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懂酒諦
作者︱懂酒哥
近年來,新零售渠道定製酒類產品正在成爲一種趨勢,京東、胖東來、盒馬鮮生、永輝超市、奧樂齊、鳴鳴很忙等新零售巨頭紛紛入局白酒自營品牌,這些以“低價質優”爲標籤的“定製酒”正在重塑白酒產業價值鏈。
01
“花式”定製白酒
近期,有關定製酒的消息不斷傳來。6月22日,洋河與京東聯合推出洋河大麴高線光瓶酒,產品定價59元。洋河還宣佈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共同推動新品洋河大麴高線光瓶酒走向全國市場。
京東集團副總裁趙煜表示,此次新品發佈是洋河匠心釀造與京東深度協同創新的成果。雙方將在供應鏈優化、新產品開發、數字化營銷、人工智能應用等多個維度持續發力,爲消費者帶來更新更好的體驗。
6月29日,胖東來創始人於東來發布“酒鬼酒·愛自由”新品視頻,據悉,這款由酒鬼酒與胖東來聯合推出的新產品“酒鬼酒·愛自由”暫定於7月正式上市。消息一出,酒鬼酒股價迅速上漲。6月30日,酒鬼酒股價一度漲停,尾盤收漲6.88%。
早在2020年,胖東來便與寶豐酒業合作推出“懟酒”,成爲網紅爆品;並在2022年年底再次推出“自由愛1995”,以70元的價格,日均銷售量3000-4000箱,週末和節假日更能達到5000-7000箱,月銷10萬多箱。去年,胖東來曾推出貼有“自由愛”標籤的酒鬼酒定製款,以1700元/箱(6瓶裝,摺合283元/瓶)的價格試水中高端市場。
除京東和胖東來外,盒馬也殺入自營定製酒領域。2020年,盒馬與郎酒合作,定製開發的小郎酒和盒馬的聯名款廣受歡迎。2022年,盒馬與光良酒業推出兩款名爲“五種糧食釀的酒”的產品,定價分別爲29.9元/瓶和33.9元/瓶,在盒馬濃香型光瓶酒銷量榜單排名第一。2024年6月,盒馬與汾陽王聯合推出光瓶酒“清香壹號”,上市月餘每日銷量已達上千瓶,半年銷售約2000萬。
還有很多商超也在構建自營白酒矩陣。德國連鎖超市品牌奧樂齊在2024年上架銷售了一款9.9元500毫升的自有品牌白酒,迅速在社交媒體上走紅,一度引發搶購熱潮;同時,經過“爆改”的永輝超市也於2024年12月上市了詠悅匯小酌醬酒,售價爲66元/瓶;零食量販品牌鳴鳴很忙也推出了一款9.9元/500ml瓶的濃香型白酒。
綜合來看,“平價”“親民”是新零售定製酒最爲顯著的標籤,隨着消費“主力軍”向年輕一代轉移,追求性價比、個性化的消費需求迫使白酒產品做出改變。
02
新零售或重塑酒業格局
新零售企業自有品牌白酒的崛起,正在重塑白酒行業的零供關係與價格體系。
在價格方面,新零售自有品牌白酒主要定位於大衆價格帶,符合當下白酒消費結構變化趨勢。當前,白酒行業仍處於深度調整期,高端產品價格倒掛、動銷困難情況持續,但是大衆價格帶產品則憑藉其親民的價格、廣泛的消費羣體基礎受到熱捧。
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2025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顯示,在價格帶表現方面,2025年1-6月白酒市場經銷商、零售商反饋市場動銷最好的前三價格帶分別爲100-300元、300-500元、100元及以下。
在渠道方面,這種定製模式,讓終端商超擁有較高的利潤空間。近年來,由於明星大單品價格倒掛嚴重,酒商利潤越來越低,通過自營產品補血成爲有效渠道。這些產品都是商超直採自營,由酒企代工生產,商超負責銷售。
事實上,定製白酒在行業內由來已久,在傳統的白酒經銷商模式下,爲了相互加強綁定,經銷商往往會向酒企提出定製需求。酒水經銷商通過這些定製產品,利用信息的不對稱性賺取差價,同時也加強與酒企之間的關聯。
但新零售自有品牌的定製產品模式與傳統經銷商定製並不相同。據業內人士透露,通過壓縮流通環節降低成本,推出自有白酒品牌,瞄準中低端市場,正在成爲一種常態化的零售模式,這種品牌打破傳統代理的模式,通過定製化生產(聯合廠家開發)減少中間環節,低端產品的毛利能夠達到20%,高端定製產品毛利能突破30%。同時,自營產品完全由酒商自主決策,不需要面對廠家強行壓貨的壓力。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白酒行業是以酒企爲主導,進行利益分配,但隨着行業進入下行週期,不少酒商開始反向聯合廠家做品牌定製,渠道的話語權開始逐漸顯現。有業內人士認爲,渠道扁平化的趨勢不可逆,品牌與終端共創,正在繞過經銷商的中間環節,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沒有品牌運營能力、掌握C端資源的傳統經銷商,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爲,這種商超定製模式對白酒行業整體的影響微弱,並不能從根本上緩解壓在行業面前動銷、庫存與利潤的“三座大山”。未來,新零售商超的定製白酒模式將迎來怎樣的故事,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王翔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