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食品飲料行業兩則和收購有關的新聞,都離不開意大利。
首先,今天晚間,從原家樂氏公司獨立而來的北美穀物食品商WK Kellogg同意以約31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22億元)的價格被意大利糖果巨頭費列羅收購,預計交易將於2025年下半年完成。
另外,卡夫亨氏也在今天早些時候宣佈,與意大利NewPrinces集團達成協議,將Plasmon(派樂萌)等嬰幼兒食品出售給後者,據稱作價爲1.2億歐元(摺合人民幣10億元)
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這些最新消息。
費列羅擴張
今天晚間,北美穀物食品公司WK Kellogg和意大利糖果製造商費列羅宣佈,雙方已經達成最終協議,費列羅將以約31億美元收購前者——家樂氏公司(Kellogg's)大約兩年前將其業務分拆後獨立上市的產物。
據介紹,在WK Kellogg股東將獲得每股23美元的現金,相當於30天加權平均交易價的40%溢價。美股今晚開盤後,WK Kellogg股價大漲近30%,總市值爲19.71億美元。
收購公告指出,此次收購涵蓋WK Kellogg標誌性的早餐穀物產品組合在美國、加拿大和加勒比地區的生產、營銷和分銷,是費列羅戰略增長計劃的一部分,旨在憑藉其備受喜愛的知名品牌和強大的消費者相關性,拓展公司在更多消費場合的影響力。
憑藉此前在美國的成功收購,費列羅今天表示,計劃投資並發展一系列的標誌性品牌,包括家樂氏Frosted Flakes®、家樂氏Froot Loops®、家樂氏Frosted Mini Wheats®、家樂氏Special K®、家樂氏Rice Krispies®、家樂氏Raisin Bran®、Kashi®和Bear Naked®等。
小食代早前曾經介紹過,家樂氏公司在拆分後,北美穀物業務都打包進了WK Kellogg公司,其餘的全球零食、國際穀物、麪條、北美冷凍早餐以及部分植物基食品業務則進了另一家名爲Kellanova公司的“口袋”,後者也被瑪氏於早前以高達360億美元宣佈收購。
這意味着,諸如家樂氏麥片、家樂氏可可球這些中國消費者較爲熟悉的國際穀物產品都被劃入Kellanova的“地盤”之中,且目前在瑪氏公司的收購範圍;至於費列羅本次對WK Kellogg的收購,對中國市場暫無直接影響。
華爾街日報今天指出,費列羅一直瞄準美國市場進行收購,以擴大地域覆蓋範圍並拓展產品品類。此前,費列羅該收購了生產Blue Bunny和Halo Top的美國冰淇淋公司 Wells Enterprises,更早之前也以28億美元收購了雀巢在美國的糖果業務。
費列羅最新財年的收入爲184億歐元,約合215億美元,同比增長近9%,這主要得益於其在美國和意大利業務的增長。
今天,費列羅明確本次收購主要是衝着北美市場來的。
“此次交易標誌着費列羅在北美持續提升整體業務版圖和產品線的同時,其行之有效的收購、投資和發展標誌性品牌戰略開啓了新的篇章。”費列羅稱,得益於強勁的增長勢頭,費列羅及其附屬公司目前在北美擁有22家工廠和11個辦事處,員工總數超過14000名。費列羅全球共有61000多名員工。
不過,費列羅要“喫下”WK Kellogg,首先不得不面對的是修復它的業務,這可能需要這家意大利食品巨頭付出更多額外的精力。
“遺憾的是,單打獨鬥的WK Kellogg表現未能達到預期,其股價創下2023年分拆以來的最差表現。”今天,有意大利媒體在點評該公司時說,從業績看,WK Kellogg的第一季度有機淨銷售額同比下降5.6%至6.67億美元,淨收入更暴跌45.5%至1800萬美元。此外,在美國市場,WK Kellogg首季的市場份額下降100個基點至25.4%;在加拿大,市場份額下降160個基點至37.6%。
小食代留意到,在一季度業績會上WK Kellogg高層指出,美國消費趨勢疲軟、市場競爭加劇、庫存和促銷影響等,都讓公司表現不如預期。管理層同時將全年全年有機淨銷售額預期下調至約-2%至-3%。
派樂萌迴歸
無獨有偶,今天早間,卡夫亨氏公司宣佈,已達成協議,將其在意大利的嬰兒和特殊食品業務出售給意大利食品和飲料生產商NewPrinces,預計該交易預計將於2025年底完成,但仍需獲得監管部門的審查和批准。
