8億元。
與首批產品一致,第二批浮動費率基金管理人均設置了1.2%(基準檔)、1.5%(升檔)、0.6%(降檔)的三檔費率水平。當投資者持有一年以後贖回產品時,基本符合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的,適用基準檔費率;年化收益水平明顯跑輸業績比較基準的,適用降檔費率;取得正收益且年化收益顯著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的,適用升檔費率。此外,投資者若在一年內贖回產品,則不適用分檔安排,一律按基準檔費率收取管理費。
與首批相比,第二批浮動費率基金有何不同?
胡聰慧向記者指出,首批26只浮動費率基金均爲全市場選股型,而第二批11只產品中新增了行業主題基金,覆蓋高端裝備(如景順長城高端裝備股票型發起式基金)、醫藥(如東方紅醫藥創新混合、建信醫藥創新股票)、製造業(華泰柏瑞製造業主題混合)等細分領域。主題型產品佔比近40%,這意味着浮動費率基金並沒有止步於低風險寬基策略,而是進一步在國家戰略賽道(高端裝備/醫藥創新/先進製造)驗證其“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制度優勢,倒逼基金公司將資源投向硬科技、新質生產力等核心領域的投研能力建設。
“主題基金具備更清晰的業績基準(如中證醫療指數、高端裝備指數),使費率浮動機制在高波動賽道中實現精準錨定,徹底打破了‘規模至上’的傳統收費定式,將基金公司的收益與投資業績剛性掛鉤。”胡聰慧表示,這要求基金公司必須將投研能力鍛造爲核心競爭力,證明其在細分領域的主動管理能穿越行業週期,而非依賴市場β收益,從而回歸資產管理本源——唯有通過持續創造可驗證的超額收益,方能獲取相匹配的管理費回報。
第二批11只產品類型多樣化,“這標誌着浮動費率模式從‘泛市場’向‘精準賽道’延伸,爲投資者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而且也表示新型浮動費率的改革試驗田進一步拓展。”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李一鳴表示。
記者注意到,第二批浮動費率基金部分產品(如景順長城高端裝備股票型發起式基金)採用發起式架構,“這要求基金管理人跟投(通常不低於1000萬元),向市場發出雙重置信承諾:費率機制約束行爲(業績不佳則管理費銳減)、資本跟投綁定利益(本金與投資者共擔盈虧),進一步將管理人收益與投資者綁定,增強投資者信任。”胡聰慧說。
資金導向與國家戰略匹配
從第二批浮動費率基金中的主題基金覆蓋的領域來看,主要聚焦高端裝備、醫藥、製造業等賽道。第二批浮動費率基金爲何會選擇這些領域進行投資?
對此,胡聰慧指出,第二批浮動費率基金聚焦高端裝備、醫藥及製造業,絕非簡單的賽道選擇,而是中國資管行業在“新質生產力”框架下重構價值創造邏輯的戰略落子。其底層動因可歸結爲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政策端,資金導向與國家戰略的高度匹配。胡聰慧指出,高端裝備對應工信部《“十四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中工業母機/半導體設備自主化等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集中優勢資源攻關醫藥和醫療設備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中央財經委第五次會議中指出,先進製造承載產業鏈現代化。此類主題基金可引導居民儲蓄通過專業化資管機構,向國家戰略產業實施“精準滴灌”。
第二,市場端。胡聰慧認爲,主題基金爲浮動費率提供了天然的“試金石”,行業指數(如中證高端裝備製造指數、CS醫藥創新指數)構成無爭議的業績基準,杜絕全市場基金因基準模糊引發的費率糾紛;賽道高波動特性倒逼管理人證明其穿越週期的主動管理能力,使“超額收益=管理費溢價”的邏輯經得起壓力測試;主題基金的可追溯性(如創新藥企臨牀進展、裝備訂單落地)讓投資者清晰辨識管理人投研深度,避免“風格漂移”對費率機制的侵蝕。
第三,行業端。胡聰慧表示,上述三大領域正成爲檢驗基金公司“真投研”的競技場。醫藥需深度理解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審批規則與分子結構壁壘;裝備製造要求穿透供應鏈成本模型——傳統“宏觀擇時+龍頭配置”策略徹底失效;頭部機構借勢展示其產業級研究網絡,構建護城河。
李一鳴表示,主題基金具備政策導向驅動。高端裝備是“十四五”規劃重點領域,製造業升級是國家戰略方向,而醫藥行業受老齡化需求和創新藥政策支持,例如《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明確鼓勵支持國家戰略產業投資,基金公司通過主題產品響應政策導向。此外,“隨着居民財富增長和投資專業化需求提升,投資者對細分行業主題基金的關注度持續上升,促使公募基金在相關產品方向投放更多精力。”李一鳴說。
倒逼基金管理人提升投研能力
在公募基金降費改革的大背景下,浮動費率基金正逐步從“試點探索”走向“常態化發展”,成爲推動行業從“規模導向”向“投資者回報導向”轉型的關鍵工具,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浮動費率基金髮展至今,還存在哪些問題?
胡聰慧指出,業績基準合理性存在爭議,行業主題基金的基準需精準反映賽道波動,但細分指數庫尚未完善,可能引發費率計算糾紛。投資者行爲短期化,首批部分產品淨值已波動,若短期收益不佳可能引發贖回,導致投資者無法享受長期費率優惠。基金公司收入不確定,管理費與業績強掛鉤後,若市場系統性下跌,基金公司收入銳減,影響運營穩定性。主題基金波動風險大,醫藥、高端裝備等板塊波動率高,易出現階段性大幅跑輸基準,導致管理費降至0.6%,影響產品可持續性。
“對於投資者來說,獲利仍然是最重要的需求,投研能力的建設仍然是重中之重,因此管理人需要平衡對基金規模的追求與基金投資業績的維護,如果不能提升主動管理能力,浮動費率基金可能帶來‘收入降低—投研能力下降—業績下降—規模下降’的負向循環。”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有關人士表示,在傳統渠道建設方面,基金管理人仍然很大程度依賴銷售渠道,但由於綜合費率的降低以及銷售佣金的減少,未來管理人需要考慮銷售端的轉型。
“未來,浮動費率基金會向多元化加速,主題型、策略型、區域型基金將湧現,形成覆蓋不同風險偏好、行業佈局的矩陣。”胡聰慧表示,浮動費率基金的考覈機制長期化,將引入3年以上收益考覈,抑制基金經理短期投機行爲,與費率浮動週期匹配。利益綁定深化,發起式跟投、管理費遞延支付等設計普及,強化管理人責任。行業生態重塑,頭部機構憑藉投研優勢更易獲取更高的管理費,中小機構面臨淘汰壓力,行業集中度提升。
“未來,浮動費率基金從產品端將出現更多類型產品,同時費率將更加靈活多樣,通過費率實現市場中基金類型的調整。”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有關人士表示,從銷售端來說,由於未來銷售費用可能存在持續壓縮的情況,可能打破過去單純的“銷售規模—銷售報酬”導向,而通過買方投顧和階梯收費等方式實現“投資者收益—服務報酬”的方式。此外,浮動費率基金還將倒逼基金管理人增強投研能力,並且以客戶利益爲導向,能夠真正爲客戶創造價值的基金將獲得更高的收入,而非單純的規模。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