根據協議,NewPrinces將收購嬰兒食品品牌Plasmon、Nipiol和Dieterba,以及特殊食品品牌Aproten和Biaglut。協議還包括收購卡夫亨氏位於意大利Latina的生產設施,用於生產上述品牌的產品。
雖然雙方都沒有透露本次交易作價,但是小食代留意到,意大利媒體今天引述市場傳言指收購價格約1.2億歐元。
NewPrinces是意大利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其前身爲Newlat Food,由Mastrolia家族擁有。該公司長期以來一直活躍於嬰兒配方奶粉領域。NewPrinces此前就通過收購Plasmon旗下位於Ozzano Taro的工廠爲卡夫亨氏生產Plasmon奶粉(直到2023年卡夫亨氏將有關生產遷出意大利),也爲雅培生產嬰兒配方奶粉。
小食代之前介紹過,Plasmon曾被亨氏寄予厚望,在約10年前將該品牌的奶粉導入中國,當時的品牌譯名爲“派樂萌”。2022年2月,派樂萌更多產品系列入駐天貓國際。今天,小食代在天貓上看到,“plasmon海外旗艦店”仍有開店,但銷量不多且數個產品介紹標註“臨期”。
“歷史悠久的意大利嬰幼兒食品Plasmon即將重返意大利。”今天,有意大利媒體這麼評價。據悉,該品牌早於1902年便在米蘭創立。上世紀60年代中期被亨氏收購。目前,Plasmon的收入約爲2億歐元。早在2019年,卡夫亨氏就已考慮出售Plasmon,不過由於隨後因爲疫情這一交易未能推進。
NewPrinces總裁Angelo Mastrolia今天表示,將Plasmon、Nipiol、BiAglut、Aproten和Dieterba等標誌性品牌帶回意大利,實現了公司多年來一直追求的願景,即打造一家能夠爲根植於意大利的標誌性品牌注入新活力的跨國公司;通過本次收購,公司重申對意大利及其食品行業的承諾。
意大利食品
爲什麼意大利食品公司突然顯得有些“熱血”了呢?事實上,以意大利麪、糖果、咖啡、葡萄酒、橄欖油等爲標誌的意大利食品飲料行業規模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都要大。
據意大利食品工業聯合會(Federalimentare)的統計,食品行業在意大利製造業中營業額排名第一,企業數量和員工數量均排名第二,2023年的營業額達1930億歐元,佔工業部門總營業額的15.6%。2013年至2023年間,該國食品和飲料行業營業額增長了31.3%。該行業擁有6.04萬家企業,員工總數近46.4萬人。
此外,意大利家庭在食品和飲料上的支出爲1950億歐元,佔家庭消費總支出的15.2%,這一比例高於法國、西班牙、德國和荷蘭等同等國。
而出口和收購,則是推動意大利食品行業增長的動力。意大利波倫佐美食科學大學和Ceresio Investors去年針對該國約840家公司的研究顯示,強勁的國內市場和出口表現共同推動了行業在前一年實現10%的增長;自2009年以來,該行業的公司已完成72起收購,其中26起是國際收購,而且在業務結束三年後進行收購的公司營業額增長了近90%,息稅前利潤率提高了6%。
意大利雜誌Startup Magazine指出,今天的兩則新聞再次將人們的目光聚焦在意大利食品行業——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極具特色的行業。“兩件事在性質和地域上有所不同,但意義卻相同:意大利深諳如何成爲領導者。它知道如何將標誌性品牌帶回國內,它知道如何開拓海外市場。最重要的是,它知道如何打造根基深厚、視野全球的跨國公司。”
然而,文章稱自2011年以來,已有超過70萬18至34歲的意大利年輕人離開了意大利。而他們中的許多人原本可以成爲更具創新性、更具競爭力、更國際化的意大利的核心。離開的原因是融資渠道有限、官僚主義令人望而生畏、風險文化薄弱以及生態系統碎片化。
文章表示,得益於PNRR基金(指疫情後歐盟委員會向意大利撥付意國家復甦計劃)和歐盟致力於創新的舉措,私人投資得到復甦,其不再僅僅關注“時髦”的科技,而是向農業科技、氣候科技、食品創新和醫療科技等領域開放。“意大利在這些領域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但常常被低估。”
“Plasmo的迴歸和費列羅的擴張傳遞了兩個強有力的信息:一切尚未失去。事實上,我們仍然可以創造更多。”文章最後說。
▼
關注“小食代(微信號:foodinc)”,回覆“小食代”看精彩消息。